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盘鼓震天下 高校学子来传承
2014/8/8 16:22:39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开封盘鼓气势宏大、震撼人心,鼓点激越,复杂多变;表演热烈、粗犷、豪放,无论是在音乐性还是舞蹈性上都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中原大地上独有的一枝奇葩。它起源于古代军队中流行的一种鼓乐——讶鼓。早在1400年前的北魏,我国北方地区的军队中就已流行讶鼓。北宋时期,讶鼓开始与民间舞蹈相结合。明代,讶鼓成为开封民间舞蹈的总称。直到今天,讶鼓仍在开封民间盛行不衰,就是现在的开封盘鼓。生活在开封这片热土上的河大学子为传承祖国悠久文化,于2001年成立了全国高校界唯一一个学生盘鼓协会——河南大学大学生盘鼓协会,十几年来,为开封盘鼓的不断前进提供了不竭动力。
古城开封 底蕴深厚
我非常喜欢盘鼓。开封盘鼓和山西的威风锣鼓、陕西的安塞腰鼓、甘肃的太平鼓、安徽的凤阳花鼓并称“中华五鼓”。开封鼓楼上曾有一块匾,上书“声震天中”四个字,用来形容开封盘鼓再合适不过了。黄河以她博大的胸怀孕育了黄河文化,而黄河沿岸人民创造的五光十色、辉煌灿烂的民间艺术,犹如一串夺目耀眼的明珠,开封盘鼓就是这一串明珠中最为耀眼的一颗。鼓、舞相生的开封盘鼓展示着力的神魂,也展示着人的气概。豪放、率性、磅礴的开封盘鼓,正是这一方水土的人民最为真挚的精神展现。
在开封,每个地方几乎都有会敲开封盘鼓的人,专业演出的、业余助兴的,各种民间盘鼓队数不胜数,甚至还有一些女子盘鼓队。每逢婚丧嫁娶、大小活动,都少不了请盘鼓队助兴。
作为七朝古都,文化历史的沉淀已经渗入每一个人的血液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民间艺术有着遗传性的偏爱。在常人眼中,他们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但一旦挎上鼓,拿起镲,他们骨子里那种对传统文化的遗传因子就会放大出来,在黄河岸边奏响这如雷如涛的盘鼓之声。作为河大学子,我们是一群充满朝气的年轻人,愿意用稚嫩的双肩承担起传承文化的重任。
开封盘鼓 声震天中
和盘鼓的美妙相遇要追溯到一年前。当时,学校各社团招新成员,校园里呈现热闹景象,身在其中真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但当我看到盘鼓协会展板上那一面厚重的鼓时,那一刻,我的内心沸腾了,仿佛它是历经着千年的沧桑出现在我的面前,它在等待,在呼唤我。即使对它一无所知,我还是选择了加入盘鼓协会,成为其中的一员。
曾经有学长说,加入社团实际上就开始了一场恋爱。是的,从我加入盘鼓协会这一天开始,我就和我手中的这面鼓谈起了“恋爱”,但我们的“恋爱”有起点却永远没有终点。我们“约会”的地点是在排球场,练习成为我“约会”的唯一内容。我们的“约会”没有静谧,没有玫瑰,有的是飞扬的青春,是动地的鼓声,是冲天的呐喊,是我们别样的青春浪漫。
一支开封盘鼓队的乐器主要有鼓和镲,鼓手和镲手搭配,没有固定规模,小的鼓队有十几个人,大的鼓队有几十人甚至几百人。鼓手和镲手比例一般按“鼓二镲一”搭配,具体根据队形和演出特点略有不同,但都会有一名旗手,通过手中的令旗指挥鼓队的起、止、强弱、速度等,同时还要指示鼓谱的节奏,以保证鼓队鼓点清晰、整齐。所以,旗手除了肢体语言要到位,面部也得根据节奏呈现出不同表情。可以说旗手是整个队伍的灵魂。
每一个鼓手都有一段从专注到痴迷的学鼓经历。集体训练时,有大家一起练鼓的专注;食堂的饭桌上,有我们拿着筷子敲击节奏的身影……甚至,没有工具时,我们就用手指,在桌子、墙壁、、床沿……在每一个我们能练习的地方。我们痴迷于盘鼓的节奏,乐在其中,时间长了,每个人的手指都会生出厚厚的茧子。在加入盘鼓协会之初,我还是个“盘鼓盲”。但学长和前辈们从不嫌弃,从认谱开始,一段一段手把手教,一遍不行两遍,不厌其烦,一点点地扣,节奏、姿势、表情、动作……直到我慢慢成为一名合格的鼓手,担负起将文化传承下去的责任,这就是开封盘鼓给予我们的强大精神动力。
盘鼓奇缘 历史传承
敲鼓的时候,我在一片鼓声中寻找自己的鼓声。眼睛闭起来,周围的声音再大我也能听到我的鼓声。那一刻,梦想在我的脑海中狂欢。带着这种狂欢与澎湃,睁开眼,看着我们这群激情四射的大学生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同开封盘鼓一起走过,我觉得整个世界都是我们的。而我们的梦想,就这样借着鼓声,传递到校园,传递到整个城市,甚至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一尺四寸的鼓,承载着开封盘鼓的精神,一对飘飞红绸的鼓槌,放飞的是文化传承的梦想。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汴梁晚报(201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