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卢氏与钧窑

2013/8/15 8:51:10 点击数: 【字体:


    禹州钧窑于清朝末年在神垕恢复,恢复初期,从事钧瓷研制者约十余家,有个体也有官办。这十余家过去都不同程度地为钧窑恢复做出过重要贡献,其功不可没。因时间已久,沧桑巨变,大都改辙易途,另起炉灶,只有卢家能够坚持至今,并做出了卓越贡献。卢氏本是外地目不识丁的贫苦农民,他们筚路蓝缕由密县逃荒来到神垕,艰苦创业学习陶瓷技艺,后又仿制钧瓷,薪火相传连续六代而不辍。至今已坚持干了一个多世纪,硕果累累并创出了“卢钧”品牌,誉满中外,为钧窑发展史增加了新的篇章,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现根据史料和我的所见所闻作以下简述。

    艰难的创业之路

    卢氏祖先原籍山西省洪洞县,后迁入河南省密县卢岗寨村。据《卢氏谱志》(1997年版)记载:“卢氏出自洪洞盖古晋地也,后以胜国迁民遂移来密因家焉。”密县位于禹州北部,与禹州仅一山之隔,故禹人过去俗称密县为“北山”。过去密县居民多以农耕为生,因那里土地瘠薄,又常遭旱灾,居民生活比较艰苦。神垕是全国著名的瓷区之一,经济发达,有“日进斗金”之称,镇内所居之民多从外地迁来,无论士农工商,均有用武之地,故密县居民迁入神垕者居多。

    清光绪五年(1897年),卢振太、卢振中兄弟二人为了生计,背井离乡,肩挑全部家当,扶老携幼,逃荒到神垕,定居于当时神垕镇一个贫民区——神垕二道街(现为神垕镇南大办事处)。卢家初来时,人地两生,举目无亲,又不懂陶瓷技术,只能靠下苦力度日,他们平时给地主种地,农闲时去窑场干杂活儿,或挑些瓷器(次品)翻山越岭、走街串巷卖钱或换粮食养家糊口。如遇天气干旱,本来就贫困的卢家更是雪上加霜,只能靠吃糠咽菜过日子。

    学习陶瓷技艺 步入钧瓷恢复行列

    随着儿孙们逐步长大成人,振太、振中便带领他们到窑场拜师学艺。初学时,他们只能学那些操作相对简单,工资收入不高、靠体力又非常笨重的工种——割笼(即制匣钵),以后又学会了陶瓷成型、施釉、画花、烧窑等,由纯粹的农民转变成了陶工。随之收入增加,生活改善,全家命运也有了转机,不再受忍饥挨饿的奴役之苦了。

    晚清时期,钧瓷地位非常高,中外爱好古钧瓷的收藏家也日益增多,来神垕收购钧瓷的古玩商人络绎不绝,一件完整的钧瓷千金难求,甚至钧窑瓷片也成了“抢手货”。当时,一块好的钧瓷片可卖几块银币。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神垕仿钧之风勃然兴起,不少匠师纷纷进行仿制,振太、振中也带领子孙们加入了仿制的行列。

    钧瓷恢复初期,仿制钧瓷者多是些陶瓷世家,因钧瓷技术已失传数百年,窑变技艺无人知晓,仿制者均是闭门摸索,密而不传。卢家是“外来户”,一般的陶瓷技艺尚不娴熟,仿制钧瓷的难度可想而知。振太气馁,兄弟分居,另谋职业;振中仍带领子孙坚持仿制而且老而不已,弥留之际,仍交待儿子们“要干下去,一定要仿制成功!”

    振太去世后,其子天福、天增、天恩兄弟三人,秉承先父遗愿,苦心孤诣,决心要创烧成功。他们数以千计地改进配方和烧制方法,经过多年努力,终于烧出仿天青钧窑器,后又在天青釉的基础上创烧出了“抹红”、“飞红”、“大火蓝”等。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神垕柏灵翁庙及戏楼落成,卢天福精心制作两件钧瓷大花瓶,安装于戏楼和大殿屋顶,瓶呈天青色,高约1米,瓶座为莲花式,寓意“西方净土,一尘不染”,瓶体为葫芦型,象征智慧。光彩夺目,十分壮观,并铭刻于《重修大殿暨戏楼道房碑序》中。铭文曰:“卢天福敬献大殿戏楼钧瓷宝瓶”。此瓶因“文革”而被毁,后又把残瓶拆下,至今下落不明(我保存一块宝瓶残片,可供研究者参考,照片附后,大殿于上世纪70年代拆毁,宝瓶情况不详)。从“宝瓶”的整个制做工艺可以看出卢天福是个善于动脑,心灵手巧的匠师。他远在120多年以前的钧瓷恢复初期就能烧制出那样高大又精美的花瓶,难度相当大,非一般匠师所能为。并被神垕陶瓷界选中,安装在神垕倾全镇之力,斥巨资,用了六年时间建成的巍峨壮观的戏楼及大殿之上,不但是卢天福一生的光荣,也是卢氏全家的荣幸!他是一个理性而智慧的人,不幸的是,他英年早逝,去世时才55岁,十分惋惜。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禹州知州曹广权在神垕创办“钧窑瓷业公司”,聘请神垕优秀钧瓷匠师,烧制钧瓷,由卢振太之子卢天恩担任“领班”匠师,烧制出不少钧瓷精上之品。1914年,美国巴拿马运河开航在旧金山举办万国商品赛会,河南省组织筹备巴拿马赛会河南出口商品协会收集钧瓷参展,使钧瓷正式走出国门,在国际上展示风采。这批展品件数多,制作精良,也由卢天恩“领班”烧制。由于卢氏烧制钧瓷不断取得新成就,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卢氏之名随之声名鹊起,声誉也越来越高。

