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文化广场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在周口市委书记毛超峰(左二)、周口市市长徐光(右一)和鹿邑县委书记杨廷俊(左一)陪同下视察鹿邑县。
县委书记杨廷俊(右一)带领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该县工业聚集区现场办公,解决有关问题。
县长刘政(右一)陪同上级领导深入企业一线调研。
鹿邑十里文化长廊夜色。
宋河酒业有限公司成品酒存放车间。
金日食用油业有限公司石磨油生产车间。
当举国上下正在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时候,展现在人们面前的鹿邑县令人耳目一新: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老子故里正在实现新的跨越。
老子故里鹿邑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北接商丘,东邻安徽省亳州市,总面积12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4万亩,辖20个乡镇,4个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551个行政村,总人口116万。是河南省委、省政府扩权县、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扶持县和改革开放重点县之一。
鹿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拥有“老子故里、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四大文化品牌。2580年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的老子(李耳)就诞生在这里,其所著《道德经》博大精深,震古烁今,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学经典,成为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境内文化遗址众多,保存有太清宫、老君台、栾台等文化遗迹,其中,太清宫、老君台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老子故里旅游区是国家AAAA景区。该县先后荣获“全国中部六省百强县”、“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潜力县”、“中国民营经济最佳投资县”、“中国旅游强县”、“世界著名文化旅游县”、“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县”、“河南省林业生态县”、“河南省园林城市”、“全省支持国防建设十佳县”等荣誉称号。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鹿邑县委、县政府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施“工业强县、城市活县、农业稳县、文化兴县”战略,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128.2亿元,比2006年增长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1亿元,增长10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2亿元,增长93.8%,增幅居全省第五位,在全省扩权县中居第一位。
工业主导,启动经济引擎
2007年以来,该县积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工业企业迅猛扩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2008年,全县工业企业达到870家,其中国家级工业企业集团2个,大中型企业4个,5个省级民营企业出口基地,26个市级全面质量达标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53家,比2006年增加20家。一、二、三产业比为23.4:48.1:28.5,与2006年相比,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了6.1个百分点。全年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161亿元,增长148.1%;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39.6亿元,增长123.7%。一是做大龙头企业。坚持对辅仁集团、宋河酒业、志元集团龙头企业实行政策倾斜、资金倾斜、环境倾斜、服务倾斜,辅仁集团、志元集团2家企业跨入全省百强。二是发展骨干企业。重点扶持国能生物发电、亚华玻璃、护理佳、清川棉业、天龙水泥、恒丰棉业、大华建材等一批高成长型企业,形成了新的企业方阵,为县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培育产业集群。按照工业抓“园”的工作思路,紧紧抓住全省加快黄淮四市发展的机遇,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北工业集聚区。城北工业集聚区是省政府首批公布的产业集聚区。该集聚区规划面积12.6平方公里,规划为1个粮食食品加工区、1个中小企业孵化区、1个尾毛加工区、1个仓储物流区、1个办公区和2个生活区。短短三年时间,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4.2平方公里,建设标准化厂房21.9万平方米,已入驻企业51家,总投资59.9亿元。2008年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首批省级产业集聚区和河南省贸易加工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工业经济实现了新的飞跃。今年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5亿元,增长14.3%。全县GDP完成60.4亿元,增长12.7%,比全省增速高出4.5个百分点;财政收入1.45亿元,居全市第二位,增长7.9%。
