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俊岭近影。 吕超峰 摄
在钧瓷界,卢家,是一个让人仰望的地方。
从田间的一块碎瓷片发端,经过几代人矢志不渝的探索,卢家终恢复了自元末失传近500年的钧瓷工艺,成为中国钧瓷历史的接续者。特别是在上世纪50年代,以卢钧和卢氏艺人为核心建立的神垕三大瓷厂,更是奠定了日后中国钧瓷百花齐放的繁盛局面。可以说,目前钧瓷的振兴与繁荣,与卢家开创性的基础工作密不可分。
日前,在福建莆田举办的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选中,由卢家世代钧窑创烧的作品《腰鼓》,获得全国工艺美术界最高级别大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卢家的底蕴与风采,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近日,记者慕名来到了卢家。
历史的光辉
在神垕老城区,驶过一段陡峭的水泥路,穿过一条逼仄的巷子,一座其貌不扬的三层小楼正是目的地。如果没有熟人带路,这种曲径通幽的地方很难找到。显然,同神垕大路旁边美轮美奂的钧瓷企业相比,卢家世代钧窑烙上的无疑是家庭作坊式的印记。
在一个求新求快的时代里,家庭作坊,听起来似乎显得有些不太上档次,但正是依靠着家庭的血脉相连,钧瓷才在卢家开始重新闪耀出动人的光泽,继而在今天百花齐放。出生于1954年的卢俊岭,是卢家第五代传人,也是目前卢家世代钧窑的掌门人。
“很难说是钧瓷改变了卢家,还是卢家改变了钧瓷。不过从族谱上来看,从先祖卢振太到我儿子这一代,我们卢家共有六代数十人从事钧瓷这一行了。”卢俊岭告诉记者,如同历史中很多偶然的故事一样,卢家与钧瓷的结缘,也是缘于一次偶遇。
正是神垕老居民不怎么在意的东西——田间的一块碎瓷片,成为卢氏先祖探索钧瓷的起点。为求得钧瓷烧制技法,卢家先人仅凭一块碎片开始寻梦之旅,历经艰苦。我们如今当然无法揣测卢振中、卢振太兄弟内心的挣扎与彷徨,但是在生存困难、前途黯淡的现实中,卢振中不得已中途退出,而卢振太则典卖了家产,倾尽毕生心血试烧钧瓷。
令人遗憾的是,至弥留之际,卢振太依然没能看到魂牵梦萦的钧瓷,但是他把希望留给了他的儿子。卢振太之子卢天福、卢天增、卢天恩兄弟三人在继承父亲卢振太探索的基础上,经过多年努力终于烧出仿古钧瓷——《雨过天晴器》,后又深究原理,在天青釉的基础上探索出了抹红、飞红大火蓝加彩等工艺。卢氏三兄弟烧制的钧瓷被称为卢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卢钧成了钧瓷的代名词。紧捧先人衣钵,卢家人在钧瓷烧制道路上探索不止。卢氏第三代传人卢广文创新烧制新型搅红釉、鱼肚白、朱砂红和蓝釉带彩斑等,使钧釉配方技艺取得了新的突破,在20世纪50年代钧瓷的恢复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卢家的第四代传人——卢俊岭的父亲卢正兴,更是取得了试烧钧瓷以来的最大突破——1984年,经过我国陶瓷专家鉴定,由卢正兴创烧的天青釉色达到了宋钧水平,终使失传的宋钧官瓷重放异彩。
翻开卢家的家谱,一个个名字,恰如一座座巍峨的高山,在恢复宋钧之路上,光耀千秋。
现实的选择
卢家人的血液中,从卢振太看到一块不起眼的钧瓷片开始,始终流淌着钧瓷的因子。
1980年,高中毕业后经过4年的下乡锻炼,卢俊岭通过招工来到了当时的国营禹县瓷厂。他在陶瓷车间里,从一般工人做到车间主任,熟悉了钧瓷生产的各个岗位。1995年,卢俊岭创办了卢家世代钧窑,开始了创业。
“说耳濡目染也好,说与生俱来也行,反正我是离不开钧瓷。”卢俊岭告诉记者,当年父亲卢正兴是国营禹县瓷厂钧瓷试验组的组长,自己儿时最深的记忆就是看到入窑一色的钧瓷经过火的煅烧,终而出窑万彩展现在面前时,内心总会感觉到一种莫名的激动。在上世纪70年代,为了探索钧瓷的烧制技艺,卢正兴在家偷偷搭了个鸡窝窑,而作为长子,卢俊岭则无可替代地成了父亲最好的帮手和学生。
