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正月庙会上的跑旱船
社火是什么?“节日迎神赛会所演的杂戏、杂耍。”社火是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原生态瑰宝,它是搏动在黄土深处的历史心跳,既贯通历史,也流向未来。
浚县社火既有踩高跷、扭秧歌、舞狮子、跑旱船、骑竹马、玩龙灯、抬老四、打花棍、二鬼打架、背阁、抬阁、大头和尚戏柳翠、张公背张婆等杂戏杂耍,还有相当数量既非杂戏也非杂耍的武术表演,这是其庙会的一大特色,刀、枪、剑、戟、棍、叉、锏、鞭……或单打独斗,或众人混战,给庙会的热闹欢快带来野性的搏杀感。
龙灯是各地都有的社火形式,但浚县龙灯仍有独特之处。浚县正月庙会上,一般是两条龙同时入场,表演时先跑满场,然后做“蛟龙探海”、“游龙在天”、“滚龙盘柱”、“苍龙摆尾”、“蹿火海”、“蹿桌”等动作。浚县舞龙灯喜在夜间表演,场外四周密布的灯笼火把如繁星,苍龙恰似在无边星海中遨游,龙鳞闪闪,曲折腾跃,加上战鼓、铙、镲伴奏,气势逼人。
如果说龙灯以火爆热闹取胜,那么“抬老四”就像一则讽刺小品。两个人抬一根四五米长的粗木杠,中间坐一清代地方官打扮的丑角,悄无声地入场。丑角头戴红缨帽,反穿羊皮袄,名叫“老四”。走动时木杠起伏,“老四”在杠上做各种滑稽动作,抬者不时与他对话。这项表演,意在嘲讽贪官污吏。
浚县社火中,有一出“大头和尚戏柳翠”,两个演员如同东北“二人转”一样,演了一出活泼小戏。两个人头戴特制面具,一个是和尚、一个是美女。美女用手绢抚弄和尚的脸,用手摸和尚的头,用嘴亲和尚的耳朵,使尽招数挑逗和尚。和尚推她挡她不理她,一副“拒腐蚀永不沾”的样子。据浚县老艺人李顺波讲,这个社火源自一个传说。相传浚县有个老方丈不慕权势,县太爷到他庙里降香他未出迎,县太爷很生气。小和尚解释老方丈是得道高僧,不轻易见人。县太爷就想试试老方丈的道行,派了家里最风情万种的丫头柳翠去调戏老和尚。
浚县正月庙会上,上百家社火在主会场上“PK”,社火队太多,每队就给几分钟时间,观众和演员都不过瘾。怎么办?浚县过去有个过瘾的法子,就是“请”。谁家玩会好,别的村和县里的机关就下帖子,待到“会演”结束,社火队一下山,就到下帖子的地方拉开场子表演。这时候演员有充分的时间,表演才最精彩。
文场要看“高跷秧歌”
李顺波是踩跷高手,会拉会唱会表演。他说,高跷表演一般有一位拉弦子的伴奏,打开场后,拉弦子的坐在中间,跟会的人四边围着,所有的高跷演员绕场子边扭边唱,满场回应,这叫“满场热”。
高跷表演的形式有近20种,比如探海、二攒、三攒、大扎草、大蹲桩、小蹲桩、提篮、背剑、抱月、贴皮草、扑蝶、捕鱼、叠罗汉、牵象、赶驴,等等。具体怎么表演呢?“右腿翻转抱着跷棍,把跷棍从背后放到另一个肩膀上,这叫抱月转背剑。难度最高的三层叠罗汉,最底下是老渔翁,中间大金脸,上头是小孩扮的韩湘子。大金脸扯着三四米长的红绸布,布的另一头有人接着,蹦着往后走,这叫牵象。”李顺波一边比画着,一边简单讲了几种。
李顺波讲了高跷表演中每组角色的故事来源。一个完整的高跷队,共有九组人物。第一组“大金脸”和八仙。第二组老渔翁,相传原型是姜子牙,他的身边是手执鱼竿的美书生。第三组许仙和青蛇。第四组余二姐和苏生,余二姐背娃娃,两人做出许多亲密动作。相传两人相爱,非婚生子,余二姐的爹要活埋余二姐,两人就远走他乡。和别的演员不同,这组演员在高跷上走得缠缠绵绵,风趣多情。
第五组青蛇白蛇闹许仙。第六组撑船公与货郎妇。第七组憨老婆背夜壶。第八组大妞和瞎子,瞎子是说书人,据说大妞从小没娘,瞎爹靠说书把她养大,她也很孝顺老爹。
