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许昌 >> 名人名家 >> 书画鉴赏与收藏 >> 浏览许昌

金属质感碑简意趣——张继隶书研究断想

2013/9/16 11:52:06 点击数: 【字体:

金属质感碑简意趣——张继隶书研究断想
张继书法作品(资料图片)

     从中国的书法史来看,各个流派学说对几千年的书法通史研究,都是以书法家和书法形体的演变这两条主线来贯穿的,至于书体在某个时代的变化和兴衰的原因,几乎没有那个学说从该时代的社会环境、政治、文化、经济的角度来论说,这似乎反映了书法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在学术或学科研究上缺乏与其他学科的兼容和融合。中国的文字发展到了甲骨文,才真正称得上书法。先秦书法以大篆、小篆为中国书法的开端奠定了基础,之后秦统一了文字,不仅指统一小篆,而且也统一了隶书。其实隶书萌芽于上古,趋用于秦,定型于西汉、东汉之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秦书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 书,八曰隶书。

     `是时,秦烧灭经书,三条除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至两汉,篆、隶、真、草、行五体已基本完备,中国书法史开始以诸体完备的趋势向下繁衍发展。其中,东汉树碑立传之风特盛,流传碑版也最多最精湛,现在我们所说的隶书就是指这类碑版。至南北朝间,"南朝禁碑,至齐未驰"。所以碑版流传至今甚为寥落。而北朝书法"纯然以宗教之信仰,全注意于石窟造像之建设"。但是,通览中国书法通史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唐、宋、元、明四个朝代的书法断代史中隶书几乎形成一个空白,没有一个大家出现,而是被楷、行、草书所笼罩独占书坛,为什么呢?究其原因,这可能与南北朝以后到明朝年间的社会背景有关。唐太宗极力推崇王羲之,众极力追之,被学无人问津。宋书法仍宗二王,米芾《书史》:"趋时贵书"。他分析:"李宗锷主文即久,士子皆学其书,用取科第"。是时人皆抱功利思想,碑版仍无人问津。元世祖忽必烈依靠武功巩固和发展这个多民族国家,对于"文治"则不注重,赵子昂一杆旗帜仍是宗王。进入明代,宋的帖学之风惯性继续冲击着明书坛,如马宗霍《书林藻鉴》言"至若篆隶八分,非问津于碑,莫由得笔。篆籀八分,几于绝。

    到了清代,书法时才出现了书道中兴的局面,雍正、乾隆大兴文字狱,许多人转而致力于金石考据,适逢金石故物出土,嘉庆、道光之世,碑学大兴。中国的书法发展到了当代,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后这十几年的时间,书法在书体上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空前繁荣局面,各个书体获得了空前的解放与自由。当代书坛的一系列专业展览,形成了中国当代书坛的创作发展走向:展览主义。此间的书法,把中国古代史上的书法创作格式由案头的把玩拉向了展厅,书法的审美形式和审美视角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书体作为书法家追求视觉冲击力的一种表现方式,而且线条、笔触也被书法家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挖掘、发挥和表现。隶书,在中国当代书坛成为与行草书并驾齐驱的书体,涌现出了诸多有创造性的书法家。在众多隶书优秀书家中,张继的隶书以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和表现语言,连续三届获全国展全国奖,卓然出众,在隶书的振兴上张继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研究张继的隶书,应先从他走过的书学道路来寻踪觅迹:初学书,他致力于《曹全碑》、《神策军》、《勤礼碑》等一些比较规范的书体,后对秦诏版、《张迁碑》、《石门颂》、《爨宝子》、《爨龙颜》及谢无量、怀素等草书十分钟情。他的隶书基调是汉隶与简书的结合体,取《张迁》之遒劲稚拙、《礼器》之骨力爽骏、《曹全》之秀润纵逸和汉简之朴茂率真,把碑之法、简之意揉和在一起,使他的隶书表达出了碑之静穆、简之动势,得碑之金石气、简之笔情墨趣。

