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殡葬民俗网:新乡殡葬礼仪之---初丧搬铺
2013/8/14 10:55:18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祭奠日
一般是短五七长百日,有几个儿子,五七就提前几天,百日就推迟几天。但是还要看祭奠那天是否宜祭祀。
丧事费用 一般主办丧事费用由儿子负担,纸扎和响器费用由出嫁女负担,无出嫁女则全部由丧家自负。此俗在明代即已流行,明代谢肇淛云:“闽俗于初属纩之时,有女适人者,则婿家延巫,置灯轮转之,男女环绕号哭,谓之药师树。”
送 终 “养老送终”自古以来都是晚辈对长辈义不容辞的责任。长辈临终,子孙眷属须日夜守护在病榻前。若子女在外地工作,须设法(如派人通知、写信、打电话、发电报等)把他们召回。子女闻讯后,必须尽快赶回侍候老人,即使远隔重洋在异国他乡,也要尽可能地回家为老人送终,以尽为人子的孝心。若病危老人是女性(如母亲、媳妇),还要及时通知娘家,不然会受埋怨甚至发生纠纷。
老人咽气时,若所有的子孙都在病床前目送他(她)终了人生,世人则会认为老人是有福气的“好命人”。若有子孙未能为老人送终,往往会被视为“不孝”,人们也会为老人感到遗憾。有一种迷信的说法,老人去世是祖宗召他(她)到阴间一起生活,咽气时若子孙不在场,其祖宗在阴间就不认他们为自己的子孙。
搬 铺 又称徙铺、出厅、入厅堂。中国古俗很讲究寿终的场所,即所谓“死于适室”,“寿终正寝”。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寿终正寝”,病危时要把病人从偏房寝室及时地搬铺到正寝(正厅),志称“疾笃迁居正寝”。俗信正厅是房子中最神圣的场所,寿终于此是“死得其所”,死后在阴间才可以与祖宗、亲属团聚。若寿终于偏房侧室,死者魂魄会滞留在寝室床架上,不易超度转生。故在民间(特别是农村),老人病危时,只要神智清醒,往往会自己要求到厅堂去。若寿终于偏房寝室,子孙也有照顾不周之嫌,会招来非议。搬铺在民间普遍视为礼遇,旧时上寿的人(年满50岁且有子女者)才有资格搬铺到正寝。未满40岁就当了祖父、祖母而又未满50岁就去世的人,也有资格搬铺到正厅。不过,若病危者父母健在,一般不能搬铺到正厅,只能搬到后厅或下厅。通常若寿终于偏房寝室,再移尸正厅的,没有太严格的规定,一般要用木工用的锯在门口上作拉锯样子,口里说,三锯两锯,亡人过去,意思是把门锯掉,好让亡灵顺畅地移入正厅。搬铺正厅前,须将厅堂的玻璃镜框、画等一律用白布遮盖,或迁移他处。用长条板凳支撑门板,备放置尸体。搬铺时,通常由长子抱头,次子抱身,女婿抱脚,其他亲属帮忙,小心翼翼地平抬到正厅的铺床上。
抬病人的方向是头部在前(朝厅口),脚部在后(朝中堂),绝对不能相反。没有儿子的,由其他近亲属办理。搬铺时,通常要用雨伞遮住头部,而且忌讳碰到门框墙壁。搬铺过程中,病人若拉小便,被视为凶兆,但拉大便则被视为吉利。在正厅搭铺安席也有种种规矩。床板多为3块,床铺不能靠墙,病人仰卧,头部向厅口,脚部向厅后。男性铺位设在正厅左侧,寿终于此称“寿终正寝”。女性搬铺正寝铺位设在正厅右侧,寿终于此仍称“寿终内寝”。搬铺正寝后,子孙眷属时刻守护在病人身旁,不能喧哗,无论多么悲伤,应尽量避免在病人跟前哭出声来。搬铺习俗至今仍在普遍流行,以至于一些老人病重期间担心不能“寿终正寝”,不愿住院治疗。凡被搬铺正寝者,自知己不久于人世,神智尚清者,往往要召唤子孙交待后事,分配遗物,俗谓“分手尾”或“分手尾钱”,晚辈须肃然聆听遗嘱,尽力照办。在霞浦等地,要请理发师傅为临终者理发,病人神智清醒的,由病人自己挑选,否则由家属请平时经常为他理发的师傅。理发师来后,要用蛋、酒盛情招待,理完发后除了送给红包(内包若干元钱)外,还要用红纸包裹剃刀,俗称“挂红”,并送给一顶白布做的幅子,出殡时理发师傅亦须前来送殡。福州义序、城门一带,长辈临终时,子女要把生姜和跳蚤各放在其手中握住,寓意死者没有空手而归九泉。龙岩等地则将纸钱放在其手中或衣袋里,以示其一生有吃有用。
