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见经传的小屯村本来默默无闻,清朝后期光绪25年(1899年),在京城做官的金石学家王懿荣无意中在买回的药材里发现了一味药材“龙骨”(甲骨文的碎片),上面刻着陌生的纹道,有的像人形、有的如兽状,很是特别。他小心地擦去龟版上的泥土,刻画的道道清晰了。把大大小小的龙骨对到一起竟然拼成了两三块龟片。凭着对古文字的多年研究,王懿荣翻遍了各种史料典籍,对照着骨头片子上的纹道,他认为这是先祖们用来占卜用的龟片,记录了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王懿荣兴奋地到药店找供应“龙骨”的古董商范春清,追问“龙骨”的来源。范春清含糊其辞,三缄其口。王懿荣问不出“龙骨”产地,手头又紧张,他把夫人的嫁妆都拿去典当掉,用换来的银子重金购得几千片。“水涨船高”,昔日每斤才数文的“龙骨”一下子飙升到每个字值“二两伍钱”银子的“古董”。王懿荣发现了甲骨文,使“龙骨”由药材变成了珍贵的古代文字及文化研究资料。
但甲骨文的真实产地仍是个谜,近代金石学家、文物收藏家、教育家罗振玉对甲骨学有着重大贡献。他一面广为收集甲骨,一面着手调查甲骨的真正出土地。1908年罗振玉在追溯源头的过程中,一位从出土地贩“货”的第一手商人,因利忘义,拒露实情。罗振玉被逼出巨资,从他口中买到“龙骨”的出土地是安阳的小屯村的重大信息,殷墟从此引起世人瞩目,轰动了海内外。为不让珍贵的“龙骨”再遭那些“见利忘义、无奸不商”的商人当做药材的厄运。罗振玉发动弟弟等亲友长年驻守在安阳收集甲骨,自己也亲自到小屯村实地考察,1910年考定安阳小屯为殷址,即殷商之都所在地。而且深入的研究考证,这里作为都城曾有一段3代定都的历史,并从此演绎了中国王朝稳定的繁荣发展史。解放后,1987年政府在殷墟遗址上兴建了安阳殷墟博物苑,近年又扩建成殷墟博物馆。(宋绍山)(原标题:安阳小屯村:甲骨文出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