城市拉动,营造优越环境
近两年来,鹿邑县围绕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旅游城市、老子文化历史名城”的目标,按照“东联、西延、北拓、南控”的发展方向和四点布局的发展格局,四区联动,涡河为轴,一线展开,组团发展,积极实施“城市活县”战略,强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两年来,用于城市建设投入达32.9亿元,城市化率达到了28.3%。一是完善了城市规划。围绕《鹿邑县2004~2020年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编制了《鹿邑县绿地系统规划》,《鹿邑县陈抟公园总体规划》,太清宫、明道宫景区总体规划,老子文化广场建设规划,涡河、鹿辛运河、鹿叶运河三河景区规划,以及行政新区、工业集聚区、商贸居住区详规。二是拉大了城市框架。新建改造城区道路2.1万米,城市规划面积达81平方公里,建成城区面积32.2平方公里。三是完善了城市功能。投资兴建了28个城市公厕、17个垃圾中转站、12个住宅小区,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增设了路灯、果皮箱、护栏,进一步完善了供水、供气、排水等基础设施,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新华社曾以《鹿邑解决入厕难,关注大民生》为题发了通稿。四是打造了新的亮点。新建了十里文化长廊、老子文化广场、老子故居、三清殿等景点;按照“城市抓水”的工作思路,重点开发治理了涡河、鹿辛、鹿叶运河城区段,实行了绿化、亮化、美化,建成了集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清水河风景带,新增绿地面积91万平方米,为老子故里旅游区和城市增添了新的景点和看点。五是提升了城市品位。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则,强化了城市管理,组建了城市管理局,建立了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探索了物业管理的城市管理模式,扎实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城市秩序明显改观,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周边亳州、商丘、开封、柘城等周边县市和周口的县市区纷纷到鹿邑参观学习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做法。
文化支撑,挖掘内在潜力
老子文化涵天盖地,博大精深,是鹿邑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近几年来,该县在充分调查研究、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老子文化的资源优势,实施“老子文化兴县”战略,强力打造“老子故里、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四大知名文化品牌。一是建成了老子故里旅游景区。该县引入市场机制,先后投资近7亿元,对明道宫、太清宫景区进行开发建设,把明道宫、太清宫恢复到了唐宋时期的建筑规模,建设了十里生态文化长廊、老子文化广场、老子故居、三清大殿、道源碑林、问礼广场、睡仙广场,形成了老子故里旅游景观群。目前,景区规模已达到800余亩,气势恢宏,古朴典雅。老子故里旅游景区被命名为国家4A级景区。二是确立了老子故里、道教祖庭和老子的思想地位。先后主办了“纪念老子诞辰2578周年全国书法展”、“道德与和谐社会专题讲座”、“聚祖庭·议和谐·话发展座谈会”、“中国鹿邑国际老子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大型文化活动。“世界李氏宗亲联谊会”每年都吸引近百名海内外李姓人士来鹿邑寻根谒祖,进行文化交流,在海内外进一步确立了鹿邑老子故里、“道教祖庭”的地位。国家民政部批准在鹿邑成立了中国道学研究会,鹿邑被命名为“河南十大文化强县”。2008年,按照“文化抓节”的工作思路,成功地举办了2008·中国周口(鹿邑)国际老子文化节,确立了老子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同时,该县坚持“政府主导,文化拉动,民间发起,严格管理,商业化运作”的指导思想,开展一系列老子文化民俗活动。于2006年农历二月十五起成功恢复了为期一个月的老子庙会,激活了旅游产业,培育了旅游市场,使全县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了经济优势,文化旅游业已在老子故里蓬勃兴起。今年上半年,共接待各类游客150万人次,增长21%。三是扩大了老子故里在海内外的影响。在海内外不同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老子文化和老子故里,相继开通了老子文化、李氏文化等相关网站;注册了老子文化系列商标和网络域名;整理出版了老子文化系列书籍;编排了老子文化文娱节目;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新闻频道、综合频道、河南电视台等进行多角度的老子故里形象宣传。通过老子文化开发,扩大了老子故里在海内外的影响,鹿邑的知名度明显提高。提升了名气,凝聚了人气,前来鹿邑观光旅游、寻根谒祖的国内外游客、香客纷沓而至,络绎不绝;聚集了财气,全县旅游收入大幅度提升,同时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项目拉动,壮大发展后劲
