佯作憨态的“芝麻官”、亦舞亦飞的“七仙女”、身上镶着钧瓷名品图片的60米长龙……昨天(3月30日)襄城乾明风筝文化节拉开帷幕,城南2公里的首山西北坡,芬芳流溢的油菜花与漫天飞舞的风筝在清风里摇曳比美。
盛会吸引了十里八乡的村民,就连平顶山、许昌市、禹州市等地的风筝爱好者也带着自制的200多只风筝前来一展风采。
首山地处襄城县山头店乡,海拔为269.8米,因系800里伏牛山山脉而得名首山。据资料记载,首山乾明寺始建于唐昭宗二年,初建时楼阁林立、气势宏伟,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襄城人有一个古老的习俗:每年农历二月十五,十里八乡的男女老少都要相偕登山踏青,参加在这里举行的传统饮酒会,即“首山饮酒会”。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首山饮酒会”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已演变为颇有文化气息的“乾明风筝文化节”,饮酒踏青也成为健身踏青。
昨天的风筝节上,一只高2米、翼展6.7米的鹰、重达4.2公斤的巨型鹰风筝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这只鹰风筝的制作者是66岁的宁军义,在原平煤集团工作。宁军义说,平顶山又名鹰城,所以制作了鹰风筝。帮助宁军义放飞的宋惠田说,这只巨型鹰风筝曾在贵州省举行的全国第十届风筝大赛上夺得了优胜奖。
当地一位王姓老者和禹州风筝协会70岁的吴甲寅制作的风筝也颇为匠心独具。前者的双鱼风筝是在废旧塑料布上面绘画出彩色双鱼的图案,然后剪成鱼形;后者的60长的龙风筝,精雕细绘,龙身镶嵌了50多幅钧瓷名品图片。当这只长龙在小拇指粗的线绳牵引下腾空而起时,游客和放飞风筝的人们翘首向天,发出一阵阵惊叹。
襄城县文化局局长聂清杰说,“首山饮酒会”以酒会友的方式已演变成踏青赏春、放飞风筝、吟诗作赋,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是一种进步,标志着人们的生活正在逐步富裕,“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多方丰富‘乾明风筝节’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许昌名片’、‘河南名片’”。(记者 张鸿飞 文图)(原标题:乾明风筝文化节 龙飞鹰舞惹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