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 程国昌 文/图
福建莆田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宋国强说,自己世代居住在莆田,远祖可以追溯到唐朝宰相宋璟。这一支宋姓由唐朝南迁,在当地形成名门望族。
这也符合大部分宋姓人的迁徙路线:宋国灭亡后,从商丘向周边迁徙;唐宋之后,开始南迁,如今已遍布世界。
不过从现在的分布情况来看,宋依旧是典型的北方姓氏。
讲述
先祖因做官 举家南迁至福建
2010年,宋国强第二次到商丘参加恳亲大会,叩拜宋姓始祖微子启。
他说,莆田分布着1万多名宋姓人,大都是唐代宰相宋璟之后,先祖因被派到福建做官而举家南迁。
搜集了众多的谱牒、史料之后,宋国强大致列出了祖先的迁移路线。他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最早进入福建的宋姓人是唐朝初年的宋用。当时,宋用跟着名将陈政、陈元光入闽平定叛乱,于是在漳州安家。
“不过这一支宋姓人数比较少,后来子孙散落各地。”宋国强说,真正在南方形成名门望族的是宋璟后人这一支。
人才辈出 成当地名门望族
根据记载,唐咸通六年(公元865年),宋璟的六世孙宋骈,被任命为福泉观察巡官。他的父亲宋达、祖父宋易也跟着到了福建。
后来,宋易从固始将宋璟三代的主像带到了福建,在莆田英龙街定居。因此宋易成了该支宋姓的开基始祖,宋璟被尊称为一世祖。
这一支宋姓绵延数百年,人才辈出,在当地形成名门望族。
值得一提的是,莆田还成了宋姓人向广东、海外等地迁徙的中转站。根据宋国强的研究成果,南宋时期,南逃时宋军带走了10万民众到了广东雷州。“这10万人里面有9万都是莆田人,包含了大量宋姓人。”也正是因为如此,雷州的宋姓人比莆田本地的还多。
如今,莆田的1万多名宋姓人除了供奉微子启为得姓始祖,还将宋璟作为此支系的一世祖,传到宋国强这一代,已经是41代。
郡望
由宋国向周围迁徙 汉代之后形成郡望
事实上,莆田宋姓支系的迁徙路线,也是大部分宋姓族人迁徙的共同特征。
中国宋氏文化研究会商丘总会前任会长宋孝祥说,宋国灭亡之前,势力范围是以商丘为中心的河南、山东等交界地域。
宋国灭亡后,宋姓族人开始由宋国向周边迁徙。“不过当时大部分还都是在中原地带活动。”宋孝祥说。刘邦打败项羽建汉代之后,为了稳固刘姓江山,采纳了娄敬的建议,将中原一带豪强势力迁入关中,宋姓自然也不能例外,不过并未形成郡望。
一直到了东汉时期,原本在宋国故地的宋尚,在汉成帝时任少府之官,也就是管理皇室的财务,带着家人迁居到了都城长安定居。
不过“京兆”宋氏成为显要门第,则是从宋尚的儿子宋弘开始的。宋弘官职大司马,被封为平宣侯。相传,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新寡后,刘秀有意将她嫁给宋弘。宋弘以“不弃糟糠之妻”之由拒绝,而更加受到重视。
在宋弘之后,宋弘的弟弟、侄子等多人为官,形成了京兆郡的名门望族。
随着历史朝代的更迭,宋姓人又陆续形成了敦煌郡(甘肃敦煌县)、扶风郡(陕西)、广平郡(河北)、河南郡(今洛阳)等重要郡望,为如今宋姓人遍布全世界打下了基础。
堂号
以堂号纪念先祖 不忘先人
“京兆堂则是宋姓人的总堂号。”宋孝祥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京兆不仅仅是京兆郡,在此之前,“京兆”二字对宋姓人还有着特殊的含义,因为这是宋国末代君主宋王堰的字。
宋孝祥称,宋王堰在一次占卜时被告知:“其兆维京,不利远逃,居京兆吉,离京兆多难不离。”于是宋王堰就不愿意远离东京(商丘),并取字“京兆”。
通常情况下,堂号一般以姓氏的发源地或始祖居住地为名,也有以宗支发祥地或者祖先嘉行轶事为名的,都是为了纪念先祖,不忘先人。
“赋梅堂”就属于后者。宋璟写过一首《梅花赋》,他的后人迁徙到南方之后不忘先祖,就以“赋梅堂”为堂号。
另外,还有“玉德堂”“善继堂”、“统宗堂”、“余庆堂”等堂号,证明在播迁的过程中,分支众多。
如今,这些宋姓人大都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等地。钱学忠曾说宋姓是典型的北方姓氏,起源于北方,也盛于北方。
你知道吗
山东微山,原名昭阳山,因微子曾在此隐居,后人将其改为微山。微山周边,也分布着众多的宋姓人,共尊微子为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