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平顶山 >> 当代平顶山 >> 展示我家乡 >> 浏览平顶山

宝丰大营:青砖灰瓦,古韵“双城”

2013/11/7 16:58:12 点击数: 【字体:


宝丰大营:青砖灰瓦,古韵“双城”

大营村街道上的古建民居。

宝丰大营:青砖灰瓦,古韵“双城”

84岁李留妮家的古宅。
宝丰大营:青砖灰瓦,古韵“双城”

王之晋旧居。

宝丰大营:青砖灰瓦,古韵“双城”

李海军向记者介绍王之晋的墓碑。

    “双城食府”、“双城门业”,走在宝丰县大营镇大营村的街道上,你会发现有不少以“双城”命名的商铺。一个村庄如何得此名字?大营村的老少妇孺都能说出个道道来。这源于大营村悠久的历史文化。

    据史料记载,大营村落始于隋唐,毁于元初。明洪武年间,村镇恢复。这里曾是驻兵之地,故得名大营。大营村自明朝到清朝先后经朝廷赐建两座豪宅大院,一座兵备府,一座翰林府,也就是王寨、吴寨。因此后人称大营为“双城”。

    古建筑风韵

    8月7日,毒辣的太阳炙烤着大营村的商业街道,道路两旁店铺林立,往常应该相当繁华,这时显得有些冷清。路两旁的大树下,偶有村民摇着蒲扇乘凉。

    大营镇位于宝丰县城西20公里处,大营村是该镇的中心地,宋代因冶铁、采煤、制瓷等业发达,被宋徽宗钦赐易名为“兴宝镇”。这里是宛洛古道重镇,也是隋唐以来豫西鲁、宝、汝三地交界处商品物资的重要集散地,是我省首批被命名的“中州名镇”。

    当天,在宝丰县委宣传部、县文物局及大营镇政府有关人员的带领下记者走访了大营村。该村由大营一村、二村、三村、四村、五村、六村、南关7个村组成,面积110万平方米。村落呈椭圆形,村中有72条胡同相通。道路四通八达,胡同弯弯曲曲,犹如迷宫。

    村中的古建筑、古建商铺随处可见。在一家宅院大门口,一位老人正在门楼下乘凉。她家的堂屋是清代建筑,共三间,坐北朝南,地基为青石,墙体由青砖垒砌而成。门前两根木柱子之上的梁头处雕刻有精美的纹饰。老人叫李留妮,今年84岁。她告诉记者,这房子是解放后买的,“旧社会是赵家的房子,他家有钱,听说两个闺女出嫁时一人分了一顷地。”

    村中一棵古老的皂角树令人惊奇。树干一半已经坏掉消失,仅剩部分树干表皮支撑,却是枝繁叶茂,长满了筷子长的皂角。树下一位老人头戴白色遮阳帽,身穿短袖衬衣,敞着怀。老人叫吴占营,今年78岁。他说,谁也说不上来这树有多少年了,自己小时候经常爬树玩,“以前树干没坏这么厉害,现在老枝都死了,这都是新发出来的。”

    在该村南不远处,一座山陕会馆保存较好。山陕会馆,即明清时代山西、陕西两省工商业人士在全国各地所建会馆的名称。两省在明清时代形成两大驰名天下的商帮———晋商与秦商。当时,山西与陕西商人为了对抗徽商及其他商人的需要,常利用邻省之好,互相结合。山陕商人结合后,在很多城镇建造山陕会馆,形成一股强劲的力量。山陕会馆能建于此,可见当时大营村重要的经济地位。如今会馆内的关帝庙香火旺盛。关帝庙坐北朝南,前为卷棚,灰瓦顶,有明柱六根。正殿三间灰瓦顶,檐下施龙首形斗拱,殿内明柱八根,覆盆形柱础。关帝庙内的墙壁上嵌有雍正八年的功德碑。

    大营村不仅保留了古建筑,还有一些传统的饮食。琥珀馍是大营村保留下来的风味小吃,其原料主要有:馍、时令菜、肉等。琥珀馍的具体产生年代无史料记载,据传清朝时大营地区煤炭业兴旺,外地人来拉煤时多带饼馍,在农户家借水喝时,把馍放在农户家锅里炒炒而形成。

    太子傅吴垣

    村民黄文昌家的临街房子是清代建筑,房子已经废弃,临街的墙壁向一侧凹陷。据黄文昌讲,他小时候墙就歪了,可几十年了也没倒。“我曾祖父买的,传了下来。听说这房子是太子傅吴垣家厨师的房子。”

    吴垣,字翰宸,号云嶷,宝丰大营镇人,顺治六年(1649)出生,康熙八年(1669)中秀才,康熙二十四年(1685)中进士,授庶吉士,入翰林院庶常馆研讨文学。康熙四十年(1701),修纂三朝国史,校录渊鉴及御纂诸书,成为当时朝野知名的学者。康熙四十七年(1708),升任右春坊右赞善,因学富德崇,为太子傅,就是胤礽的老师。吴垣的翰林府就在大营村。