    历尽艰辛创出“卢钧”品牌

    卢氏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学到了过硬的陶瓷技艺,又在钧瓷仿制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家庭经济条件也得到了较大改善,手中慢慢有了积蓄,随后他们便开始买田地,修宅院,建窑场,供养后人学习文化知识,由一贫如洗的贫苦农民逐步发展成为耕、读、冶陶之家,成为神垕小有名气的望族。当时,振太、振中的孙辈(光字辈)已由老大(振太之孙光学排行老大英年早逝)排到十一。卢老六(光东)、卢老八(光华)、卢老九(光文)等都成了神垕钧瓷界的名人。卢天福的长子卢光同是一位文人,能书善画,也会制作钧瓷。1950年,北京故宫博物院陈万里曾访问过他,光同赠陈万里先生一件玉壶春花瓶,并合影留念。排行老十一的卢寅成也是卢家文人,是一位教书先生。

    从上述可知,卢家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劳作,他们不仅在经济上由穷变富,而且肯动脑会创新,由只会下苦力的工匠转变成为能文(懂技术有知识有文化素养)、能武(有娴熟操作技能)的陶瓷匠师了。因卢家的钧瓷名气大,自然是生意兴隆、客户盈门。经营钧瓷客户和钧瓷收藏家多是一些深懂钧瓷技术的行家,卢家也便会从中吸取一些新知识,得到一些新信息。同时,在清朝后期研究陶瓷的名家朱琰所著的《陶说》、陈浏所著的《陶雅》、唐英所著的《陶务叙略》等陶瓷专著也相继出版,书中均有钧瓷记载,卢家定会从中受到启发。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其《中华文化发展战略问题》一文中说:“我认为文化文明的产生是多元的,不能说世界上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创造的。”“卢钧”的产生也是如此。卢家经过对钧瓷数十年的研究,取得了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自己又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并深受客商、收藏界和名家们的影响,启发了他们的灵感。所以,卢家决心要对釉料配制、烧成方法进行一次大变革。他们独出心裁,从新组方,设计出小型鼓风窑炉(一窑一件或两件)的“鸡窝窑”,采用“捂火”(即还原焰)的烧成方法,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烧出了绚丽多彩、乳浊温润的窑变钧瓷。随之,卢家钧瓷名声大震,享誉海内外,而且卢钧的价格也极高。据记载,卢家生产的折沿盘、乳钉罐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烧制的寿桃被开封古玩店当时以400元银币收购。

    因这种钧瓷品种创自卢家,又是用风箱小炉烧制,年深日久,约定俗成,社会上称这种钧瓷为“卢钧”,也有人称“炉钧”,并广为流传,逐渐成为一种知名的品牌,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据神垕已故的陶瓷界著名学者任坚在其《钧瓷生涯五十年》一文中说:“‘小窑货’钧瓷即卢氏的绝技烧法,利用鼓风炉烧制钧瓷,此种烧法有还原焰存在,火候掌握适宜,有时可能烧成一件或数件像样的钧红釉。但每窑只能烧成一件或数件往往残缺不全,炸裂底漏,不易批量生产。”任坚的上述叙述,不但说明卢钧是卢家首创,而且把卢钧的特点也介绍得十分清楚。

    卢钧的创烧成功,在钧瓷发展史上是一个新的突破,或者说是一个新的创举。经科学测试,卢钧釉方和烧成方法,除“捂火”和古钧有相似之处以外,其他工艺均不同于古钧,是从古钧中“派生”出来的一个新品种,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故而一问世就受到世人的珍视,并历经近百年而不衰。

    卢家对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而得来的钧瓷绝技十分珍惜,秘不外传。窑炉设在房屋里间,不留门窗,出入时用梯子爬上去后,再把梯子抽出。配釉所用的秆称不镶称星,只刻有他们自己能看懂的印记,以防技术泄密。卢光华是卢家匠师中的佼佼者,民国时曾聘入禹县神垕陶瓷职业学校讲授钧瓷课,但对卢钧技艺仍三缄其口。据说,当时政府为此曾关过他的禁闭,光华仍拒不外传。