    从张继的隶书作品可以看出,他的隶书每个字的字形成扁方型,保持了汉隶工整、规范的气息,整篇作品凝重静穆。窃以为,张继的隶书最精华所在是用笔。在用笔上一是他基本上全部使用的是碑版书法最具代表性的笔法-方笔。一些横画尖锋入纸,由轻入重,一些收笔嘎然而止,一些收笔却以方折笔形表现古隶书的 桀尾,如切金断玉,质感坚硬。汉隶的横画与捺画是比较类似的笔画,然而在张继的隶书中他基本上将横画与捺画明显的区分开来,甚至他隶书中的横更有楷意。这种似隶非隶、似楷非楷的横画处理很有简书的意趣,极具个性。细横与粗横的处理与搭配,视觉反差强烈,颇具装饰意味,在单字的布白上把字分割成一个个扁方的格子,空间感极强。二是隶书的代表性笔画---捺,也是尖锋入纸,急入急出,收笔裹锋,出尖而不出捺脚,这是对简书笔法的一种改装,这种改装却使笔画有很突出的金石质感,因此也成了张继最有个性的用笔。三是墨块的运用。对于隶书结字中的一些小笔画,如点、小短竖、偏旁的一部分、小口字型等,他独创性的大胆运用并笔的写法,把这些部位处理成墨块,大大打破了书法的线条构成规律,用有意识的渲染笔法模拟了涨墨的技巧,对每个字进行装饰,显得极其突出和醒目,使每个字非常有装饰味道,这些墨块形成的扁方形、三角形和不规则形状似水墨画的技法,然而却是每个字的眼睛,深有画龙点睛之妙,这是对隶书的一种大胆破坏与创新。试想,那些汉代隶书大家见到了张继的这种胆大妄为会吃惊的合不上嘴巴的。他的隶书是以粗细对比强烈的线条构成的,他碑简笔法的揉和,表现出来的质感并不是单纯的金石气,更多的意象是一种金属质感,许多线条的意象不是风雨剥蚀的石质,而是略带粗糙锈蚀的铸铁质感,这种意象的隶书刻在石头上是不合适的,只适合铸在金属上才更和谐。如果把古汉隶碑版比喻成旧石器时代的话,那么张继的隶书应该是金属时代。

    如果说张继的隶书是碑简意趣的话,那么,他只是在用笔上大量运用了简书的笔法和线形的表现语言,之于结体,他为了保持整幅作品的整饰性,突出装饰意味,却很少运用简书的放笔和粗犷的表现方式,更多的是追求意像的朴拙、遒劲与典雅,因此在结字上他的隶书表现运用了这些手法:一是同字异构和汉字的古写法。隶书做为一种古文字,在结体上稳定地保留了汉字构字六书"规范,因而隶书的这种古文字写法本身就显得古意浓重。二是篆书的构字方法,隶书中带有强烈篆书写法的碑版,主要是由篆向隶过渡尚未完全定型那个时期的,是"隶变"时期。这种写法需要较深厚的古文字功底,否则会如篆刻中不按"六书"规范的造字一样,弄不好出文字笑话。三是结体上的偏重心写法。在这个方面,张继时而把左右结构的字处理成左倒右倾,时而把上下结构的字处理成上倒下倾,时而突出偏旁的重量,让字的重心发生偏移,这样不仅字势有动感,而且稚拙之气、苍老古朴之气溢于纸上,耐人寻味,显示了张继极强的造势能力。四是均匀布置横竖的装饰性写法。对一些横竖笔画多的字,他采取横竖平行均匀的布置方法,突出字中横竖的安排,把字的空间分割成几个小矩形,装饰味十足,字也很透气。五是适当的运用简书的放笔。张继的隶书中他很少运用简书长竖放笔的技法,但有时为了调节整幅作品的节奏,调和整幅作品的整饰性。如果这种放笔技法用多了,整件作品的空间就会被割裂的很乱,气也就散了。上述五种结字方法在张继隶书中的运用,使得他的隶书风格十分具有个性,不仅作品气象丰富,而且内涵因此也丰富。其实书法中的内涵,就是对各种书法技巧的综合运用以及多种风格的融和,这些因素协调了,内涵也就深了,如果只是简单的对诸因素的揉和,反倒成了嫁接,如郑板桥的“六分半",走向了形式化,内涵反而单薄。

    隶书在清朝得到了复兴,在当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可以说,当代的隶书将会比清朝出现更大的成就,产生更多的代表书家,风格将会更加多样化、丰富化。张继,做为当代书坛上一个在隶书上卓有成绩的书家,如果把刘炳森的隶书看成是工笔的话,王镛的隶书则是大写意风格的,而张继的隶书却走出了一条兼工带写的道路!【原标题:金属质感碑简意趣——张继隶书研究断想】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2006-12-0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