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声不见人,进村不见村,树冠露三分……”这就是地坑院。
墙上的画、门上的福字和安详的老人构成一幅和谐的豫西人的生活图画。
陕县人住这种地坑院有4000多年历史了。
出入地坑院的台阶
记者 周广现 实习生 李帅 文 首席记者 杜小伟 图
核心提示
“闻声不见人,进村不见村,树冠露三分……”在三门峡陕县,这首民谣曾经广为流传,村民用歌声歌唱自己的“穴居”生活。来到地坑院前,俯瞰院内,桐树、梨树挺立院中央,孔孔窑洞分布四周,除了住人,窑洞里“系牛马,置碾磨,积粟凿井,无不可者”。孩子放学回家,站在地面上把书包扔进院内,然后跑下院子,数千年来,陕县很多百姓乐享“地下生活”。
陕县地坑院不少,尤以西张村镇庙上村留存的最多,该村现存有81个地坑院,多建于清末、民国初年,而且院落排列有序,由于其“集中连片,又保存相当完整。”庙上村近日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
1
现存81座“地下四合院” 有100多年的历史
1月16日,郑州仍为雾霾笼罩,而200多公里外的三门峡却是阳光明媚,特别是陕县西张村镇庙上村,天空像洗过一样透明湛蓝。
庙上村离三门峡市区只有25公里。进入庙上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堵城墙,城墙有7米多高,城墙上杂草丛生,洞孔无数,有的地方城墙厚,有的地方城墙薄,薄的地方仿佛风一吹就要倾倒。
过了城墙,能看到村里几间稀稀拉拉的房子,和中原地区很多村子楼房林立截然不同,庙上村大部分地方是开阔地,一览无余,不过仿佛能听到人说话的声音,还能看到树梢露出。
来到开阔地前,才看到地面上垒有一圈圈青砖墙,墙高约四五十厘米,青砖下有青瓦砌的屋檐,屋檐伸出近一米,屋檐下则是一座座“地下四合院”,院子中间栽着桐树、梨树等。地面上的青砖墙是“拦马墙”,“拦马墙”可防雨水流到院里,也可防止地面上的行人一不小心掉进院里,还做装饰用。
“闻声不见人,进村不见村,树冠露三分……”庙上村地坑院果然如此,记者看到,这一片地坑院有20多个,而且排列有序。
“如果上世纪八十年代前,你来到村子里,那真是一览无余,人们全在地坑院里住,地面上一间房子也没有。”陪同大河报记者采访的庙上村村委会主任张月让说,现在村里共留存有81座地坑院,这些地坑院大多是100年前开挖的。为了游客游览方便,这一片地坑院已经连接起来,没有村民居住,但村北的20多个地坑院里仍有村民居住。
“陕县的地坑院现存不少,但像庙上村这样建造时间长,又遗存这么多建筑群的实属罕见。”陕县文物管理局局长曹铁钢说,陕县这里住地坑院有4000多年历史了,除了地坑院成本低“只要掏力气就行”外,还同当地特殊的地貌有关,这里的黄土主要由石英和粉沙构成,土质结构十分紧密,具有抗压、抗震等作用,为挖掘地坑院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
“穴居”生活 赛“活神仙”
“远看像到鬼门关,住进赛过活神仙。”那么,“活神仙”住的地坑院到底怎么样呢?“记者跟随张月让来到了81岁的贠磨环家的地坑院。“窑洞上边的地面每年必须用石磙碾几次,这样才能保证雨水不渗透到窑洞里。”张月让说。
顺着拐弯坡道下去,有一个大门,大门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入”的气势。迈过大门门槛就进入了地坑院,地坑院里的第一个窑洞是水井洞,张月让说,凡地坑院都有一眼水井,这里的水井一般30多米深,用辘轳往上绞水。
院里共有10孔窑洞,4孔窑洞住人。“地坑院里的窑洞很有讲究,哪个窑洞窗户多,门又高又大,说明这孔窑洞是主窑,一般是老人在该窑住,晚辈都在其他窑洞里住。”张月让说。
进入住人的窑洞,感觉一股暖意包围全身。记者看到,在住人的窑洞里还套着个小窑洞。“小窑洞的主要作用是防土匪。1944年日本鬼子来村里进行大屠杀,就有人藏在小窑洞里,没被鬼子发现,躲过一劫。”贠磨环说。
除了住人的窑洞外,另外几个窑洞当厨房、喂牲口房、茅坑房用,厨房的窑洞里边有排烟管通到地面。在院子中间还有一眼窨井。张月让说,窨井一般挖有6米多深,下雨时,院里的水都流进窨井里,就不会往窑洞里倒灌了。
“一个地坑院多长时间才会挖好?”张月让说,挖地坑院“真正是团结协作的结果”,每家挖地坑院都是众乡亲齐上阵,他就挖过地坑院,挖地坑院先要挖天井,一般20个人1个月就能把天井挖成,挖窑洞5个人5天就能挖出一孔窑。但挖窑洞不能一下子挖完,那样容易塌,必须先挖一面的一个窑洞,然后再挖其他面的,最多一次在四周挖3个窑洞,挖完后,让挖好的窑洞干燥干燥,等上一两年后,再挖其他窑洞,一个地坑院完全挖好往往要四五年时间。
比起宽敞、明亮的现代楼房,窑洞有些黑暗,通风也不好,可为什么庙上村仍有20多户村民居住呢?
“住窑洞,冬暖夏凉就不说了,我觉得主要好处是住在这里很静,外边再吵,风再大,这里也听不到。”贠磨环说,她15岁嫁到庙上村,一直在这个地坑院里住,已经住了60多年,这个地坑院究竟是什么时候挖的,她也说不清楚。
3
有人担心
地坑院建造技艺失传
陕县地坑院历史悠久,记者查阅资料显示,南宋郑刚中在《西征道里记》记载:“自荥阳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居”,其中“系牛马,置碾磨,积粟凿井,无不可者”。
地坑院的建筑艺术也震惊了国外的建筑师,有报道说,1936年,德国建筑师鲁道夫斯基得到了4张从空中拍摄的陕县南部地坑院照片,被深深震撼,鲁道夫斯基在其著作《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中称陕县地坑院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不过,陕县一带就有“人就是窑”的说法,人走窑就会塌,可现实是,目前居住在地坑院的都是老人和一些家庭非常贫困者,很多人已不在地坑院里居住,一些人不住后,地坑院坍塌,甚至有人人为推平地坑院。
陕县文化馆馆长尚根荣说,地坑院建造涉及土工、木工、瓦工等多个工种,目前还有不少这方面的技师健在,但如果没有人学习继承这门技艺,它就会失传。怎么能使这项技艺留存下来呢?尚根荣说,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对现有地坑院的维修,在维修中培养技师。同时,成立专门机构研究这项技艺,这样才能不使地坑院建造技艺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