初 丧 病人在弥留之际或初丧,要举行招魂仪式,称之为“复”或“复魂”。招魂仪式由巫祝主持,亲属身穿特殊服装,从房屋的前方爬上屋顶招魂,手拿死者的衣服面北呼叫(如果死者是男的,便直呼称谓或名字,共呼三长声),以期死者魂魄返归于衣,然后从屋的后方下来,把此衣服敷在死者身上。这一习俗明代以后逐渐消失,但在一些地方尚有影响。初丧时,孝眷必呼天唤地号啕大哭,呼叫死者称谓或名字,除了悲伤外,还希望通过呼叫声把死者的灵魂叫转回阳间。招魂时先焚香祷告一番后,唤来一只狗,用陶瓷器皿猛击它,使狗疼痛发出惨叫声,陶瓷器皿也落地有声,然后孝眷才可放声大哭,俗谓之“开声”。属龙、蛇、鼠生肖的死于午未日,属虎、马、兔生肖的,死于子、丑日,属牛、鸡、猴生肖的人死于酉、戌日,属犬、羊、猪生肖的人死于卯、辰日,孝眷不能哭丧,待忌辰过后才可号哭。
烧 车 子女还要焚烧纸人、纸马、纸轿车、捎粮(纸折叠的钱布袋)等,让死者带去阴间,有的地方在纸轿里还写有死者名字或放有照片、画像,象征送亡魂上路去阴间。
报 丧 报丧又称讣告、讣闻、报亡、报死等,新乡一带忌讳说“死”、“亡”字,又称“赶生”。报丧旨在告知亲友参加丧事,同时通告与死者有相冲克的人(如孕妇)不要近前。报丧之俗历代相沿,并形成一定规则,很受民间重视。报丧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死后(或第二天)鸣铳炮或鞭炮以通告亲友邻里,同时在丧家门上张贴讣告。一般用白纸写上“某府某某先生(女士)丧事”,或“某府某某先生(女士)千古”之类字样,张贴在门框上,然后用兰墨水圈起来,待出殡后将讣告用红笔或墨笔划掉。讣告上的字数按“生旺死绝”四字推衍,周而复始,最后一个字以套上“生”或“旺”为佳,若碰到“死”或“绝”字,须增删字数使之合套“生”、“旺”字。若90岁以上死亡,而配偶健在、子孙满堂者,门框上所贴的讣告用红纸书写,表示死者乃有福有寿之人。旧时有钱人家,还要在大门上挂两盏素色大灯笼,上书“某旬寿考”或“某旬寿妣”和“某代其昌”、“某代同堂”。门上讣告一般要写“严父“或”母”字样。若父亲去世,用正方形浆纸或白纸书写“严”、“制”角朝上下贴在大门两旁,若母亲去世,则写“慈”、“制”二字贴在大门两旁。现代城镇工作人员死亡,由所在单位发讣告,一方面把讣告邮寄或电告死者的生前友好,或在报纸上刊登讣告。
另一方面在单位的大门口张贴讣告。内容不外是死者的生卒年、病因、主要工作经历和对国家的贡献,向遗体告别或召开追悼会的时间、地点等。第二种报丧形式是由族人持丧帖书或口头到亲友家报丧。旧时丧帖书有一定程式,遣词用句和称谓都十分考究,父亲去世,要写“正寝”、“严制”,自称“孤子”。母亲去世,则写“内寝”、“慈制”,自称“哀子”。若父母双亡,自称“孤哀子”。结尾用词又按丧服轻重分别写上“泣血稽颡”、“稽首”、“抆泪”、“拭泪”、“泻泪”等等。分发丧帖书的习俗各地不大相同。报丧者可以进入报丧对象的家门,讲明详细事由,忌讳说“死”字,一般用“老了”、“过世了”来代替。并一定要吃些东西,至少要抽根烟、喝杯茶才离去。若是到死者的出嫁女儿家报丧,其女儿应立即跟随报丧者一同前往娘家,一定要痛哭一场。母亲亡故,由一名深谙丧礼的叔伯父率所有孝子、孝孙到外祖家报丧,然后再向外祖父、外祖母或母舅等禀告家母的病因、治疗经过及死亡时间、后事安排等。若平时不孝,外祖家人则迟迟不把孝长子扶起,让他一直跪在那里。进入外祖家后,先在厅堂上烧香、点烛,众孝子、孝孙下跪痛哭,由叔伯父禀报病因、治疗经过及病故时间等。