    刘海军是大营镇初中一位教师,喜爱历史文学,对大营镇的历史颇有研究。在刘海军的引荐下记者见到了吴垣的后人———吴水旺。

    吴水旺今年75岁。对祖上的事情他说不太清楚。老人说,祖上留下来的家业很大,解放后有的卖了、有的分了。他住的房子原先是两层,由于年代太久,屋子漏雨,翻修后改为一层。该建筑有正房三间,坐北朝南,墙体由青砖、青石混砌。室内有明柱两根,木制门窗。记者在屋内正堂后墙上看到一块镶嵌的石碑,碑上刻有一首诗:风暖云开晚照明,翠条深映凤凰城。人间欲知云和态,听取新诗玉管声。

    刘海军对石碑的来历颇为了解。据他介绍,康熙年间,一日,大营村热闹起来。一队人马缓缓从远处直奔村中,开道的锣声传进村子。乡亲们奔走相告,纷纷涌上街头看热闹。原来这是太子傅吴垣告老还乡了。康熙帝赐给他半幅銮驾,并派卫队护送,一直到大营。护送的人回朝时,留下半幅銮驾和一个龙墩。康熙帝还赐给吴垣一幅御书。吴垣在老家建了一个楼阁,将御书的内容刻在石头上,镶嵌在楼上北墙的正中间,并把这个楼命名为“御书阁”,人们都称为“御书楼”。刘海军指着吴水旺家正堂的石碑说,这就是那块石碑。龙墩在1926年6月,樊钟秀的建国豫军剿灭吴佩孚围攻大营时,被迫击炮弹击毁。半幅銮驾解放后存于宝丰县文化馆,后毁于“文革”。

    吴水旺老人居住的仅是翰林府的一个御书阁,当年豪华气派的翰林府已经不见踪影。

    进士王之晋

    大营村另一位历史名人叫王之晋,即王寨的主人。王寨位于吴寨西部,两寨距离不远,遥相呼应。王之晋、吴垣虽在一个村,但不是同一时代的人。两人考取进士间隔60年。

    王之晋,明代天启五年(1625)乙丑科进士,任兵科给事中。

    记者在大营村南净肠河南岸见到了王之晋的墓碑。据碑文记载,他祖籍浙江,祖上自洪武初以军籍迁居大营。到王之晋时,他们家已成为大营的名门,家世显赫。明朝崇祯时为兵科给事中。他的府邸当地人称为“兵部府”。

    刘海军告诉记者,据说他的府邸原来是姓杜的宅子,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

    王之晋十三四岁时,正读私塾,经常到杜员外家唤杜员外的儿子一同上学。一天,王之晋偶然和杜员外的儿子到杜家楼上玩。时值盛夏,只见杜员外坐在太师椅上,跷着二郎腿,手中摇着蒲扇,逍遥自在地纳凉。尽管王之晋天天来杜宅,但上楼还是第一次,站在楼上放眼四望,远近景物尽收眼底,连寨内各家小户的后院(厕所)都看得一清二楚。王之晋顺口问:“杜大伯,您把楼盖这么高,对邻居可有妨碍啊!”少年王之晋的一句话,让杜员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便说:“孩子!好好上学读书吧。你将来当官了升一级我就把楼扒一层。”想必杜员外也是随口一说,但王之晋却记住了这句话。从此,他再也不往杜家去了,而是发奋读书。

    王之晋考取进士时,喜报传到家中,杜员外吓得目瞪口呆,拿出房契托人送到王家,自己带着全家老小,连夜走了。从此,杜宅便归王之晋所有。

    大营村东4公里有个村庄叫段寨,然而这里没有一人姓段。据说,段寨的来历与王之晋有关。有一年大旱,庄稼颗粒未收,那时候,段寨还不是村庄,只住着段先生一家。段先生曾是王之晋的老师,因为没啥吃的,在妻子的劝说下去京城找王之晋帮忙。王之晋见恩师来了很高兴,挽留段先生住下来。段先生住了些日子,因惦记家中老小执意要回去,王之晋便送了一些盘缠。

    段先生快到家时,见路上有好多人运砖、抬石头,感到很惊奇,上前打听才知道王之晋让附近百姓给他修寨子。段先生看到干活的人怨声载道,顿感羞愧,连夜携带家眷去往他乡。但这寨子还是修起来了,因为是给段先生修的,从此以后就叫段寨。

    如今,王之晋的宅院仅剩下一座二层高楼。墙体用大块的青砖垒砌,虽经历数百年,墙面依然平整,砖块完好无损。□本报记者丁进阳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平顶山晚报(2013-08-1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