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陕县张汴乡曲村,一户村民在土窑洞外的院子里设席招待客人(2003年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颂摄
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而又南北兼容的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目前,仍有许多古村落、古庄园、古街道以及窑洞、地坑院散布在河南省境内各地。这些传统民居,富含建筑学、历史学、民俗学、人类文化学和美学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起着记载历史、传承文化的作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农耕文明固有的文化形态和方式在迅速消失,传统民居的抢救与保护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河南省近期开始实施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已将“民居和民间建筑”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的重点。令人欣喜的是,近几年来,遵循中原民居传统文化内涵和样式进行建造的新型农村社区,在河南省的新农村建设中得以大力推广。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豫味”,又有着新世纪的时代文化风情。与此同时,以大气稳重闻名的中原民居也在谋求新的“突围”。“豫商第一豪宅”康百万庄园、河南官宦府第的代表安阳马氏庄园及三门峡地坑院等传统民居,正在通过旅游开发、文化产业等路径,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新华社记者 王颂摄
在河南省陕县的一座地坑院旁,一位村民在驾驶拖拉机碾压麦场 (2010年5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颂摄
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古街的一条“院中街”,以墙隔分出一条人行道,上部以戏楼连接,既保留建筑群的整体美,又为行人过往提供方便(摄于1999年7月)。新华社记者 王颂摄
河南省巩义市的康百万庄园,建于明末清初,是中原地区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被誉为“豫商第一豪宅”(2007年12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颂摄
在河南省嵩县旧县镇西店村的一间土坯房屋外,摆放着社火表演队的仪仗(2006年2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颂摄
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乡境内的一座以土坯为建筑材料的民居(摄于1996年5月)。新华社记者 王颂摄
位于河南省项城市的袁世凯旧居,是一处具有明清特色和传统风格的建筑群(拼版照片,1998年5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颂摄
位于河南省汝阳县境内伏牛山区的土坯房民居(2005年5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颂摄
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康百万庄园内的一座清代的“拱门四合院”建筑(2007年12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颂摄
在河南省巩义市康百万庄园内,一位游客从门前的一座石雕柱础旁经过(2007年12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颂摄
“地下做饭,地上冒烟”,是河南省陕县以地坑院为居住方式的村落独有的一道“风景”(拼版照片,2003年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颂摄
河南省巩义市康百万庄园内的一处清代建筑风格的庭院(2007年12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颂摄
位于河南省淅川县的荆紫关古街,现存明代以来的古建筑700余间,大多保存完好(摄于1999年7月)。新华社记者 王颂摄
几位游客在河南省陕县一处废弃的地坑院前拍照留念(2012年10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颂摄
位于河南省新县境内大别山区的一个砖瓦土墙建筑结构的小村落(2011年4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颂摄
河南省三门峡市山区一间普通农户居住的窑洞,木格窗户贴着各种传统剪纸(2003年3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颂摄
在河南省陕县张汴乡北营村,村民沿着甬道进入地坑院(2003年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颂摄(原标题:“活”在现代文明里的中原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