夏邑婚礼琐谈
2013/9/17 11:26:34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礼记、曲礼》,“三十而壮,有室”;《内则》,“女子二十而嫁”。旧时,我县习俗与此相反,一般早婚早嫁,男小女大。俗说,“闺女长到十七八,不寻“填房”寻穷家”。
婚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的,儿女七八岁就与之定亲,叫“娃娃媒”。旧时议婚,须“门当户对”,“官寻官,民寻民,乞丐寻的是穷人”。富人,有的一夫多一妻;穷家,有的人则终身“光棍”。至于男子续弦,女子改嫁,幼女当童养息,不足为奇。有丧不发,蒙死而娶,灵前拜堂,间亦有之。一般完婚过程大体如下。
一、恳亲
媒人据男女属相不犯提亲。双方家长经过了解(打听),女方同意,媒人继营“鹊桥”。仿古之“纳采,问名”,男方备“恳亲贴”,请媒人向女方求亲。女方同意联婚,付以“允亲贴”。如此双方互通生辰,待结秦晋。经过占卜,算命,命相符合为吉,择期定亲。
二、传允
传允即允亲。双方通过行帖,成立并交换婚约,同意建立婚姻关系。“定亲帖”(即婚约)是双方主婚人互致的婚姻许诺,“允亲帖”是以媒人的语气写下两方主婚人所立的婚姻许诺。联婚时,男家首出定亲柬帖,连同所备金银首饰,衣料等礼品(称彩礼)由媒人送往女家,俗称“送小柬”或“传小柬”。女家同意,将柬帖和礼品一并收下,备席招待媒人,婚姻关系基本形成。这种男方求亲,女方允诺,谓“羞男不羞女”。女方允亲后,主媒邀要好者三五人携女方定亲柬帖送往男家。男家请族戚中相宜者数人作陪,设宴礼待,此称“传大帖”或“送大柬”,也叫“待大宾”。至此,婚姻关系正式确立,男女双方均不得反悔。
三、要年命
男女长大成人(15岁—20岁),仿古之“请期”,男家备礼具帖,请媒人于上半年双月双日到女家求嫁,此称“要年命”。女方同意完婚,即将属相生辰具帖以告男方。男方据此,请人择定吉日迎娶,女筹妆奁。如无吉日,则定于腊月三十迎娶。此日嫁娶,依俗百无忌讳。
四、嫁娶
旧时,男二十岁弱冠,女十五岁及笄。男、于娶亲前一日具衣冠,拜祖、尊亲;女,嫁日临行,梳发冠笄,俗名“上头”,皆古“冠礼”之遗意。
婚嫁前一日,男女双方门上均张联挂彩。男婚曰“大喜事”,女嫁叫“小喜事”。士大夫之家,父母还盛服告祖考,宴其婚嫁子女,致训诫之辞。
贫富不同,婚嫁摆设有异。富者娶亲,备彩轿,张旗牌,鼓乐喧天,人马载道,礼盒见双,酒杯成对。贫者,轿一乘,单盒、单酒。娶亲,行“亲迎”礼,男女两家分别有娶女客和送女客;行亲迎礼废后,以红纸裹蒸馍,上插柏枝,红花置轿内代之,有的则用一童子压轿。娶亲,还要带一大雁,行雁奠礼;后演用鸡,颈套红纱,名曰“喜鸡”。男方执雄鸡去,偕雌鸡归。
迎娶,轿内置“梳妆盒”,盛“上头”用品和《八论书》。《八论书》内容为:梳妆宜何命相,坐向何方,何时上下轿,坐帐宜用何屋,某间,面向何方,有何避忌等等。轿内还置“催妆衣”、《蒙头红》。
前期一日亲迎,女家必设宴,嫁日迎娶,多敬之以烟茶。宴终或茶后,鸣炮三响,以示催妆;再次鸣炮,新妇笄毕,即行“发嫁”。因有“闹房”习俗,嫁前三日,嫁女多卧床停食。行时,娘家给带面条一束,叫“随身饭”。
闺女出嫁,鞋外加袜,足不履地,坐椅上,由弟侄辈抬之出门登轿。此时,嫁女乍离父母,多伤感哭泣。三次鸣炮,启轿就途。遇石贴以红纸,遇井、遇庙蔗以红毡。
轿至男方门外,哥辈以火把绕轿三匝,谓之“燎轿驱邪”。继有族中相宜二妇开轿门,挽新妇下轿。一妇执盘,内盛五谷、草节和铜钱,迎面撒之,叫“撒草料”。俄有有姑娘数人,披红挂彩,腰束罗裙,到如飞舞,至轿门礼迎新妇,礼毕即返,俗名“迎轿。新妇被参挽下轿,执事者以卢席或红毡两领轮换铺地,让新妇步履其上,名叫“蹈毡”,拜花堂时,新郎家中庭置备香案,上放柳斗,斗中实谷插称,置瓶,称上挂铜镜,丝帕。新郎面北居西,新妇居东,向天地同时跪拜,俗叫“拜天地”。时火鞭炸耳,观众满院,揪去新郎帽,乱打新郎头,不分辈次,均与之嬉戏,欢腾异常。
拜过天地,新郎从人堆里窜出,抱香案上柳斗掷洞房床上。新妇被架入洞房拜床之后,新郎揭新娘“蒙头红”,再脱催妆衣。妯娌们换作成球,边唱祝愿早日生子歌谣,向上抛撂。继而执事人与新郎新妇把盏斟酒,使其对饮,名叫“喝交心酒”。新郎常口内含酒不咽,喷出去路,挣扎走脱。时少年儿童向新妇索钱,新妇从腰中掏出撒之。
