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部分军乐队成员在平顶山煤校合影。
48年前,如同如今的一些当红明星,作为平顶山煤校军乐队一名乐手的肖调燕,频频出现在市区的大型集会、庆祝活动上。他和自己所在的乐队每次出现,都会引起人们的欢欣和愉悦。每逢演出时,蜂拥的人群总是让他们激动而充满自豪。
中山装样式的外套、宽腿裤子、布鞋或者解放鞋、有点像茶壶盖儿的发型……用今天的眼光看来,显然非常土气,但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却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对生活的巨大热情。在平煤集团安培中心原副主任肖调燕的叙述中,我们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岁月。
大号、小号、萨克斯、黑管、手风琴、长笛……在1958年,这样的装备对老百姓来说,是难得一见的。“平顶山煤校是当时煤炭部办的学校,这些乐器仅靠学校是根本买不起的,都是煤炭部为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而购买的。”
“乐队成立于1958年,由当时任职的常务副校长陈章德任乐队指挥,乐队共有40个队员,都是学生,进校之后学的。第一排右起第一个就是我。”肖调燕告诉记者,当年英姿飒爽的青年如今已是白发苍苍。
这是当时全市唯一一支大型乐队,逢年过节,有大型纪念、庆祝活动,乐队都会现场表演。“每逢街上有大型的庆祝游行活动,军乐队都是打头阵的。十多名女孩子敲着军鼓走在前面,都是十七八岁的年纪,特别骄傲也特别好看。那时的人哪见过这阵势啊,格外引人注目。”肖调燕仿佛又回到了21岁的青葱岁月。“大型会议的时候,升国旗演奏《国歌》;还演奏过《我是一个兵》……特别有气势……”回忆着过去,肖调燕忘情地哼了起来“前进、前进、前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