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百家饭的历史,由来已久。在人情冷淡的今天,百家饭又多了一份特殊的涵义,是关怀,也是温暖。——题记
单位食堂的厨师挂彩了,一大清早便坐在门口呻吟,白纱布裹着伤疤,右腿动弹不得。带来的影响是,白花花的稀饭里找不到一粒绿豆。更加糟糕的是,中午没饭吃。
“昨晚真倒霉,搬箱子时被啤酒瓶砸掉了一块肉,看来中午只能将就吃稀饭馒头了!”说话间,大厨眉头紧锁一脸苦相。那一刻,我心里嘀咕:虽说厨师手艺不敢恭维,但总算任劳任怨,忽然间没人做饭了,还真是不方便啊。
“没关系,我不挑食的。”我微微一笑,曾经的埋怨和不满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同情和关切。
“告诉你们一个不好的消息,大厨受伤了,中午没饭吃哦!”综合办公室里几个同事说。“也不一定哦,我刚看到周师傅夫人和梁欢在食堂择菜。说不定是因祸得福呢!”“嗯嗯,口福。”我诧异地期待着,俨然一顿丰盛的午饭就要摆上餐桌似的。我跃跃欲试的,也想去食堂搭一把手。
经过6位同事及家属的辛勤忙碌,神秘的午餐终于在12点揭开面纱:土豆烧肉、酸辣包菜、干子豆米、海带蛋汤。
试验室施主任烧的酸辣包菜,酸辣开胃,清爽诱人;物资部吴师傅炒的干子豆米,色泽鲜艳,配料讲究;还有周师傅家属做的土豆烧肉,肉香四溢,肥而不腻。原料一如从前,味道大为改观,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这顿普普通通的午餐,凝聚着诸多员工无偿的劳动,被同事们称为“百家饭”。
翻开史书,吃百家饭,由来已久。
在远古时代,家人或父母用讨来的一百家粮食,煮饭喂病孩,以求消除病害,使小孩身体健壮。百家饭,寄托了古人祈求平安的心愿。
在战争年代,无数先烈吃百家饭、穿百家衣,为了革命事业,前赴后继。百家饭,成为群众力量的缩影。
在人情冷淡的今天,百家饭又多了一份特殊的涵义。炎炎夏日,酷暑难当,做饭烧菜本是件倍受煎熬的苦差事。或许在他们看来,只是不经意的举手之劳。正是这默默无闻的付出,隐隐的透出真挚和感动,是关怀,也是温馨。(中铁大桥局江六高速JL-GL2标项目部 张振兴)(原标题:百家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