该县坚持把扩大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启动力,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吃透国家产业政策,研究招商引资规律,提高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水平。把招商引资作为激励目标,用目标统揽,用奖惩激励,极大地调动了全县上下招商引资上项目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重点依托鹿邑在外创业有成的“回归”人员抓招商;依托全国500强、全省百强企业抓招商;依托产业转移抓招商;依托城市项目与工业项目捆绑运作抓招商。2007年,全县共引进落地300万元以上的项目84个,到位资金10.2亿元;争取政策性项目30个,争取资金1.24亿多元,其中黄淮四市项目资金1350万元,位居全市第一位。2008年,全县落地项目63个,到位资金17.16亿元;向上争取国债项目40个,争取无偿资金1.16亿元,居全市之首。着力推进项目建设。2007年,实施了“双十六”工程,即16项重点工程、16件实事,重点项目30个,总投资16.9亿元;2008年实施了“310”工程,即10个工业项目、10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件实事,重点工程项目达60多个,总投资15亿元。2009年,实施了“双十工程”,即10个重点项目、10件实事。几年来,随着“双十六”、“310”、“双十”工程的实施和一批招商项目的落地,发展的后劲大大增强。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在全市项目督查评比中均处于先进行列,并在全市作典型发言。通过抓项目建设,先后落地亚华、国能等工业项目68个,实现了工业经济的快速膨胀;落地供水、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43个,实现了城市规模的扩张、功能的完善,提升了城市品位;落地明道宫、太清宫等老子文化开发建设项目25个,实现了老子文化开发的突破;落地辛集辉煌养鸡场等特色农业项目76个,实现了农村经济新发展。今年来,全县已引进落地项目39个(其中工业项目18个、商业项目7个、城建项目1个、公益项目4个、养殖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12.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6亿元。
机制创新,提升行政效率
近两年来,该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借鉴外地目标绩效管理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围绕鹿邑实际,探索出了一条“以目标统揽,以责任警示,以机制推动,以奖惩激励,以绩效检验”的目标绩效管理模式,形成了单位有目标,领导有指标,千斤重担大家挑的良好格局。通过目标绩效管理的推行,增强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了党委政府和四个班子领导的亲和力和号召力。通过“一办四中心”的督查,提升了约束力和执行力。通过“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处中求和”工作方针的推行,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相处,行政效率大幅度提高。一是在管理范围上突出“全面”。目标管理的范围包括各乡镇,县委各部委,县直各单位,共120个单位。其中包括20个乡镇,4个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管委会,23个党群系统,50个政府系统,22个垂直部门,涉及方方面面,涵盖面非常广。二是在管理方式上突出“统揽”。目标管理系统是衡量全县各部门、各单位工作效绩的总纲,由县目标管理领导组及其办公室负责实施,对各责任单位目标运行及完成情况进行监测考评。其他任何单位和部门不经县目标管理领导组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组织考评,不得以任何形式组织检查验收。目标管理的实施,把全县各单位用工作目标统揽了起来,达到“一套目标评工作,一把尺子定奖惩”。三是在目标内容上突出“系统”。从目标管理体系本身来讲,分为目标、考评和奖惩三大体系;从管理的对象上讲,分为乡镇和县直两大块。从考核内容上分为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民生目标、党务目标、激励目标、约束目标和综合目标等。把乡镇、县直单位、县四个班子成员纳入目标管理范围,制定了考评细则和奖惩办法,形成了目标、考评、奖惩三大体系,责任联接,层层分解,成立“一办四中心”,即目标绩效管理办公室、重点工程督查中心、经济发展环境督查中心、社会发展环境督查中心、干部作风建设督查中心、财税稽查中心。做好日常监测、跟踪督查、定期评析,量化考核,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使各级各部门在实施目标过程中,努力有方向,工作有重点,考核有依据,形成抓经济、促发展的导向。四是在考评上突出“公正”。该县把目标量化成分值,设置了限类、降类和否决。年底根据台账记录和综合考评情况,依据分值,分出类别,排出名次。把乡镇和县直单位划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3个档次;县四个班子成员分为优秀、良好和一般3个档次。对目标的监测考评由县委、县政府目标管理领导组办公室具体实施,采取考核与评价、定性与定量、综合得分和群众满意度相结合的办法,按照年初目标和考评细则,随时监测、随时考评,随时记录,年终综合汇总。避免了过去“临时抱佛脚,也能得先进”的现象。五是在兑现上突出“重奖”。该县目标管理的激励作用主要是通过重奖励和重兑现来体现的。目标管理规定,对全年目标管理一类、二类单位分别给予奖励,三类单位不予奖励。奖励分为经济奖励和政治奖励。对完成目标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在经济上拉开奖励档次,突出重奖。一类乡镇当年排名第一名的,奖励60万元,党政正职各奖现金5万元;连续2年一类乡镇的,党政正职各奖8万元;在干部任用上,一类乡镇主要领导优先作为县处级后备干部人选,对一类乡镇的干部优先使用,并在年度考核中给乡镇增加优秀名额;进入一类的县直单位,政治奖励方面比照乡镇执行;这套科学的目标管理体系,改过去以人管人为以制度管人,显示出了强大的威力。切实解决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与干少一个样、干好与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得到了全县乡镇及县直单位的认可和支持,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县形成了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图片提供:闫广君)(记者 李晓玮 通讯员 古 伟)(原标题:鹿邑:老子故里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