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许昌 >> 传统文艺 >> 文艺与品牌 >> 浏览许昌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许昌市越调剧团以精品闯市场迎来勃勃生机

2013/4/28 9:12:43 点击数: 【字体:

 
    本报讯(记者 许廷合)2月17日,许昌的天气乍暖还寒。在襄城县十里铺镇吕庄的庙会上,来自十里八村的乡亲把戏台围得水泄不通,大家一边跺着脚、哈着气,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着台上的演出。台上的演员虽然穿着单薄的戏服,但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清新舒放、明快畅达的唱腔更是引得台下观众阵阵叫好。

  “我们在这里一共要演12场大戏,还得两天才能唱完。”许昌市越调剧团团长王克告诉记者,这里的演出结束后,剧团得马上前往禹州市古城镇,要在那儿连演6场大戏。“今年春季团里的演出已经排满,目前已经签订了70场商业演出合同,再加上省、市政府‘舞台艺术送农民’的100场戏,演出将达到170场,肯定比去年还要红火。”

  许昌市越调剧团现在的红火和几年前相比,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河南省三大剧种之一,越调剧种源远流长,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越调在我省曾创下“满城锣鼓万人迷,村村都有越调戏”的喜人景象,而以“越调皇后”毛爱莲为首的老一代艺术家们更是开创了许昌越调的辉煌局面,毛派名剧《火焚绣楼》、《白奶奶醉酒》、《李双喜借粮》等唱响全国。

  然而,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娱方式也随之改变,古老的戏曲艺术走向了前所未有的低谷,许昌市越调剧团成为全省仅有的一个市级越调艺术表演团体,但也是困难重重。王克说:“前些年同许多戏曲剧团一样,许昌市越调剧团也面临着经费拮据、演员青黄不接、服装道具简陋等种种困难,导致越调的演出质量日益下降,专业人才严重流失,困难的时候甚至出现了难以为继的局面。”

  为了振兴这一优秀剧种,近年来,省、市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从制度建设、人员配备等方面着手增强剧团实力,使得落寞的许昌越调得以破茧重生。2008年,许昌越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毛爱莲被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10月起,市政府出资,每年向许昌市越调剧团购买公益性演出100场,每场补助3000元;2011年,许昌市越调剧团全年演出240场,创下了近年来的最高纪录。

  “政策好了,人心齐了,干劲也就更足了。”王克说,“我们现在是一手抓老剧目的恢复,一手抓新剧目的编排,力争再现许昌越调的辉煌。”据了解,为了让群众欣赏到更加精彩的戏曲表演,该剧团不仅恢复排演了《白奶奶醉酒》、《李双喜借粮》等7部经典剧目,还组织编创人员排演了《生儿子大奖赛》等8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剧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同时,为了做好对许昌越调的保护传承工作,除了即将出版的《许昌越调》,该团还着力加强人才培养,积极组织有资质的青年演员向毛爱莲拜师。

  谈到下一步的打算,王克说:“围绕出人、出戏、出效益这3项重要任务,我们剧团将通过抓好精品剧目的创作,把更多的好戏送给广大群众,为剧团发展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为越调的传承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原标题:许昌市越调剧团以精品闯市场迎来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许昌网 作者:许廷合 2012-2-23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许昌越调榜上有名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