    建国后献出绝技 为恢复钧瓷做出重要贡献

    民国初年,社会动荡,神垕屡遭匪患,民不聊生,钧瓷无人问津,卢氏艺人虽身怀绝技,但生活难以为继,有的外出谋生,有的靠制匣钵赚工资度日。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955年,中央轻工部在北京召开陶瓷会议。会上,陶瓷专家竭力倡导恢复钧窑,神垕与会代表深受启发和鼓舞。会后,神垕各厂立即行动,付诸实施。钧瓷艺人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卢光东、卢光文、卢正兴等先后被聘入禹县国营瓷厂、公私合营豫西瓷厂、神垕陶瓷一社试烧钧瓷。国家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规定艺人可“带子学艺”,生活上给予优惠待遇。艺人们纷纷献出绝技和秘方,各尽其能,大显身手,钧瓷试验研究如火如荼,在全神垕开展起来。

    1958年4月14日,地方国营禹县神垕钧瓷厂成立,根据省工业厅的部署,集中全省的古陶瓷匠师(包括临汝、洛阳的匠师),群英荟萃攻钧瓷难关。当时,卢家虽将卢钧秘方献出,但它的致命弱点是成色率极低“十窑九不成”,而且炸裂严重,卢氏后人对先人的釉方只能墨守成规,谁也不能轻举妄动。所以,多年来一直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1958年4月,神垕钧瓷厂决定成立“钧瓷窑变试验组”,成员是:李志伊(原省工业厅高级工程师)、姬承文(原省工业厅干部)、任坚(禹县神垕钧瓷厂技术副厂长)、钧瓷艺人卢光东、卢正兴。以卢钧技术为基础,攻破钧瓷窑变技术难关。他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用“卢钧鼓风小窑”和“倒焰窑”连续奋战55天,共烧了200多窑次。在卢氏所献秘方和卢钧炼制方法的基础上,边试烧、边分析、边改进,对窑炉构造、烧窑操作、釉料配制、匣钵内装坯密度、垫饼干湿,甚至炭块之大小虚实等具体细节都做了周密细致的研究,可谓细致入微,匠心独运,终于使卢钧工艺得到了完善,烧出了一批精美的卢钧精品,这批精品现在存世量极少,已成为稀世珍宝。

    这次钧瓷窑变艺术的攻关成功,既完善了卢钧工艺,又使钧瓷窑变艺术有了新的突破;既从根本上解决了清末钧瓷恢复以来的数十年钧瓷窑变艺术徘徊不前的困境,又为钧瓷发展开创新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参加攻关的五人各怀绝技、各有所长,可谓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艺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融会贯通。像这样的攻关举措,将成为钧瓷发展史上的“绝响”,以后不可能再有了。这五人虽无钧瓷大师之名,却均有大师之实,都冠以钧瓷大师桂冠不为过也!他们虽都已作古,但为钧瓷发展立下的大功将永不泯灭。

    1985年9月,神垕所有瓷厂合并为地方国营禹县神垕瓷厂,选择全神垕优秀匠师建立钧瓷车间,群英荟萃大搞钧瓷, 使各种钧瓷艺术得到大融合、大交流,这次攻关成果也得到大传播。1962年,神垕瓷厂又分为地方禹县瓷厂、神垕陶瓷一社(即钧瓷一厂)、神垕陶瓷二社(即钧瓷二厂)。钧瓷艺人也各回各厂建立车间或试验组专搞钧瓷生产,各厂分别设计出自己的秘方,建立6立方米左右的倒焰式窑炉,随之在神垕出现了“三足鼎立”(即三个钧瓷厂),边试验边生产,使钧瓷走上了井井有条、科学有序、健康发展的新道路。

    “祖先开其端,子孙续其尾”

    卢氏钧瓷自振太、振中开始至今已有100余年,钧瓷虽历经坎坷,但卢氏后人永记祖先“要干下去,一定要仿制成功”的遗愿矢志不渝,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坚持走自己的路,代代相传。现在,卢家第五代传人卢俊领(卢正兴之长子)于1995年创建“卢家世代钧窑”,坚持烧“卢钧”,于2007年曾获“河南省民间文化传承人”光荣称号;其子卢占召毕业于艺术师范学校美术专业,专攻造型和绘画艺术,曾获全国书画展二等奖。父子合力传承“卢钧”技艺,决心把卢氏祖先的创造精神垕和技巧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卢光东之曾孙卢钧安继承“卢钧”工艺,自建小窑炉坚持烧制十余年,也烧制出一些卢钧精品,深受收藏家的青睐。卢氏六代传人卢三有发展企业的战略思想,率先建起日用瓷厂,生产日用细瓷,很快发展成为神垕产品档次比较高,质量也是比较好的知名企业。为了把企业做大做强,他不惜代价派其子卢鹏飞去英国留学深造,专攻工商管理学。学成归国,协助父母搞经营。卢三父子为了使“卢钧”技艺发扬光大,斥资建起钧瓷厂,在国家工商部门注册“卢氏钧窑”,并请中国古钧瓷学会会长耿宝昌先生题写厂名,决心把卢氏钧窑办好,为卢氏祖先争光,更为祖国争光。(作者 苗锡锦)(原标题:卢氏与钧窑)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今日禹州(2010-05-10)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开封网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