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梆是我国优秀的珍稀剧种,200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乡县宛梆剧团是目前国内仅存的唯一一个宛梆剧种专业剧团,1992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
宛梆剧团团长刘铁民告诉记者,内乡宛梆剧团现有三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均已年过七旬,但他们在弘扬宛梆文化的道路上依然发挥着余热,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10月10日,在重阳节之际,记者在内乡县剧团排练室见到了正在为青年演员指导身段的范应龙老人。
艰辛学艺路
范应龙老人说,学戏首先要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学徒三年,先学折子戏,再学大戏,唱念做打是四功,手眼身法步是五法,这是最基本的要领。宛梆与其他剧种相比,唱腔不同,表演风格不同,更趋向于豪迈奔放。
年幼时家庭情况不好,要早起晚睡,学不好就会被辞退回家。宋克林老师是名青衣,他要求是比较严格的,还记得1958年到鸭河口水库工地慰问演出,当时年纪还小,中间睡着误场了,被宋克林老师抬手就打,结果被公社派出所误会差点闹出乱子。
“但宋老师又是非常识才爱才的,冬季的时候适逢变声期,凌晨四点多,他就挑着马灯,带我到河边练声。平时练腿功时,他让我绑上沙袋跑步,把用来压幕布的十几公斤重的铁砖吊在腿上,睡觉前要绑起双腿翘在墙上,使血液倒流,以增强腿部弹跳力。练劈叉时,难度更大,双手按在桌子上,两条腿分开放在一米开外的凳子上。”
“我自己深厚的基本功与宋克林老师的言传身教是密不可分的,至今我还能想起他对我的指点,让我在学艺的道路上受益匪浅。”范应龙回忆起自己的恩师感慨万分。
发掘与传续
在职时,范应龙一面要忙于剧团的事务,一面还要担任主要角色演出,同时还要做好对青年演员的指导、帮带。他带出的学生都成为了团里的骨干,在重点剧目里饰演重要角色,有两位还担任了团长职务。
因病退下来之后,范应龙老人没有闲着,他回忆演过的剧目、角色,总结出可推广的经验,同时收集传统剧目,从民间去发掘经典戏剧,整理出的剧本约70多部,加上传统的、移植的、改编的、创作的,目前已达一百多部,为宛梆戏曲文化积累了丰厚的财富。
肩负新使命
范应龙介绍说,随着党中央和各级政府更加重视宛梆戏曲艺术的发展,不断的扶持、鼓励演职人员将宛梆这一珍稀的剧种发扬光大,已经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这是令人可喜的。
作为一名新文艺工作者,要继承、要发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每一位从业者都要以剧团为家,全身心的扑在宛梆的研究与弘扬上,要有主人翁精神,一定要把宛梆保护好,发掘好,传承好,延续好,不能毁掉,否则就是历史的罪人。
范应龙老人注视着远方,彷佛在期待宛梆美好的未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精神矍铄的范应龙老人对宛梆戏曲艺术抱着坚贞的信心,有忧虑,有喜悦,有展望,有希冀,他在坚守着,虔诚的守护着“繁荣宛梆”这永恒的信念。
人物档案
范应龙,今年70岁,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57年在他13岁时进入内乡戏校学戏,1960年拜南阳著名武生邢德山为师,主攻生行。1983年起担任内乡宛梆剧团团长,1999年退休。
代表剧目:《打金枝》、《黄鹤楼》、《斩蔡阳》、《收岑彭》、《收吴汉》等经典大戏,并第一代主演《清明案》。
范应龙介绍,他主演过的剧目有五六十部,参演的达一百多部,演出达一万多场次,足迹遍布南阳县区、乡镇村落。
宛梆的由来
宛梆早期名为南阳调、老梆子、南阳梆子,形成于明末,完臻于清代,兴盛在清道光年间至民国三十年前后,有近四百多年的历史,被称为梆子声腔剧种的“活化石”。因南阳简称宛,1956年,南阳行署将其定名为“宛梆”。
“它是明末清初陕西东路秦腔(同州梆子)传入南阳后,与南阳当地民歌小调、民间说唱融合,演变形成的一个戏曲剧种。”《中国戏曲志·内乡卷》记载。
南阳各地到处流传着“扛起锄头上南岗,嘴里哼着梆子腔”的民谣。鼎盛时期,宛梆班社达300多个,上世纪30年代以来,由于豫剧、曲剧的兴起和迅速流传,宛梆渐趋衰落,目前只剩内乡县宛梆剧团在举步维艰的传承着这一古老又珍贵的民族艺术。
宛梆的辉煌
宛梆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每逢下乡演出,十里八乡的群众都要赶着去看。范应龙老人回忆起宛梆剧团曾经的盛况时,依然止不住流露出怀念的神情。
“一场演出有上万名观众,大家都争着买票,有的把床搬到售票处彻夜排队,有的排不到跟前,就拿长竹竿把钱递到售票窗口,可谓万人空巷啊!全团的演职人员都要去维持秩序,呼朋喝友,邀请亲戚,那场面不亚于盛大的节日。”
当地有民谚道:“红白喜事唱宛梆,十里八村美名扬;一年四季唱宛梆,吉祥如意喜洋洋。”可见宛梆在群众中的声望和地位。【原标题:范应龙:老有所为的内乡宛梆非遗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