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寺千手观音 李志勇摄
香山寺 王尧摄
2011年9月23日,平顶山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观音文化之乡并批准成立中国观音文化研究中心,平顶山深厚的观音文化底蕴得到认同,观音祖庭地位牢固确立。人们普遍知道平顶山香山寺是汉化观音得道证果之圣刹,却不了解圣刹与中华丝绸之路也关系密切,是中华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融合的重要文化遗产。有专家认为,平顶山香山寺是古代丝绸之路东端起点古都洛阳与丝绸之地南阳缯国之间的重要文化节点,于此论,以香山寺为代表的平顶山观音文化具有世界性。
丝绸之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西汉两京长安(今西安)和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一直到达地中海各国的陆上贸易大通道。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所以被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称为“丝绸之路”,沿用至今。丝绸之路不仅是经贸往来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是沟通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从时间上来说,丝绸之路上起于两汉,下止于清朝末期,时间跨度长达2000年左右;从空间上来说,丝绸之路东起洛阳、长安,西至古罗马,长度达到7000公里。2006年8月,我国与中亚五国达成共识,将各国一些历史文化遗迹的单个景点整合起来,用“丝绸之路”串起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申遗涉及我国陕西、河南、宁夏、新疆、青海、甘肃六个省(自治区)。如果申报成功,丝绸之路沿线的各单个景点均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平顶山毗邻洛阳,自秦汉以来一直处于洛阳都市圈中,平顶山香山寺属于洛阳大文化圈范畴,这从历史文化发展和当代河洛文化核心区域定位中可以得到确认。平顶山香山寺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产物。其证一,特殊的中原腹地洛阳京畿人文地理特点,如前述。其证二,鲁山自古盛产丝绸而且丝织品远销欧洲。包括鲁山在内的伏牛山东麓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制作丝织品的历史。鲁山丝绸品质上乘,在明清时无论种植面积还是丝绸产量达到极盛,鲁山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到欧洲各国,深受欧洲贵族的喜爱。这是有明确记载的。其证三,香山寺是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原后兴起发展的,佛教东传也是通过丝绸之路实现的。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原时,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文献记载,都明确地认为,大量的从西域经丝绸之路进入中原的僧人首先在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域进行传播佛教活动,足迹遍布河洛地区。其中有许多僧人沿宛洛古道,从汝州、宝丰南下经龙门口,前往南阳广大地区活动。蜿蜒如龙的龙山和圆润灵秀的香山首先吸引了他们,香山合乎天竺香山之势,二龙戏珠合乎中原文化之理,僧人就在香山建起寺院。金代学者、诗人元好问在其《东游略记》中称:“寺初建时,一胡僧自西域来,云此地山川甚似彼方香山”,于是依照佛教圣地香山寺修建了供奉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寺院,亦名香山寺。其实在平顶山举世无二的《香山大悲菩萨传》碑文中记载的“异僧献方”佛教故事就是这个因缘的反映。“尔时,父王以是罪业故,感迦摩罗疾,遍于肤体,寝息无安,竭国妙医不能救疗。夫人、王族夙夜忧心。一日,有异僧立于内前,曰:‘吾有神方,可疗王病。’左右闻语,急以奏王。”文中所载“异僧”就是西域僧人的影像。其证四,据考证,东汉末年,有西域僧人支法度从洛阳方向到颍川传教,至香山,发现香山地理环境优越,在其山顶建起寺院。其证五,由平顶山香山寺发展史可以看到,平顶山香山观音是天竺佛教中男相观音完成了女相汉化,这正是天竺佛教与中华文化融合的过程,也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的过程。其证六,平顶山香山寺的独特建筑特征可以有力证明其是天竺佛教传入的结果。平顶山香山寺建立在圆形山峰顶,基本建筑规划特征保留了以佛塔为中心的寺院布局模式,这种模式是天竺佛寺建筑的显著特征,被称为曼陀罗。香山寺历经1800多年,一直保持着这种寺院布局模式,可以说是古代天竺佛教传入中原在建筑上的直接反映,是历史的活化石。其证七,从香山寺与白马寺等丝绸之路上的佛寺遗产关系可以证明。白马寺与平顶山香山寺自古有很深的渊源关系,白马寺是汉化佛寺祖庭,香山寺是观音祖庭,二者共同组成佛教文化在中原汉化体系,是密不可分的。
总之,平顶山香山寺因佛教东传而兴,是大丝绸之路历史遗迹链上的重要文化遗产,是这条文化大通道的佛教文化传入与融合的历史见证。从这个意义上说,平顶山香山寺是被忽略的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遗产,应该得到重新认识。(原标题:平顶山香山寺与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