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许昌 >> 许昌风情 >> 风情与品牌 >> 浏览许昌

河南许昌:厚植生态文明

2017/4/5 16:30:48 点击数: 【字体:

  【全国文明城市巡礼】

  河南省许昌市是三国文化、腊梅文化、陶瓷文化之乡,素有魏都、花都、钧都、烟都、药都“五都”之称。“自2001年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许昌市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创建全过程,经过不懈努力,2015年2月28日,许昌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许昌市委书记武国定介绍。

满城林木花海

  “我们许昌就是一个花木海洋!”3月29日,在新建的许昌北海公园,正在游玩的市民孔惠军自豪地对记者说。

  许昌花木栽培历史悠久,有“鄢陵腊梅冠天下”之称,是全国唯一的“中国花木之都”,国家林业局、河南省人民政府连续16年在许昌举办“中国·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

  “近年来,许昌市坚持把绿色作为最亮的底色、最宝贵的资源,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建设提升工程和‘绿满许昌’行动计划,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绿色生态网络格局。”许昌市文明办主任刘明君说。绿色生态网络格局建设,一是在点上彰显风情,结合历史文化特色,建成126个公园、游园和广场,打造了“全年常绿、四季有花”的园林景观;二是在线上构筑风景,对市区3条河道进行生态绿化,建成了82公里长的绿色长廊;三是在面上打造风光,建成4处总面积10万亩大型生态林海、5个高档观光农业生态园,发展花木面积90多万亩。

  “目前,许昌建成区绿地率达36.46%,绿化覆盖率为40.6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34平方米,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是全国首批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的地级市。”许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相逢说。

河畅湖清水净

  许昌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仅有210立方米,曾被列为全国4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2013年5月,许昌市抓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建成通水的机遇,积极争取许昌列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刘明君告诉记者。

  为解决“水之源”,许昌市统筹本地水、过境水、外调水、天上水和再生水,把南水北调分配的每年2.26亿立方水用作城乡居民饮用水,把原来饮用的汝河水、调引的黄河水、提质达标的再生水作为城市水生态建设的保障水源。

  为开发“水之利”,许昌实施了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投资55.5亿元,对市区3条河流、5个湖泊统一改造、全部连通,建成“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的水生态景观。

  为保障“水之清”,许昌关停了一批污染企业,实施了雨污分流,建设了7个污水处理厂和7处人工湿地,现在主城区不但有1000多万立方水,而且每天有2~3个流量的水在潺潺流动,实现了“碧水长流、清水绕城”。

精细智能管理

  “一城之美,始于颜值,源自管理。”武国定说。曾经,许昌市区“脏乱差”问题突出,一度被戏称为“许脏”。为此,历届班子都引以为戒、惕厉自省,坚持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载体,在城市管理上全面推行精细化、智能化,实现垃圾资源化,树起了城市管理的“许昌标杆”。

  许昌市在精细化管理上力求“以克论净”,按照“每平方米路面灰尘含量不超过5克(10克)、道路杂物滞留时间不超过5分钟(10分钟)”标准,打造了一批“双5”“双10”道路,保证了“路见本色、地净如洗”;在垃圾资源化上力求“吃干榨净”,探索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特许经营、循环利用”模式,建筑垃圾收集率、利用率分别达到100%、95%以上;针对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难题,探索实行“户投放、村收集、乡集中、县转运、市处理”一体化模式,日清运率达100%,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这两项工作也双双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许昌市通过抓生态文明创建,产生了一举多效的综合效应,不仅改善了环境、造福了群众,而且促进了发展、厚植了优势,城市竞争力、影响力和吸引力明显提升,‘十二五’期间GDP年均增长11.2%、增速居全省第1位,去年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综合实力稳居河南第一方阵。”武国定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将持续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迈进,努力让城市更美丽、社会更文明、人民更幸福。”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