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是华夏民族发祥地之一,作为中药材集散地历史悠久,根基深厚。元代,禹州已形成“中原地区药材集散地”。明代,全国各地药商来禹集结交易,药材市场初具规模,成为中国药业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全国性药材交流市场;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各地药商结帮而至,并在此筹建驿栈。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在禹州南街兴起药市,始有晋商专卖海南珍贵药材,号称“洋货棚”;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密县洪山庙药商视禹州地势优越,药市繁荣,纷纷来禹,药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了山货、中药、切药、丸散四大市场,按地域或经营种类结成的20个行帮组织和药庄、药行、药棚、药店等专业机构,首次创建了国内药材市场门类齐全的中药经营、管理体系;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每年一次的药材交流大会改为每年春、秋、冬三个会期,会期各一个月,其规模和当时的运输工具招致全国骡马商贩而来贸易,入禹经营的药商2300余家13000千余人,年成交额达1.1270亿元。民国初年,封建军阀你来他往,对药商盘剥不已。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禹州,外地药商纷纷逃回原籍。新中国成立后,经“一化三改造”、“公私合营”,禹州药业逐步走向政府经营,禹州“药交会”交易规模远不如往年,闻名全国的药材交流大会就此中断。1985年3月,中断了30年的禹州中药材交流大会恢复举办。2002年建成了占地400亩,硬件设施一流的“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同年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医药交易大会,汇集全国各地药商,促进了药业发展。
禹州中药材交易采取现货、赊销等形式。现货随买随卖,现金结算;赊销为购销双方经“经纪人”撮合,签订协约,买卖成交后给经纪人各打入佣金3%,每年四月二十、八月二十、十一月二十,分别为上期药材买卖双方资金结算时间,所欠货款到期不能偿付者,除收利息3%外,购销双方至此断绝一切业务往来。药材价格随行就市,“早晚价格不同,眼下一言为定”已成为当时禹州药市买卖双方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对全国影响甚大,各省药材价格均随禹州市价而涨落。
长期药材交易形成药商之间的相互竞争,为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侵害,药商们自发形成了以经营类别或区域同乡性质的行帮组织,如以类别形成的药行帮、药棚帮、党参帮、茯苓帮等,以区域同乡性质的山西帮、江西帮、陕西帮、怀庆帮、四川帮等帮会组织。药商利用各王朝对关羽的封号,兴建庙宇,以求会馆的建筑品位与规模,次建药王等神殿宇以广其场地,再建经济、生产、生活区而附之,进而彰耀经济势力,并利用神权约束经济行为,提高本商帮诚实守信的知名度。自清康熙年间始,相继建成山西会馆、十三帮会馆、怀帮会馆和江西会馆,方圆占地近千亩,规模宏大,成为禹州药业兴旺发达的历史见证。
药交会的经营实体主要有药庄、药行、药棚、药铺。药庄,俗称“内字号”,相当于现代的一级批发。建国前,禹州药庄主要有恒春、三德合、隆兴福、复生元、清合堂等18家。药行,分中药行和山货行。规模较大的药行有同慎德、豫兴隆、瑞胜昌、和泰昌等41家,从业人员925人,经营资金237300银元。药棚,又称“棚口”、“拆货棚”、“洋货棚”。主要有中泰、义昌久、双复兴、华新、同丰永、豫胜恒、东来升、同福太、同茂永、义丰永等65家,共计资金256600元,职工358人。较大的药棚德兴长、大有生、中兴永均有资本3万块银元以上。药铺,相当于现代的零售店,一般经营方式前店后作,将由药市购入的原料进行遵古炮制,由坐堂医生诊断后就地取药,并暗记本店处方密码,不致外流。乾隆年间药店、药堂达百余家,均有一、两种特效药品,1947年尚有74家,直到建国初期尚有杏林春、同春荣、荣德堂、万元堂、隆太恒 、春林堂等22家,总计70人,资金31300银元。其中资金最多的为杏林春,有16000银元,职员22人。千元以上的有5家,6人以上的有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