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问道 枣林寻香
2013/9/18 16:51:47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老子骑青牛”离关西去以后,去了哪里引后人无限遐想。“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公孙白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函谷关的厚重仅从流传在中国历史上的这些著名典故,便可见一斑。
作为众多典故出处的函谷关,因为老子沐浴祥瑞紫气,倒骑青牛东来而让人感觉神秘;因为孟尝君命其门客学鸡鸣,顺利逃脱出关而叫人好奇;因为函谷古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气势而令人称奇。
听着这些有趣的故事,难道你不想亲自走一遭,看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竟会拥有着如此多的故事?
从灵宝市区出发,自驾车沿连霍高速公路连接线北行大约15公里,便来到函谷关。
函谷关分关楼和太初宫两部分,一般先从太初宫入关。
太初宫坐北面南,因在塬上,所以进宫之前,须拾级而上。第二道台阶上建有书写着“道家之源”4个大字的宫门。进入宫门是一道影壁,上有浮雕朱雀。影壁之后是一座平整院落,院内花香芬芳。抬头间,便是当年函谷关令尹喜的观气台。2581年前的一天,突然紫气浮关,同为道中人的尹喜知道有贵人将至,便亲自开关迎接。时值下午日偏之际,一白髯老者披着祥瑞紫气,倒骑青牛,仙风道骨,蹀躞东来。尹喜知道此人是周王室的“图书馆馆长”,博学鸿儒,便执意挽留,强行以他著书作为出关的条件,老子本无意著书,但他一贯与人无争,这才在西去之前留下五千言鸿篇巨制《道德经》,人类才多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便是“紫气东来”典故的出处。
太初宫的香火异常旺盛,寄托了各种心愿的许愿树,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圣人的塑像,让人肃然起敬。叩拜圣人,游客期冀的是能够得圣人指点,醍醐灌顶,增长智慧。其实,老子“无言胜千言”,一本《道德经》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涵盖俱全,更是修身养性之大作。如若能读懂读透五千言之《道德经》,便是悟得了人生最大的智慧,一生受用不尽。
从太初宫出来,再登鸡鸣台。顾名思义,鸡鸣台即是与孟尝君有关的那个“鸡鸣狗盗”故事的发生地。1996年7月,函谷关镇投资7万元,修建“鸡鸣狗盗”演示厅,游客通过演示,预测命运能否会像田文(孟尝君)一样化险为夷、吉(鸡)祥如意。游客们不妨体验一番。
函谷关关楼复建于1992年,为双门双楼悬山顶式三层建筑,楼顶各饰丹凤一只,所以又叫“丹凤楼”。站在关楼上,东望是涧水,具有古代城墙的防护职能;西望可见“函谷古道”碑,碑的西侧有一骑道关楼。放眼远眺,“马不并辔车不双轨”的函谷古道虽因水土流失等缘故,已没有了古时的险峻,但两岸悬崖壁立、深险如函的现状,仍给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下了关楼,来到花岗岩砌成的“老子骑青牛”雕像前,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老子离关西去之后,去了哪里?这个问题一问千年,我也同样好奇。据说圣人继续西行至秦国归隐山林,也有说他西行至昆仑山修道。但我宁愿相信圣人出关后,得道上天做了太上老君,他下临万民,造福灵宝百姓;他仙气一呵,庇荫寺河山的苹果和后地的大枣;他道袖一挥,成就小秦岭的金光灿灿。
游罢函谷关,距离此处仅5公里的后地古枣林自是必不可少的游玩景点。如果赶上秋收季节,一定让你饱尝正宗灵宝大枣的美味,即便赶不上秋收季节也没关系,单是后地枣林的文化魅力也足以让你不虚此行。从函谷关出发,自驾车东行5公里便可到达。
5月初的枣林,刚刚萌芽的嫩叶给人一种春天才刚刚来到的错觉,掩映在枣林的整个村庄都显得春意勃发。热情淳朴的后地村民会一边向游客奉上去年留下的美味大枣,一边自豪地向你介绍这些枣树的树龄,最长的有四五百年,短的也有二三百年,村里村外连绵成片,面积超过3000亩。因为枣林悠久的历史,因为大枣名副其实的品质,这片枣林已成为令他们自豪的旅游景点,取名“灵宝明清古枣园生态旅游区”。
今天,第十六届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开幕了,那扑鼻的枣香味儿一定透出悠远和淡定,一定会让你沉醉其中,流连忘返,体验一番特别的风情。临走的时候,带上几袋包装精美的后地大枣,你一定会感到这趟枣乡之行收获颇丰。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灵宝市档案信息网 201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