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丝为柘城特产之一,由柘桑养的蚕抽丝而闻名,从古至今一直畅销国内外。汉代襄邑县(睢县)是全国丝织工业中心,供应宫廷服装用料,其原料就是柘县(柘城县)供应的。从汉朝的丝绸之路,到现在的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柘丝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柘丝具有色泽鲜艳,线度细匀,拉力强度大等特点。
柘丝从古至今一直畅销国内外。汉代襄邑县(睢县)是全国丝织工业中心,供应宫廷服装用料,其原料就是柘县供应的。从汉朝的丝绸之路,到如今的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柘丝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柘丝色泽光润鲜艳,细长均匀,有韧性,拉力强度大,历史上有“柘丝为最”的美誉。由柘丝制作的绸缎、被面,颜色鲜艳,图案美观、质地优良,畅销海内外。
柘丝在柘城有悠久的生产历史,相传在上古时期,嫘祖(又尊称为蚕神、先蚕、蚕姑娘、比姑、嫘姑,是中华祖先轩辕皇帝之妻),在黄河中下游辅助轩辕皇帝传授人民植桑养蚕过程中,发现柘城桑树所养之蚕,体肥、个大、丝多、于是便在这里传授养蚕织丝技术,柘城一带从此丝业大兴。秦汉年间,柘丝就经丝绸之路,运往中亚、中东,最后到达欧洲,史有“柘丝为最”的美称。
1931年,柘城县有高大乔木桑5万余棵年产蚕丝10万公斤以上。据1934年《申报年鉴》记载:“19世纪20年代,柘城家家植桑,户户养蚕。”群众流传说:“懒纺棉、勤养蚕,四十五天得茧钱。”民国27年(1938年)日军侵占柘城后,大量桑树被砍伐,蚕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建国后,人民政府为恢复发展蚕业生产,曾设专业机构,配有技术人员,引进优良蚕种,改进养蚕技术。1971年后,推广桑杈园养蚕,发展湖桑养蚕和试养秋蚕。至1977年,养蚕5867张,收购茧79607公斤。当地群众至今仍采用相传的技术进行养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