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平顶山 >> 平顶山风情 >> 特色访谈 >> 浏览平顶山

百年蹚将文化

2013/9/13 8:54:44 点击数: 【字体:


    蹚将是清末及民国年间军阀混战时期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以宝丰、汝州、鲁山、伊阳等豫西南数县为中心。这里十年九旱,当地有百姓在山上挖沟筑堰垒石砌坝的习惯。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大都是木匠、石匠、铁匠、泥水匠等,他们在做工时集成股杆,称作“匠班”。他们在山里劳作,一班称作“一杆子”,每一班都举荐耿直公道的人做“杆头”,出外联系活儿、分发工钱、处理纠纷等。清末民初,宝丰、鲁山、临汝等地就有“蹚匠班”成百上千杆,当地人把这些说走就走说来便来的匠人们称作“蹚匠”或“蹚杆匠”。

    由于“蹚匠班”做活儿的地方多是穷山恶水,天高皇帝远,盗贼土匪出没频繁。手握大刀,纵横自如,吃穿不愁的土匪刀客生活,逐渐使堂匠活儿处于淡季的匠们心跳耳热起来,时不时参与干一些诸如“踩盘子”(侦察确定)、“挂线子”(联系地点)、“叶子阎王”(看管肉票)的轻活儿。后来,出现了或三五人与匪为伍,或成群结队拉杆结帮,甚至变成明“蹚匠”暗匪股,杀人越货,攻城破寨。久而久之,“蹚匠班”演变成盗匪,这些人多出身贫民,多为不堪忍受贪官酷吏、土匪豪绅压迫,苛捐杂税盘剥等揭竿,一般对平民百姓不但不掠不劫,甚至还拿出抢来的财物予以周济,这种头上裹巾帕,驰骋快马,来去自如的“蹚匠”颇有旧时武将风格,因此,百姓并不惧怕。在宝丰、鲁山、郏县等地,在社会上混人物被称作“蹚”,如“蹚光棍”“蹚蹚路”,颇有褒扬之意,褒扬之中,人们的口语里把“蹚匠”或“蹚杆将”演变成“蹚将”。

    辛亥革命前后,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将杆子一度兴盛。从响应武昌起义之初白朗的扶汉讨袁军到“老洋人”张庆的河南自治军、樊钟秀的建国豫军,同时还有王老五、杜启斌、金宪章、范聚宝、李鸣盛、崔邦杰、崔二旦等数十个万余人或数千人的将队伍。他们的活动范围,涉及河南、湖北、安徽、陕西、山西、甘肃等省广大地区,对社会政治、经济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和影响,成为当时的特有现象。他们居于山寨绿林,英勇善战,肆无忌惮,大多奉行原始的劫富济贫,义字当先,很多时候纪律严明,信守誓约,表现出农民起义正义的一面,如白朗起义被史界称为中国最后一次农民起义。在辛亥革命的背景下,革命暴动风起云涌,这些武装很多与革命党联合,发动起义,甚至直接接受革命党的指导,如樊钟秀更是受到孙中山的器重,唯三民主义是瞻,成为国民武装的一部分。在特定的时期,他们对历史的进程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反对袁世凯、吴佩孚军阀,以及“胡憨之战”、中原大战、参加抗战等,有的追随共产党,为中国革命和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有的则彻底沦为政治土匪,成为人民的敌人。

    将活动不仅有禁忌,还有独特的语言——黑话,其活动情况不仅留存于当时的报纸、电文中,同时还以口头传说及歌谣的形式在豫西南口头传承。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1945年在成都写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长夜》,1947年在上海怀正文化社出版,书中有三处写到宝丰将。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档案馆出版了《白朗起义》(全部为官方档案和个人记述)、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风雨漫漫四十年》(张钫回忆录)和《黑色记忆之官匪一家》、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洋票与绑匪——外国人眼中的民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徐有威教授的研究论文《民国时期的土匪》、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白朗传》《樊钟秀传》《老洋人张国信传》、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将刀客身影系列”《草莽刀客》《云涌绿林》《从将到将军》等。将这一社会现象,在民国历史的发展变化中起了一定的作用,有助于深化和丰富民国社会史、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的研究。(潘运明)(原标题:百年蹚将文化)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平顶山日报(2013-09-1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