第九组二小赶驴,一个男艺人涂脂抹粉,扮成美女,骑一头布裹纸糊的黑驴,赶脚二小是小丑打扮。这天,二小揽到一趟生意,一个美女要出城看亲戚,二小就想调戏人家,这下子连自家毛驴也看不下去了,又踢又咬,又打滚又尥蹶子,二小挥鞭折跟头,倒空翻,表演一连串难度很高的滑稽动作,这一组是压轴节目。“20世纪60年代后,高跷中加了新人物,但不管加啥,二小赶驴永远最后出场,像大金脸排最前头一样,这是规矩。”李顺波强调。
高跷表演时要唱,唱的都是快失传的民间小调,《尼姑思凡》、《放风筝》、《孟姜女寻夫》、《八月十五过江》等。
扭秧歌本是南方插秧季节劳动时的小调,移植到浚县后,成了边行边舞边唱的社火形式。浚县秧歌具有舞唱结合的独特风格,表演者踩短跷,扎场演出时,打伞人站中间,领头人率队打圆场,边舞边走,停下来后,打伞人唱伞帽小曲:“秧歌好唱口难开,樱桃好吃树难栽。要想听俺把歌唱,哎,××你就下场唱起来。”被点到名字的,就下场唱一段。一般是二人对唱,唱完,小丑样的“打岔人”出场说打岔曲。
“秧歌曲牌有数种,传统的秧歌曲词有百余首。上世纪40年代后,浚县县城东大街的秧歌吸收了曲剧的曲调,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上世纪90年代后,秧歌表演只有行走和扎场,即在队前一人吹哨指挥下,边扭边走一些花步,没了唱曲内容。”浚县文物旅游局冯宇先生说。
社火凸现“水神崇拜”
浚县政协文史委主任马金章先生说:“浚县是中原水乡,黄河在东,卫河在西,大?山的古建筑正体现出水神崇拜,山的最高处是禹王庙,相传大禹治水时曾在山上拴过船锁过鲛。下面的大石佛号称镇河将军。浚县民间社火中有些表演,如张公背张婆、跑旱船等与本土文化相融合,曲折地再现地方史实,表现水神崇拜。”
张公背张婆,演员打扮成两个纯朴的农村老人模样,穿插行进在社火玩会的队伍中。老汉拿烟袋,老太太紧随其后,很亲密的样子。这两个人物源自当地的“地陷临河城”传说。
传说古时,浚县东北20公里处黄河边有座临河城,当年水淹临河城之前,有位仙人化装成卖油翁在城里卖油,每次卖出的油都多二两,买油的人占了便宜都不退,只有张公在老伴的支持下去退油。卖油翁认为他俩是实在人,就告诉他:“大难快来了,啥时见庙门前石狮子眼里出血,就赶紧往城外跑。”
老汉逢人便说但没人信。一天夜里,有无赖专门用猪血抹红了石狮子的眼,天亮后,张老汉看到石狮子真的眼出血了,就边跑边喊让乡亲们赶紧出城。大家笑他疯了,老伴也不愿离家,无奈,他背起老伴就往城外跑,刚跑出城,只听一声巨响,身后的城不见了,只有诚实的张公张婆得救了。
早在隋炀帝时期,浚县水上交通便利,船来帆往如云,隋炀帝三征高丽,百万大军走黎阳(浚县古称),龙舟船队就停在卫河渡口,黄河与卫河岸边成长着一代又一代艄公。
黄河改道后,船没了,只有从社火“跑旱船”中能看到当年的影子,演员多是女角或男扮女装,布船用竹竿绑扎,用绳挎在演员肩上,外穿彩衣遮掩,船上有桃花船门,内放衣裙和假足,以示划船者是坐在船上。另有一艄公在旁边划桨。前有推车男子,后有手端莲花灯的女子。跑旱船演的多是民间故事,如《赵匡胤千里送京娘》、《陈妙常赶船》等。演出时演员做出行船动作,急如顺流而下,缓似逆水而上。舞蹈动作有“穿花门”、“苍龙摆尾”、“转陀螺”等,端莲花灯的演员双手持灯,高低俯仰,踩秧歌步前进,好像划舟采莲,形象重现了浚县昔日的水乡风采。
社火张扬“尚武之风”
浚县庙会社火中有很多武术表演,十八般兵器肆意舞动,威猛杀声也会唤起浚县人沉睡的激情。
浚县庙会上卖的玩具也和别处不同,有很多兵器,木片刀、彩杆枪、白蜡棍、多棱锏、金粉铜锤,还有军鼓、腰鼓、尖子号……一街两行都卖,男女老少都买。这是为什么呢?