小 殓 以衣衾裹尸谓之小殓。在尸骨未寒时,亲属要为死者浴尸。父亡由儿子浴尸,母亡由女儿或媳妇为之梳洗,一般只是象征性地擦洗几下。志称:“拭尸体前三后四。”浴尸水不能随便泼倒地上,俗信活人踩到浴尸水,脚会裂开。浴尸毕,古代有捆殓之俗,称“袭绞”,即用布条裹尸。为死者更衣,俗称“穿寿服”、“套衫”等。寿衣的层数多忌偶数,一般是上衣七重,裤子五重。寿衣却不忌讳双数,60岁以上死亡的男女一般是上下各6重。穿寿衣时,孝眷都要在场。一边穿,一边哭喊,告诉死者穿第几层了。寿衣的里面几层不用钮扣,而用带子打死结。死者“两脚平列,系以红绳,即礼瞑目之巾缁方尺二寸,又履綦结于跗连絇,使不相离。手一桃枝,贯以光饼三或角黍一,旧传至冥途驱鬼饲犬。”净身更衣是在病人咽气前进行,俗谓来不及净身更衣就咽气,是“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内疚和遗憾。母亲去世,由女儿负责穿寿衣,若无女儿者,由义女承担,死者所戴耳环等装饰品由穿寿衣的女儿所得。死者所盖布单由女儿购买,俗称“水被”。民间普遍流行“殓忌裘”的习俗,即不用裘皮物作殓服,此俗源于佛教来世转生之说。《稽古灵》云:“俗惑释氏转轮之说,裘属兽皮,虑转生为兽也,故不以衣死者。”在浴尸更衣之后,古代还有“饭含”礼,即在死者口中放入少许珠银碎屑或少许饭团,志称:“饭含,用米数粒、珠银屑含于口中。”古人以为,饭含是尽孝之道。福州一带在死者口中放一个熟鸡蛋,并用口罩或白布绑牢,以防秽物从口中流出。
守 灵 浴尸更衣后,设灵堂守灵,俗称守铺,由孝眷日夜守护在遗体旁,以表孝心。志称:“既殓,设灵位,请邑绅有品望者题旌,谓之书铭。灵旁燃灯一,光荧荧昼夜不息,曰幽冥灯。孝子日夜守灵次,三时上食。” 灵堂以肃穆为基调,挂青、黑色孝帐,设灵位,竖神主牌。神主牌又称“木主”,古称“祔”或“祧”,长一尺二寸,宽三寸,上方削去两角,呈半圆形,下方有一底座,上书死者姓名、字号、生卒年等,旧时当官的还要写上官衔、爵位名称。神主牌上的字数有一定程规,各地不同。兴化一带按“兴、旺、衰”三字推算,周而复始,最后一个字不能套在“衰”字上。泉州则按“兴、旺、衰、微”四字推算,含“兴、旺”为佳,否则犯忌。在永安,则按“生、老、病、死、苦”五字推算,最后一个字要套上“老”字为佳,俗谓“合老”。神主的“主”暂写成“王”字,待回龙后请有名望的人用朱笔加一点为“主”字,俗谓“点主”。在漳平等地,不设神主,而用素绫或白布扎成灵座,俗称“魂魄布”,上面写明死者姓氏名号等。在城镇,灵堂上供遗像,遗像两旁写遗训或孝眷对死者的追悼之词,并挂有挽联、挽幛等,显得更为肃穆庄重。 灵堂上设香案,供果品、香烛等。清代守灵,男不剃头,女不梳发,寝苫枕块,啜粥茹素,以示沉痛哀悼。近现代,大多在灵床前另搭一床铺,或在地上铺些稻草,睡在那里守护。如今,以孝眷轮流坐在遗体旁守护为常。守灵的职责还有二个:一是保证长明灯长明不灭和香火不断。二是防止猫和老鼠接近尸体,俗信猫(尤其是白蹄猫和短尾猫)从尸体上跃过,尸体会变成僵尸跃起扑人,此时只有急中生智,将扫帚或枕头之类的物体扔给僵尸抱住,才可脱险。所以往往在尸体旁放一把扫帚或一捆草,以防不测。此传说的用意是要孝眷们时刻守护遗体,以尽最后孝心。
