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平顶山 >> 名人名家 >> 书画鉴赏与收藏 >> 浏览平顶山

李葛和他的书法

2013/11/5 9:49:23 点击数: 【字体:


李葛和他的书法
李葛书写的对联

 
    在我市湛河区曹镇乡一带,流传着很多有关清代本土书法家李葛的趣闻逸事,其中有这样一段佳话。

    清朝乾隆戊申年,李葛赴京省亲(其兄为京官),与在京的文人学士一起闲聊,就我国南北方文化先进与落后问题,大家争论不休。正当此时,李葛接话了:“我乃中州之人,不偏北也不向南,你们说的都是古人往事,我这里现有笔墨纸砚,咱们就当面比试,以今日所议话题为内容,即刻写出一幅五字匾额,文要切题,先写成者为胜,旁观者作证。”见这情景,在场的文人学士面面相觑,沉默无语。但凡宫殿、庙宇及牌坊都是二字匾、四字匾居多,五字匾着实罕见。况且要在众目注视之下,笔落字现,无可更改,字或文一旦欠佳,岂不贻笑大方?因此,诸位恃才傲物的文人均不敢贸然动笔。

    李葛忽地站起来,说道:“小生不才,先来献丑了。”话音刚落,他就执笔挥毫,屏息疾书,写出“天子重英豪”五个潇洒奔放的大字。书毕,众人无不拍手称赞。

    后来,此事被一向喜爱书法的嘉庆皇帝得知,他下旨要看这幅五字匾额。当侍臣将“天子重英豪”五字匾呈上时,皇帝龙颜大悦,随即亲批“字压三江”四个字,并连声称许:“笔力气势不凡,而且文出有典。古人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无论南北之才都是天子的股肱、国家的栋梁。无才之辈即使在天子脚下也是废物。”

    此后,少年英才李葛的书名享誉京华。

    李葛,字南耕,号南园,湛河区曹镇乡宋寨村人,是《歧路灯》的作者李绿园之四子。他擅长书法,名扬乡里,笔力厚重遒劲。清杨淮在《国朝中州诗钞》中称:“南园工书,颇得颜苏笔法,人甚珍之。”当年,李葛的书法墨迹,几乎散布远近城乡。据考,他给宋寨村一个赵姓人家写过中堂文:“谁楼响罢第一敲,仰见明月挂树梢。谁家宝镜新磨出,玉匣参差盖未交。”还有一幅集唐诗联句“野鹤巢边松最古,仙人掌上雨初晴”的手迹,字已破碎难辨,落款尚可辨识;曹镇乡五虎刘村有一位张姓人家也保存条幅一帧,较为完整。可是,因种种缘由,李葛的书作遗存并不多。

    谈到李葛的书法作品,最具艺术个性,且又特别引人注目的,当属他的一副纸本七言对联:“满地春雨滋萍藻,匝地秋香熟稻粱”,款署:“南园主人李葛”,未钤印章。这是一件特征极为鲜明的行书作品,其用笔藏露兼备,提按非常明显,笔画“粗似镰把,细如头发”。而且横画粗,竖画细,更显独特。既强化了笔画的粗细对比和布白的虚实变化,又突出了该作品的苍秀之美。

    李葛用笔用墨大刀阔斧,得心应手,致使笔画方折劲挺,顿挫有致,线条变化多姿,静中见动,无一雷同。结体强调方广宽博,左低右高,造型奇妙。尤其是字中的撇捺尽量向左右分开,造成横向气势,字形变得格外开张。勾挑之笔,驻锋而后骤然跃起。顿笔铺毫遒劲有力,令点画雍容大度。起笔收笔峻利爽辣,无拖泥带水之弊。笔画与笔画之间呼应顾盼,笔断意连,气脉贯通。

    这副对联的含义,颇具文化意味。它为我们展示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写意农耕图画:有春天欣欣向荣的田园风光,还有秋天五谷飘香的丰收景象。显然,书家以文字为载体,表达了他心情怀抱的散发,以及对自然生态的关注。

    所幸的是,前些年笔者即收藏有李葛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书丹的《贞女王成姐墓》碑文及嘉庆六年(1801)重修的《关壮缪祠塑像并补修广生殿五瘟殿碑记》拓片各一幅。这两通碑,均为楷书。前一通碑的“贞女王成姐墓”六个字,硕大工整,结体端正,笔酣墨饱,浑厚沉稳,线条粗细均匀,一丝不苟。当然,不足之处是略显呆板、拘谨,欠缺灵气,为典型的庙堂文字。后一通碑的碑文,横成行,竖成列,有中规中矩的唐楷韵味。其字体大小匀称,有条不紊,令观赏者产生端庄肃穆、刚健匀整之感。由此说明,他在楷书方面用功甚勤,加之其家学渊源,又具“字外功夫”,所以他兼善诸体,挥写自如,才能够创作出独树一帜的行书。

    李葛因受到清朝同代人郑板桥的影响,尤工六分半书,他不仅在书法上别为一家,成绩极佳,且喜吟咏,又通文墨,著有《南园诗稿》,惜无传本。他的部分诗文被后人收录于《宝丰县志》卷十六《艺文志》等史料中,现录《沙河晚渡》一首:

    无故使人愁,烟波古渡头。牛羊青草岸,鸥鹭白沙洲。日色千峰晚,风声万树秋。坐观垂钓者,安乐傲公侯。

    他诗的造诣,毕竟不如书法,故终被书名所掩,人少知之。(阎德增 张相华)【原标题:李葛和他的书法】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平顶山新闻网 2012-08-15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画家刘万林的“命题作文”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中国皮影艺术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