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平顶山 >> 当代平顶山 >> 展示我家乡 >> 浏览平顶山

鲁山李老庄:古老村落孕育丝绸工艺

2013/11/7 17:07:18 点击数: 【字体:

 

鲁山李老庄:古老村落孕育丝绸工艺

村里的李氏祠堂。李英平摄

鲁山李老庄:古老村落孕育丝绸工艺

屋脊上、房山处雕刻精美的砖质浮雕。李英平摄    

    在最近公布的河南省首批传统村落中,鲁山县瓦屋乡李老庄村以其独特的传统建筑和家丝绸工艺而榜上有名。

    李老庄村位于鲁山县西北部瓦屋乡和观音寺乡交界处的一条东西走向的山沟里,村东、南、北三面环山,西边临河,南邻省242线公路,村呈半圆形,村域面积12平方公里,辖10个自然村,有600余户、2600多口人。

    李老庄村周边杨树成行,还有成片的竹林,因此记者去采访时虽然天气炎热,但李老庄村显得格外阴凉。村前有两座小山,起伏绵延。两山中间过去有一个大土包,似一明珠镶嵌其间,包上长有一棵4人才能合抱的黄楝树。村西头有一巨石,酷似乌龟。这里的地形被当地人称为“二龙戏珠龟把门”,是块风水宝地。

鲁山李老庄:古老村落孕育丝绸工艺

石路、土墙散发着古朴的气息。李英平摄

    冬暖夏凉的古民居    

    李老庄村目前保留有李氏祠堂和若干古民居。

    祠堂就在村口,占地约200平方米,从房梁上的字迹判断,祠堂建于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年)。祠堂不算高大,但从遗迹推断,祠堂连带整个院子曾经很规整,两侧有厢房,院子里的松树也很对称。院里还有一块碑,名为“家庙规矩碑叙”,据此推测,李氏祖先曾为家庙事务立下规矩,不过碑上字迹模糊,记者和同行诸人都无法辨清碑文内容。询问64岁的村民李正民和他80岁的哥哥李正元,他们也说不知道碑文内容。不过,李氏兄弟还记得,上世纪50年代初期,李氏家族曾经组织过祭祖活动。据他们说,祭祖一般在春节和清明,那时,出门在外或已在外定居的李氏族人都会回到村上。祭祖事务繁多,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需花费由家族所共有土地的耕种者承担。

    李老庄的旧民居都已经很破败,但从它们的布局可以看出其独特之处。村中各宅院之间都有一条乱石铺就的甬道相隔,甬道宽1.8米左右。每处宅院都设若干小宅院,小宅院建三到五间房子。房子的根脚出地面1米以上,比当地别的民房高一倍,石砌的根脚上还垒有几层青砖,这对房子防浸泡极有益处。房墙全用大土坯垒成,虽外面没粉刷,但非常整齐。坯墙厚度比当地民房的土打墙厚1/3。

    据村民李孔发等人介绍,这里的房子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墙倒屋不塌,二是冬暖夏凉。房上用的梁、檩,基本上都是栗扎木,椽子是黄栌柴,都是较稀少、极坚硬的木材。梁下和房四周都有粗大的顶梁柱。房上是两道连檐,并且是榫对榫。房上摊的黄泥巴比其他民房厚一倍。整个房子建设如现代的钢筋框架结构,因此才能使房子墙倒屋不塌。同时,由于墙厚、房顶泥厚,里面冬暖夏凉。

    在李老庄村,现在修建房屋时仍保留着当地很有特色的“骑马门楼”,就是门楼横跨墙头,两边各一半,与记者在鲁山张店一带看到的“闪屏门楼”截然不同。记者注意到,李老庄村各家各户的骑马门楼大小不一。李正民介绍说,门楼大小主要看实际需要,如果没有大型的运输工具出入,也就不需要建太大的门楼。

    李老庄村独特的古民居有几百年历史了。据李氏家谱记载,明末,李家原住登封李半坡村,兄弟四人。为避战乱,李家老四迁居鲁山西北阿婆寨前的一条山沟。因是李姓在此落户,人们就叫这里为“李老庄”。李老四考察当地的民房后,精心设计,带人建造了防水浸、防冷热、居住安静、坚固实用的民房,又在村头东西栽植了两个竹园,翠竹郁郁,小溪潺潺。

    李姓人吃苦耐劳,在建好家园的同时,垦荒种地,养牛牧羊,家业越来越大。目前在李老庄村住的张家、刘家等几户外姓人家,都是过去李家长工的后代。

    目前,李氏古居有许多地方已不适应现代生活了。比如甬道太窄,有的地方连推自行车都困难,更别说开进汽车了。这些年,不少农户纷纷外搬,在村上别的地方盖新房。没拆掉的老房,虽经几百年风雨侵蚀,依然坚固。据几个李姓老农介绍,村上300多年的老房子现在还有5处,除偶尔插补一下房坡,其余的都是老样子,根本不用修。今年60多岁的李学志在外当工人,家里的5间老房子没人住,从来没修过,也没一点安全隐患。
 