著名作家、民俗学家孟宪明先生说:“浚县是著名的古黄河渡口黎阳津的所在地,历代在此驻扎军队,曹孟德父子多有诗作。隋末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瓦岗寨也在浚县的不远处。秦琼、罗成,一个个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
民众中蕴含着民族的历史,乡俗中呈现出乡土的性格。浚县自远古绵延至今的尚武精神,护佑和欢乐着后世子孙。”据说抗战时期,浚县有个小村角场营因家家习武,日本鬼子一次都没敢去过。
浚县“尚武”的历史记忆反映在民间社火中,就是繁多的武术表演。当地人讲,民国时浚县南关的武术表演很有代表性,整个队伍前面有四位大会首,高高的个子,长衫礼帽墨镜,手托画眉鸟,脚踏四方步,一派绅士形象。他们身后是打旗的、敲锣鼓的,紧随其后的是狮子表演,每到一个地方,一声呼哨,狮子辗转腾挪,先打开场子。浚县舞狮也是传统项目之一,主要形式有狮子滚绣球、滚翻、扑食、抖鬃、梳毛、蹿火圈、双狮争球等,尤其是狮子蹿桌和蹿火圈,惊心动魄。
舞狮队先把场子铺垫得热气腾腾,之后,一路两排手持刀枪剑戟的武术演员登场,他们以真拼实打的童子功,彰显出瓦岗军驻扎大?山给浚县民间带来的习武雄风。他们头扎黑色武士巾,下穿皂色灯笼裤,脚蹬黑色行走靴,不论天多冷,一律赤膊光背,他们刀枪闪亮棍棒抡圆,或单人表演,或双双对打,表演起来鬼哭神惊。1936年,县令余云澎亲写“尚武精神”,赠送给南关武会,这让南关人至今仍感荣耀。现在浚县社火中,仍有多家武术队出现。
竹马也是浚县社火中“尚武精神”的生动体现,其中以县城北关村的竹马表演最好看。
竹马是用竹篾扎成马形,外表糊纸数层,打成硬壳,也有用平绒布和人造毛制作外表的,彩绘着色,马头装饰铃铛、缨子,马身下面用白布当围裙,画马腿做奔驰状。演员用绳子把马系于腰间,扮成各种角色,最多最显眼的角色,当然是瓦岗寨的众英雄。
表演时演员先跑圆场,随后有“穿花门、苍龙摆尾、挖门、走马穿花、日月穿梭”等花样,其中有驱马奔跑的快步,有按辔徐行的缓步,有冲锋陷阵的驰骋,有越野蹿涧的跳跃。演员前后配合成阵,马铃丁当,在战鼓等打击乐的伴奏之下,呈现出金戈铁马的阵势。(记者 盛夏图文)(原标题:“‘迷狂正月迷狂城’——浚县正月古庙会”系列之二 迷狂的社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