“跟随父亲烧钧瓷的那段时光,可以说是提升我钧瓷烧制水平的重要阶段,但更重要的是,我从他身上看到了一种精神,为钧瓷奋不顾身的精神。”卢俊岭回忆说,在上世纪70年代,依然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特殊时期,这种在家私自烧钧瓷的行为一旦被发现,后果将是一家人所不能承受的,但父亲义无反顾。1987年,卢正兴重病之际语重心长地告诫卢俊岭:“以前咱倾家荡产为的是搞钧瓷,现在,无论多么困难也不能放弃钧瓷,要把钧瓷看得比卢家的命还重要!”多年来,这些话一直在激励着卢俊岭。
继承先辈遗愿,卢俊岭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而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天赋,也给出了自己的一份答卷——作为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卢俊岭创烧的“黑唐新花”,成为卢家新的独门绝技。“黑唐新花”窑变效果以黑、白、蓝为主要色调,表现特征为黑中泛蓝、蓝中隐白、蓝白相间,有时还有红色浸润其间,在主色调上呈现大量的蚯蚓走泥、龟背等纹路,既似唐时风采,又藏宋时韵味。这些纹路枝枝蔓蔓、绵延不绝,正如生命的顽强和青春的律动,让钧瓷魅力追宋溯唐,在一种完美的时空对接中呈现出唐宋神韵的神奇。
卢家世代钧窑,正以自己一直秉持的开创性探索,影响着一个行业的发展进程。
新梦的起点
虽然占地不大,但是在卢家世代钧窑,无论是窑炉、造型,还是釉色、风格,卢俊岭都通过自己与妻子郑春玲的努力,使之变得日臻完美。从卢振太到卢俊岭,卢家烧制钧瓷的时间已走过了百余年,而卢俊岭也有个梦,那就是从自己开始,卢家要开创一个新的百年。有梦,就有方向。
经过几代人的辛苦探索,卢家已成为一个响当当的金字招牌。采访中,卢俊岭告诉记者,自己创办的窑口名字几经更换,叫过卢家钧窑,也叫过卢家五代钧窑,最终,他定下来了——卢家世代钧窑。从名字上不难看出卢俊岭的雄心壮志。
让卢俊岭欣慰的是,虽然是卢家的第五代传人,但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采访时得知,其妻子郑春玲也是河南省陶瓷艺术家,是钧瓷烧制技艺的行家里手;其儿子卢占召自大学毕业后便回家跟着他做钧瓷,目前被评为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由他创烧的钧瓷大有青出于蓝之势。记者笑着问卢俊岭:“钧瓷秘方是不是不会传给女儿?”卢俊岭笑着说:“现在女儿拉坯有模有样,好着呢!”那神情,尽是自得之意。
诚然,有了家人的支持,卢俊岭在钧瓷研究的道路上就更能迈开大步,但作为钧瓷世家,目前卢家的发展规模显然与这个名号稍显出入。“卢家传到我这一代,我成了唯一一个正统的卢钧传人。”卢俊岭表示,“先辈们的心血赋予卢家荣耀,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别人烧钧瓷可以不用心,可以粗制滥造,但是我不行,因为这是卢家的声誉。”卢俊岭说,从先辈们开始,卢家就始终走在恢复传统技艺之路上,有着敢为人先的勇气和矢志不渝的探索精神,而这,也是卢家真正的财富。熟识卢俊岭的人都知道,他一心埋头研究瓷器烧制技艺,很少关心外界轰轰烈烈的市场运作,似乎卢家传人这块牌子,在他眼中只有通过手中的泥巴才能发扬光大。
从外迁至神垕的难民,到掌握钧瓷技艺的陶工,继而成为钧瓷史上的名门,卢家的钧瓷之路,留给后人的遐想空间,似乎总透着一股中国传统文化的浪漫情怀。从卢俊岭朴实的话语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他坚守的又何止是一项传统的技艺……(作者 许廷合)(原标题:一个钧瓷世家的浪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