新郎有向新妇索钥匙启箱开柜之俗,开后以物撑之,不许合闭。闭了,俗说:“锁姑婆的咀”。
女出嫁,多择叔伯和舅父中二人礼送,称“送客”。送客宴毕,入洞房慰新妇;邀请新郎、新妇翌日认亲,归宁。时新郎应接,施揖礼,双方略致寒喧,“送客”即返。
洞房花烛夜,新妇俗不就寝。邻居青少年儿童,乘兴窃听新房,新郎、新妇敬之以烟茶、焦饼、果品等。婚者若系晚辈,无人听取闹,其父母于门外置扫帚代之,以避鬼邪。
翌日早,妯娌们为新妇梳妆整容,俗称“开脸”。后由同辈相宜者带领,先拜祖考,次拜公婆,再拜族戚尊长,名叫“开拜”(民国以来,多于嫁娶当天入洞房后即行开拜)受拜者,以红纸封币授之,叫“磕头礼”。礼毕,父母设宴,新郎、新妇和姑嫂们同桌进餐,俗名“吃团圆饭”。饭后,新郎偕新妇乘舆认亲,归宁(亦有隔日归宁者)称“请三天”。岳家备车至村外迎接。迎宾者四人,至新郎前出示请贴,行揖礼。认亲的新郎,称“新客”或“贵客”,岳家陈饰客舍,盛宴相待。旧日,新客席上,必多备筷,席间新客,常有趁机窃筷偷馍之举,俗谓可“糟头兴旺”。意愿虽佳,实属荒唐。
入民国,男女兴自由结婚。新郎新妇着新装,择一公共场所,饰作礼堂,植民国国旗,张孙中山总理像。集齐主婚人二、证婚人二,介绍人及来宾礼始,新郎、新娘向国旗及总理像鞠躬,相向三鞠躬,向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三鞠躬,向来宾一鞠躬。。参与婚议者分别致词。结礼毕宴客,一切旧俗免除,这叫“文明结婚”。但此仪多在机关学校少数人中行之,民是仍沿旧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颁布了《新婚姻法》,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男婚女嫁,由介绍人牵线搭桥,男女见面谈话,俗叫“对象”。日后,你来我往,多次接触,情投意合,于是订婚。经过自由恋爱而订婚者也日渐增多。但目前农村订婚,男方要备见面礼和彩礼。且数量越来越大,实迥沿袭封建社会买卖婚姻“纳币(纳征)旧习,丞待改革。
男女订婚后,到国家法定结婚年龄(1979年前,男二十,女十八,1980年改为男二十二,女二十)双方持所在单位介绍信到当地婚姻机关申请结婚。经审查符合结婚条件,填写《结婚申请书》,俗称“登记”,然后填写《结婚证书》,发给男女双方,在法律上,承认其婚姻关系。此后,择日举行婚礼。
建国后,农村婚礼虽仍沿旧日某些习俗。但其内容和形式均有很大改进。其封建迷信陈规逐渐除,请阴阳择吉日结婚者渐少,用元旦,“五一”节、国庆节者日多。娶亲始用木轮牛车,胶轮马车。1980年以来普遍使用拖拉机或汽车。男方迎亲多由族戚中年龄相当的姑嫂姊妹数人(双数),盛服礼迎。闺女出嫁,渐由以舅父、伯、叔充“送客”,向由平辈女性礼送转化。
闺女出嫁,父母常为女儿陪送一定数量的妆奁,相沿成习。旧时,多是桌椅,板凳衣被及生活日用品。八十年代以来,陪嫁用物,较过去有增无减。除日用家具外,陪送大立柜、收音机、缝纫、手装、自行车、电视机等中高档商品者亦屡见不鲜。
婚礼义式较过去也有很大变化。新妇到家,执事者一面着人迎接抬送妆奁的客人宴饮,一面组织在中庭举行婚礼,司仪唱礼,新郎新妇就位,鸣响奏乐,首向当代伟人像行鞠躬礼,次互致鞠躬礼,而后入洞房。稍事休息,即到“开拜”,新妇拜谒族戚中尊长。受拜者当场出资,授予“磕头礼”。受拜者出资多少,当场公布。
婚日或于婚日前,客人友好常携资添箱喝喜酒,主家大宴宾客。“文化大革命”中,曾因“铺张浪费”之嫌,暂消一时,1978年后,又逐渐兴起。人们认为“生产决定消费,消费促进生产”,婚姻大事,量力而行,欢乐一场,也未尝不可。
翌日,新郎新妇携礼品乘车认亲,回门之勿,仍有沿用。
近来年,集体婚礼、旅游结婚者也渐有增加。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夏邑县档案信息网(201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