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辈相守誉存民间:官会响锣
2014/8/14 10:38:59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官会响锣是河南省项城市官会镇传统的民间舞蹈,也是迄今为止在全国发现的唯一一个以锣为道具的舞蹈, 填补了我国舞蹈文化中缺少锣舞的空白,官会响锣在当地影响极大,是群众喜爱的传统民间文艺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官会响锣历史悠久,其产地在项城市的东南部,据说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仅官会镇马氏一家就祖传十辈之多,距今已有三百年左右的历史。
官会镇位于今项城市南部,距离县城二三十公里,原名荒芜店,据载当时民谣称“有女不嫁荒芜坡,庄稼少,槐草多,晒黄头发沤烂脚”。传说清朝乾隆年间,皇帝下江南体察民情,安徽、河南、山东一带的官员到此迎接。当地有个很有名气的秀才叫王子由,把锣和舞连到一起编排响锣舞作为民间活动来欢迎乾隆皇帝,得到了老百姓和官员们的支持和认可。
至此响会锣舞代代相传,流传至今,荒芜店也因当时百官相聚改名为官会镇。
据介绍,官会镇民间文化资源丰厚,官会响锣被列为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官会响锣的基础上改编的“官会锣龙”曾获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河南省“金鼎奖”。
传统的《官会响锣》打击乐只有锣,其打法有“七点锣”(即节奏为四慢三快)、“九点锣”、“十二点锣”、“十六点锣”、“二十四点锣”等。传统的表演形式有“二郎担山”、“狮子滚绣球”、“天女散花”、“寇准背靴”、“青蛙啃泥”等多种套路。具有独特的表演程式及演奏技巧。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人民网(2007-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