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万明非常注意民歌和民间戏曲吸引进小调曲子,也注意从生活中吸取艺术营养。一次,他们夜行至汉江边,忽闻一妇女痛哭亡夫,哭声哀伤而富韵味,朱万明根据这哭声的音韵,创造了河南曲剧著名曲牌“小汉江”。另一次乘船过黄河,艄公摇橹的声音触发了他的灵感,由此创造了曲牌“慢舵”。朱万明还重新组织了高跷曲子的“十八板”,他把原仅有开首,增添了“状元游街”、“过街俏”等曲调,使重新组织的“十八板”欢快活跃、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经他改进的“十八板连奏”,全国大型音乐团体大都作为保留节目,1957年武汉艺术剧院出国时曾演奏该曲,受到欧洲国家观众的好评。
朱万明在器乐伴奏方面,也多有创新。他发明的坠胡,是将琴杆拉长,琴筒加大,使其声音更洪亮、高亢。高跷曲子最初伴奏乐器只有两种:一根坠胡,衣服手板,多时另加三弦、四弦。早期的曲子伴奏没有铜器(七铙八镲)等武场打击乐。朱万明与其他曲友一道改进伴奏器乐,增加了打击乐,如鼓、锣、镲等,文场增加了笙、唢呐、古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