鲁山李老庄:古老村落孕育丝绸工艺

岳石头和妻子在简陋的条件下络丝打纬。段孝和摄 
   

    质地优良的家丝绸    

    鲁山丝绸分两种,一种是山丝绸,即用山上放养的柞蚕茧加工而成。另一种是家丝绸,用室内喂养的桑蚕茧抽丝织成。两种丝绸统称鲁山绸,相比而言,家丝绸加工难度更大、质量更好。鲁山的家丝绸曾在1914年的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

    李老庄村村民、今年51岁的岳石头是鲁山县目前唯一用传统工艺生产家丝绸的人。他的手艺是跟父亲岳玉松学来的。

    岳玉松的父亲在解放前被抓壮丁、母亲投井身亡,岳玉松当时还不到5岁。为了糊口,岳玉松8岁时就到一家加工家丝绸的大户人家当学徒。开始几年给人家扫地、抱孩子,后来年龄大了学缫丝、络丝、上机织丝。后来,岳玉松学会了生产家丝绸的全部手艺。主人看他踏实肯干,让他当了师傅。解放后,岳玉松一直干生产家丝绸的老本行,直到98岁时无疾而终。岳石头高中毕业后回乡跟父亲学手艺,很快就得到了真传。

    据岳石头介绍,要生产出质地优良的家丝绸,关键环节不下30个。这其中的一个环节失手就会前功尽弃,而且没有办法补救。

    记者到岳石头家时,他爱人正在蒸茧。岳石头说:“茧不蒸,里面的蛹会生蛾钻出来,一出蛾,茧就缫不出丝了。”正说着,他妻子一看表,说:“中了,已经蒸半个小时,该出笼了。”边说边将蒸好的茧倒在院里摆放的席子上晾晒。

    记者站在岳石头身旁,看他缫丝。他的双手很粗糙,但从茧上将如发细丝抽出来,再巧妙地接好头,缠绕在一起,显得很灵巧。记者问他:“你这手咋这么利索?”他笑笑,“缫丝算是粗活了,一般人都能干。”接着,他介绍起更精细的活儿来。他说,将丝织成绸,这时的绸叫生绸,质感硬,不能做衣服,要经过后面极为细心的技术处理,将生绸变成熟绸才能销售,用行话说这叫炼绸。

    炼绸的步骤是,先将白碱等原料加入沸水中,把生绸高温浸泡两小时。其间,要在沸水中不停翻动生绸,由光滑到不光滑为止。这主要靠经验,捞得早了不行,捞迟了也不行。将丝绸捞出后放阴凉处,不拧光晾。晾干后的丝绸用猪胰子滚开的水反复搓洗半小时左右,再放入清水中浸泡3天3夜。浸泡最关键的是丝绸不能有一点点露出水面,若露出水面丝绸上就会出现黑斑,影响质量。浸泡到期,捞出拧至八成干,放阴凉处,待晾至九成,叠齐,用棒槌捶,然后再摊开晾干。经这样反复处理的丝绸,放30年也不会变质。    

    传统工艺供出3个大学生   

    在鲁山,养桑蚕的人很多,但像岳石头这样从养蚕、缫丝到炼绸,一条龙加工成家丝绸的,别无他人。非但鲁山县仅岳石头一人,恐怕在全国也是寥若晨星。2009年夏,中央电视台筹拍一部有关丝绸之路的大型电视剧,要找用传统工艺加工家丝绸的人,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找到。后来听说鲁山岳石头还在干这活儿,剧组人员喜出望外,在岳石头家连续拍了3天,连连称赞岳石头解决了他们的大难题。

    前年,中国丝绸博物馆一位专家听说岳石头的事后专程来到鲁山。这位专家拿出自带的3块儿家丝绸,问岳石头:“你看看我带的家丝绸是不是真货?”岳石头看看,笑了,没有回答,从屋里拿出自己织的丝绸,说:“你看看我的家丝绸是不是真的?”专家一摸一看,也笑了:“老岳,你的丝绸是真家丝绸,我带的不是真的。”他说:“我考察过全国很多生产家丝绸的地方,但像你这样用这么传统的工艺加工家丝绸的,还是第一次遇到。你的家丝绸的确是纯天然、无污染。能亲眼看到传统工艺生产的家丝绸,我真是太幸运了。”这位专家当即要买岳石头10匹丝绸,但苦于无货,岳石头只卖给他5匹。专家在岳石头家住了几天,又是记笔记,又是拍照片,最后高高兴兴地走了。

    为了生产家丝绸,岳石头将3亩责任田全种上了桑树,每年春秋养两季桑蚕,一年收茧160公斤左右,抽丝30多公斤,可加工30匹丝绸,每匹售价1400元,年收入5万多元。

    岳石头对记者说:“生产家丝绸这项活,虽然不重,但是太累,可以说一年四季都有活儿干。从桑树出芽开始采叶喂蚕,成茧缫丝,络丝打纬,刷丝刷经,上机织绸,反复处理,到最后出成品。我爱人常年干这一样活儿。到今年,我已经干了33年了。有时累了也想不干,但想想收入还可以,比出外打工强,产品不愁销,又不赊钱,吃住在家,还是比较自在的。这些年,我和爱人靠生产家丝绸,日子过得还不错。”

    原来,这几年岳石头和爱人靠生产家丝绸的收入供3个子女先后上了大学。大女儿岳文萍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被大连市政设计院聘走。儿子岳文豪在安阳师范学院读书,二女儿岳小兰考上了河南城建学院。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平顶山晚报(2013-08-1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