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记者慕名前往禹州市神垕镇打探与钧瓷齐名的神垕十里长街,在神垕,十里长街因钧瓷而闻名,钧瓷因十里长街而兴起,这里不仅有厚重的钧瓷文化更有将钧瓷推向世界的十里长街。
神垕地处伏牛山余脉群峰怀抱之中,东有风翅山,南有大刘山,西有凤阳山,北有乾鸣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孕育了神垕古镇的悠悠神韵。神垕老街地处神垕镇中心区,当地人们俗称为“十里长街”,始建于明末清初,原是由肖河(驺虞河)两岸的二道街、高老庄、朱园沟、茶叶沟、老窑坡5个古老村庄连片而成的。目前,神垕老街比较完好地保存了清末以前的老街道,如东大街、老大街、西大街、白衣堂街、北寨街、祠堂街、红石桥街、杨家楼街,总长度约4公里。
来到神垕老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座古寨门,西侧为“天保”寨门,东侧为“望嵩”寨门。寨门固如城墙,寨门四周和墙上建有炮楼,在当时主要作用是为了抵抗匪患、防范洪灾。两个寨门墙体均为青砖结构,巨石砌成。两个寨门由一座拱形石桥驺虞桥相连接。如今这两座寨门已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进入“望嵩”寨,犹如时空穿梭,青石铺垫的街道,古色古韵的各色建筑以及屋顶那随风轻舞的杂草,无一不散发着古老的气息,古朴而宁静。街道两侧的民宅都是一进三或一进五的“深宅大院”。据了解在当时每个院落人口少则数十口,多则上百口。大多数院落都是以一个姓氏聚居,这是因为历史上多次战乱和自然灾害,人口大幅减员,从明代开始的多次移民,经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息,大都成为大户人家,每个院落一个姓氏,最多的已经发展到几千人,因此,多数宅院都是以姓为院名,如白家院、霍家院、温家院,辛家院等。
在街道的中部是伯灵仙翁庙,也称“窑神庙”。据史料记载,始建于宋代,据现存碑文记载,重建于明朝弘治八年(即1496年)。1986年被河南省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钧瓷文化的象征性建筑,是神垕“钧都”、“瓷镇”的重要标志。庙门是一个抱庭,石狮、石柱、石雕古朴、庄重、引人入胜。石柱上镌刻一副对联:“灵丹宝录传千古,坤德离功利万商”,充分体现了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繁荣的经济状况。庙内主要建筑物有窑神庙、花戏楼、道房、东西日月厅,正门为花戏楼。窑神殿供奉有三尊神像,第一位是窑神孙伯灵,相传为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因其随师鬼谷子学艺,曾烧过炭,既是烧炭的祖师,也是瓷业的窑神;第二位是“土山大王”,即历史上的舜帝,据史载,舜曾“陶河于滨”,被窑民们奉为司土之神;第三位是“金火圣母”,相传是一位跃火祭钧的民间女子。
如今神垕老街已完成了主区项目和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对外开放。近期将进一步改善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全面完成老街景区建设和古镇区的整修、保护和旅游开发工作,使老街成为中原地区明星旅游景点和旅游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