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民间老艺术家谈洛阳传统舞龙

2013/8/9 9:56:56 点击数: 【字体:


    继4月第25届洛阳牡丹花会开幕庆典上举行的“万人舞龙”活动和7月洛阳汝阳、栾川两地发现的恐龙化石群之后,龙的话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自古以来,人们对龙的崇拜是根深蒂固的,敬而畏之。舞龙,是中国极富民族色彩的民间艺术之一。中国自古以来相信龙是风雨的主宰,有呼风唤雨的无边法力,故此逢旱便逢涝则求它开恩庇佑,举行的仪式和活动其盛大和隆重后人无法想象。发展到后来,逢有大节日,大庆典,及出会巡游等,常常有舞龙助庆。

    洛阳的舞龙,历史悠久,在龙文化中独具一格。家住老城区饮马街今年66岁的民间艺术家李世州,为我们讲起了洛阳的传统舞龙文化,起源于汉代“百戏”。在他的讲述下,那几乎隔代了的、久远模糊的“龙队”重现在了我们面前。当年的盛况已不存在,年老的人们还剩下记忆,而我们,只能通过语言和文字的编织,在脑海中浮现一幕幕热闹沸腾的片段。

    老艺术家谈及舞龙,两眼放光,眉飞色舞。说起他年轻时的见闻和各种活动,更是兴奋。老人家不仅熟悉洛阳社火舞龙的情况,对龙的各种传说和龙的种类,以及舞龙沿袭的变化等等都有丰富的见解。他亲手制作的龙不少于一百条。

    老艺术家说,在他小的时候,每年都有舞龙。洛阳传统舞龙有两个时间,一个是正月十五,还有一个是七月十五,正月十五舞龙和全国各地一样,是为庆祝元宵佳节。七月十五舞龙,则是为配合“城隍爷出巡”。洛阳县城隍庙旧址在今老城区豫通街小学一带。洛阳旧俗,每年农历七月十五要把“城隍爷”“城隍奶”从庙中抬出来,游街巡城,目的是祈福消灾。欲赎罪的人这时要穿上“囚衣”扮作犯人,今生“赎罪”,换作“来世”被宽恕。举行这些活动时舞起龙,渲染气氛,造势生威。

    李世州年轻时就爱好作龙,他制作的龙大大小小不下年的时候东关一条70米的龙,有300多人参与。有一次,洛阳在西工体育场举行了一次龙舞大赛,至少有二三十条,万人空巷,造成车辆堵塞,场面颇为壮观,气氛热烈。发展到现在舞龙都是为了庆典、开业等商业运作下而举行的。

    老艺术家还时刻关注着龙的影踪,他发现最近几年还能见到龙的地方,就只有南关、东关、大关庙和曹屯,轴承厂、机车工厂、511 厂、铁路电务段。南关曾有四条龙,到现在只有一条了,许多传统的东西在发展中失传。他表示出了担忧,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感到可惜而又无能为力。现在制作龙已经形成一种产业,尽管和传统已经没有了关联,但是洛阳并没有延续下来。洛阳会做龙的还有一些人,但能做精的却不多了。在他看来,舞龙的未来必须要走商业化道路,靠赞助,或商业庆典,或演出或比赛等等,这样舞龙才能坚持走下去。

    便是为这在每年解放以后就没有再保持了。耍龙,作为中华民族的习俗,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是为了祈福、消灾或喜庆,洛阳传统舞龙活动的目的也是如此。“龙生九子不像龙,秉性爱好有妙用”,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龙的秉性、特征的动物,其实都是龙的化身,如麒麟、石刻的老鳖、门上的老虎头等等,无处不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舞龙渐渐的有了变化。不知不觉间,曾经盛大壮观的舞龙活动在传统意义上已经离现在的人们很远了。(原标题:民间老艺术家谈洛阳传统舞龙)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北京神舟旅行网(2013-08-09)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洛阳“帝王”龙灯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开封网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土特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