哭 丧 亲人去世,孝眷悲痛,以哭声来表达哀悼之情,称为哭丧。哭丧通常是边哭边诉说死者生前的劳绩和对死者的眷念之情。有些地方哭丧时有一定的音调和内容,音律低沉,句末往往有拖腔拔调的韵律和装饰音,许多妇女尤其是四五十岁以上的农村妇女能根据这种调式,随口填词编唱,或寄托哀思,或诉说身世,或发泄内愤。民间流传有《十诉苦情》、《十二月孝顺歌》、《可怜歌》等,均很感人。因不同对象,哭的内容也不同,如对上寿的人往往哭唱道:“哎呀,娘(爹)呀,你的一生又勤又俭,没吃过补、也没过一天好日子,怎么一病就走去,留下儿子、女儿好凄凉……。”要是“少年亡”,哭调更为凄切:“短命呀,你一病就去,误了三等四等人。你不顾父母年迈,。你不顾青春年少……。”女儿哭唱其父:“十层楼梯只是柴。哎呀,我的爹(娘)呀,你亲手栽树成林,砍木造梯多苦辛。就像你辛苦培育子女长大,一生没吃没补,埋在田园,四季不闲。如今你归土去,可怜男女思念在心。叫我爹(娘)你不应,见我爹(娘)造梯的影子你不现……。”早晨供饭汤时唱道:“早晨起来思量我亲娘(爹)呀,上汤上桌,心酸好凄凉……。”出殡前祭奠亡魂的哭唱多为褒词:“父像南山青松柏,四季常青荫后人。好让男孩儿多出息,好让女儿有富荣……。”或“您像萱花长青草,一年绿满荫后人。好让家庭长进益,好让子孙享安宁……。”在新乡县,出嫁之女接到讣告后,沿途号哭,称“哭路头”,家人接入厅堂后,哭得更为凄绝:“我的爹(娘)呵,亦无可加食(多活)十年八年,可来成子成儿呵,我的爹(娘)哟……。”有些地方哭丧时不能擦鼻涕,任其拖到地上,显得更加悲切,叫做痛哭流涕。哭丧自古以来都有一定惯例,《礼记》中有“妇人迎客送客不下堂,下堂不哭,男人出寝门见人不哭”的记载。大多数地方也有“临丧不笑”、“望柩不歌”等说法,俗忌泪水滴在尸体上,穿寿服时不哭,盖棺安钉时不哭,深夜不嚎哭等。
大 殓 火化后将骨灰盒停放正厅,谓之大殓,又称入殓。通常在死后第三天前往殡仪馆火化,有的地方则视季节而定。大殓前,要举行向遗体告别仪式等。即入殓前要设供案,上供5碗荤素菜肴,只能是单数,由丧眷先祭拜,继而由亲友轮流祭拜。大殓前,不少地方有“放手尾钱”习俗。主事在放手尾钱财时,口中念吉词云:“米斗响,有钱千万来买田;放手尾,子孙得家伙(家产)。”或念道:“放手尾钱,子孙富贵万万年。”孝眷视手尾钱极为珍重,出殡时手上系以手尾钱(孝男用白带,孝女用青带)送葬。男性用的骨灰盒写“福”,女性用的写“寿”,贴上红纸或披上红布。此后,不能随意移动,更不能打开。火化前,许多地方流行“巡棺”习俗,即孝眷按亲属排列,手持冥香和纸钱,绕棺数圈,瞻仰遗容。绕棺多是先逆时针绕三圈,再顺时针绕三圈。
出 殡 长子或者继承遗承产业人手持哭丧棒,肩扛盈盈坊(柳树),哭丧一直送亡灵到坟地。一般出村不再哭泣。
路 祭 起灵后 ,在十字路口祭奠亡灵的习俗,一般由女婿或者外甥、孙子等亡灵生前亲人作24拜或者花9拜等,主要目的是让亡灵的子女多哭一会,表示对亡灵的怀念之情。
祭奠日
一般是短五七长百日,有几个儿子,五七就提前几天,百日就推迟几天。但是还要看祭奠那天是否宜祭祀。
丧事费用 一般主办丧事费用由儿子负担,纸扎和响器费用由出嫁女负担,无出嫁女则全部由丧家自负。此俗在明代即已流行,明代谢肇淛云:“闽俗于初属纩之时,有女适人者,则婿家延巫,置灯轮转之,男女环绕号哭,谓之药师树。”(原标题:河南殡葬民俗网:新乡殡葬礼仪之---初丧搬铺)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中国祭品网(2012-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