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文艺 >> 浏览相关信息

唢呐之乡后继乏人

2014/7/16 15:10:29 点击数: 【字体:

   唢呐之乡后继乏人
 
                       杜军伟(左)在吹唢呐
 
    今年2月27日,当省文化部门在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上,宣布扶沟县吕潭乡当选我省第一批“河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时,销声匿迹多年的扶沟县吕潭乡的唢呐又出现在了人们面前。在惊叹声和质疑的目光中,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吕潭乡的唢呐也和其他“非遗”们一样,在起源、发展、壮大、鼎盛到衰落的过程中,伴随着老艺人的去世和后继乏人,也已走到了濒危边缘。面对这些“非遗”处境,我们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怎么做?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日,记者和扶沟县文化馆馆长马金鸽一行,在扶沟县吕潭乡齐村行政村见到了正在吹唢呐的杜东坡。杜东坡身穿西装,脚上穿一双粘着泥土的皮鞋,中等身材,短发,黑黑的面孔,说话快而不失幽默。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他是一个“跑过江湖”、见过世面的农村生意人。他安排他的弟子——儿子杜军伟为在场的人们吹了一段唢呐。
 
    已近天命之年的杜东坡,回忆起自己的唢呐艺术生涯,颇为感慨。
 
    高考失败,弃文从唢呐
 
    1977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那一年,杜东坡高中毕业,但没有考上大学。后来,情绪低落的杜东坡在别人的介绍下,来到吕潭乡门朝东行政村拜齐德山(已去世16年)为师,学习吹唢呐。唢呐又名喇叭,小唢呐又称海笛,是一种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的底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的民间乐器。杜东坡学习吹唢呐期间,齐德山经常带着他走南闯北,加之他平时比较爱钻研,3年后,杜东坡抱艺而归。回家后,他收了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做徒弟,教他们学习吹唢呐。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杜东坡一家4口和同乡的其他唢呐手搭班,开始了卖艺生涯。从此,唢呐成了杜东坡生命中的一部分,杜东坡也成了唢呐活的灵魂。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杜东坡带着他的唢呐班子,参加了在焦作沁阳举办的河南省首届唢呐艺术节,一举夺得一等奖,并被授予“唢呐状元”称号。2006年元宵节期间,杜东坡带领的唢呐队在周口市唢呐艺术表演上,摘夺了“唢呐状元”的桂冠。今年元宵节期间,在周口市区五一劳动广场举行的大型唢呐艺术表演上,杜东坡代表扶沟县参赛,第二次摘夺了“唢呐状元”的桂冠。
 
    吕潭唢呐的前世
 
    和杜东坡的谈话中,我们得知位于扶沟县城东北12公里处的吕潭乡素有“唢呐之乡”的美誉,杜楼、门朝东和陈庄行政村以及境内的扶沟县第一职业中专的唢呐均远近闻名。
 
    据1986年出版的《扶沟县文化志》刊载:“清朝康熙四年,监察御史杜子昂从外地引进张、王、周三始唢呐班……解放初,扶沟城乡唢呐世家有包屯董桥沈家唢呐、吕潭门朝东齐家、固城鸭岗店庞家……”这里记载的“吕潭门朝东齐家”就是指杜东坡的师傅齐德山等人经营的唢呐班。从艺30多年的杜东坡谈起吕潭唢呐的历史和渊源,也知之不多。
 
    吕潭唢呐的产生及其历史发展和传承脉迹,由于祖辈没有留下过多的文字记载,至今仍无法整理成章。在民间,一代代艺人通过手把手传授技艺,将唢呐这一“口技绝活”传承到了今天。在杜东坡等人的记忆里,唢呐就是祖辈世代相传下来的信物和见证。
 
    杜东坡说,1990年前后,扶沟县境内大约有10班人马长期从事唢呐生意,仅吕潭乡就有5个班子,70多人。这70多人中,多数技艺一般。后来,先后有3个班子解散,只剩下齐德山等3人组成的班子。
 
    1975年前后,勤奋学习、刻苦努力的齐德山和他的父亲、叔叔等人终将吕潭门朝东齐家唢呐品牌创立起来,并和包屯镇董桥沈家唢呐一道被载入《扶沟县文化志》。
 
    后来,上了年纪的齐德山担心手艺失传,开始招收弟子。杜东坡被齐德山收归门下后,勤学好问,并不时被师傅带出去走南闯北。
 
    吕潭唢呐的今生
 
    1980年前后,吕潭乡的唢呐艺术达到顶峰。当时估计有300多人在从事唢呐这一行当。但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很多唢呐手认为吹唢呐辛苦且不挣钱,于是纷纷改行。当记者问起吕潭唢呐的现状时,杜东坡一脸无奈。他说,现在,很多科班出身的唢呐手都不愿意玩唢呐了。目前,在门朝东村和陈庄村一带,吹唢呐的艺人在逐年减少。
 
    据了解,目前,吕潭乡只有五六十人在从事唢呐生意。“这个数字估计每年还在减少”,随行的扶沟县文化馆馆长马金鸽忧虑地说。
 
    目前,受市场经济影响,唢呐艺人逐年减少,唢呐也渐渐远离人们。“挣钱少,又辛苦,谁还会这么卖力地干下去呢?”杜东坡平静地说。如今,随着娱乐市场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唢呐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吕潭唢呐的前途
 
    据了解,吕潭唢呐艺术多数局限于农村市场,由于挣钱不多,很多唢呐手已纷纷改行。
 
    该县文化馆负责人马金鸽对此也很担心。他说,吕潭唢呐的现状是“信念和现实交织,希望与忧虑同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实在是任重而道远。
 
    马金鸽说:“作为主管部门,我们也想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下来,希望在若干年后,后人还能看到和听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面貌与原生态的响声,可管理上确实有难度。”起初,他们试图通过唢呐、秧歌、舞狮等民间艺术协会来管理这些“草台班子”,但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他们发现很多弊端。由于这些民间艺术大都是家族式单打独斗,且流动性大,管理起来很困难。
 
    近日,针对目前民间艺术的现状,扶沟县有关部门已在全县范围内收集、统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登记造册,并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同时,他们通过鼓励儿女师从父母,继续从事民间艺术表演,鼓励老辈艺人广收学员和建立唢呐艺术学校等措施,挽救那些濒临绝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2009-05-23)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