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文艺 >> 浏览相关信息

越调“活诸葛”

2013/8/2 15:56:12 点击数: 【字体:

    越调,原是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戏。然而,在它飞跃发展期间,却出现了一位声名远播的杰出表演艺术家,她就是被称为“活诸葛”的申凤梅。

  流行于河南地区的“越调”,历史甚为古老。一说是源于元明时期南北曲“九宫十三调”中的“越调”,唱腔以“牌子曲”为主,常用的曲牌有《梅花酒》、《玉芙蓉》等几十种,其中尚保留部分昆曲成分。

  传统剧目非常丰富,结构严整,唱词深奥。剧目多是以生、净为主的历史剧,如《文王吃子》、《乌江岸》等。另外, “越调”在发展过程中,又吸收其他剧中的唱法,改以“板腔体”为主。曲调极为丰富,但随意性也很大。演员在台上能任意发挥,有时一唱就是上百句。常是迎合观众趣味,甚至文理不通。久而久之,被人们贬为“格调不高”。而正由于申凤梅的崛起,从而改变了人们对“越调”的不良看法,消除了过去不恰当的偏见。

  申凤梅(1927─1995),河南临颖人。由于家境贫苦,11岁时,就到家乡的一个小“越调”科班学戏。虽学的须生,还兼唱花旦。14岁出科后,到一些“越调”戏班演出,无论生、旦、净、丑,各种角色,几乎都能胜任。经历了长期的舞台锻炼,艺术水平与表演能力,得到飞速提高。当时的“越调”很不正规,演员可以不按剧本演唱。

  为此,申凤梅坚决予以改革。她上台演出,都是循规蹈矩,严格按照剧本的台词演唱。她借鉴并汲取了河南曲剧、晋剧等剧种的唱腔成分,极大地丰富与发展了“越调”的唱腔艺术。同时,她还重视服装与道具的改革,使剧中人物的艺术形象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与美化。正是因为申凤梅的不懈努力,“越调”的演出,开始引 人注目。她的表演风格稳重深沉,唱腔苍劲有力,富有艺术魅力。尤其是她所扮演的诸葛亮,唱做完美,形象生动,在河南有“活诸葛”之称。她成功地塑造了不同时期的诸葛亮,完整地刻画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鞠躬尽瘁的人生轨迹。(摘编自香港《大公报》 文:邓小秋)【原标题:越调“活诸葛”】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3年06月24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开封网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