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秦时置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楚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南北文化互相交融影响的重要过渡地。数千年的文明史,在内乡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灿烂瑰丽的文化遗产,拥有中原唯一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宝天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乡县衙”和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宛梆”等众多文化名片。
近年来,内乡紧紧围绕“文化内乡”建设目标,以全面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主线,以文化民生为根本,不断加大城乡文化设施阵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获得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中国楹联文化县、中国书法之乡等荣誉称号。
完善功能,全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一是强力构建乡村公共文化示范体系。去年以来,在为16个乡镇文化站和实现全覆盖的288个“文化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农家书屋”免费接入网线、征订报刊杂志和采购配送图书的同时,注重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工作导向,以打造“三个示范”为重点,根据各乡镇文化建设层次和服务水平,重点打造3个首批“示范文化站”(乍曲乡、赤眉镇、夏馆镇)、培育25个第一批“示范文化典型村”和扶持全县命名的第一、二批110个“示范农家书屋”,从文化活动经费、民间文化队伍及电脑、投影仪等文化设备配置等方面大力支持,从而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上水平。赤眉镇还荣获全市公共文化先进乡镇,大桥河南村、赤眉马营村、余关谢寨村被评为全市公共文化先进村。
二是有效推进乡镇图书分馆建设。以县图书馆为依托,充分利用乡镇文化站设施阵地,先期在城关镇、乍曲乡、瓦亭镇、赤眉镇、夏馆镇、王店乡等6个乡镇文化站建立图书馆分馆,每个分馆投入经费20余万元,采购配送一万余册图书及电脑、书柜、阅览桌椅等配套设备,从而形成以县图书馆为总馆、乡镇图书馆为分馆、村农家书屋为基层网点的公共图书馆城乡一体化服务体系,以提高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三是认真搞好公益演出工作。按照每个行政村每月免费放映一场电影的要求,结合各乡镇实际,科学安排放映场次,确保完成全年3552场公益电影放映任务。尤其是按照“政府购买、宛梆演出、群众受惠”的运作模式,做好全年300场宛梆演出服务。并积极协调,按照省下达的“舞台艺术送农民”公益演出任务,组织好省、市、县文艺院团在全县16个乡镇巡回演出,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务实创新,着力提升文化服务效能和质量
一是大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按照示范性、群众性和导向性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吸引社会广泛参与,城乡互动,积极组织“活力内乡”广场文化活动、乡村文艺汇演暨民俗表演、“荣耀内乡”新春走基层慰问演出活动、“渠首情 .内乡行”北京内乡文艺者联谊会等社会文化活动,均取得圆满成功,赢得社会赞誉。特别是围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组织举办了《沦陷遗事——内乡民间抗战记忆》首发式、内乡县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书画展、“唱响白河”红色剧目《沙家浜》内乡专场演出、“民族魂 .中华梦”内乡县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等系列文化活动,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二是积极服务县衙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按照县委政府要求,在县衙街区“署右街”中心区域开办曲艺茶馆和阅吧,向游客和市民提供免费听曲、品茶、看书的文化阵地。并经过精心策划,积极运作,自今年3月至8月利用周五、周六、周日,在县衙街区举办“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内乡县衙街区展演活动”、“马街书状元展演”、“大型交响音乐会”及综艺晚会、戏曲晚会、曲艺晚会等40 余场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广场文化活动,场次之多、规模之大前所未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三是充分发挥“两馆”职能作用。在文化馆设立各类创作基地,为文艺爱好者专门开辟美术、书法、摄影、戏曲、曲艺等各个门类的创作活动室及“文艺名家工作室”。同时与省美术馆积极协调沟通,争取省美术馆给予10万元扶持资金,利用文化馆阵地设立“内乡县书画艺术馆”,为我县文艺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基地和交流平台。图书馆精心打造“菊潭讲堂”品牌,持续引进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并创新载体,采取投影、课件等方式,拓宽受众范围,强化讲座效果。去年以来已举办“礼仪文化”、“楹联鉴赏”、《红学探析》、《廉政教育》等20余期专题讲座,较好的扩大了社会影响。
打造品牌,保护发展优秀民族文化遗产
宛梆是一个优秀的珍稀剧种,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乡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是目前国内仅存唯一的宛梆剧种专业演出和研究交流单位。多年来,宛梆演职员坚持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演出场点除本县外,还辐射到周边县市500多个乡村,年演出600余场,观众近百万人次,成为保护、传承、传播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典范,获得了“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为更好的保护、传承、发展宛梆艺术,内乡县委、县政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逐年加大对宛梆的财政支持力度,在年补贴26.1万元的基础上,又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投入120万元专项资金年购买宛梆演出服务300场,目前每年共有146.1万元宛梆保护资金列入县财政预算。并在城区中心位置征地近20亩,投资建设新的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一期建设的主体综合楼已于2011年投入使用。2014年在省文化厅的重视支持下,又向上争取宛梆艺术传习馆项目资金2100万元,其中中央扶持投入60%即1260万元,这也是河南省唯一获中央专项支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宛梆艺术传习馆主体已完工。同时还积极协调,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依托宛梆建立了“南阳宛梆艺术中等职业学校”,从而把宛梆艺术人才的制度化、规范化培养纳入了国家职业教育范围,使宛梆这一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今年以来,还组织宛梆开展了戏曲进校园活动,邀请名家编导、执排新编历史宛梆剧《内乡知县高以永》,打造精品剧目。特别是6月9日,第八届北京端午文化节暨北京市第三届“非遗大观园”端午游园会在北京市延庆区隆重开幕,内乡宛梆首次作为区域外文化团体参加演出。在历时三天的节会活动中,宛梆在妫川广场和野鸭湖分会场为首都观众演出了《五世请缨》和《太平盛世.万民共享》两场专场,展现了宛梆艺术的独特魅力。
而且,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水平,内乡还开始筹建新的“三馆一院一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宛梆艺术剧院、新闻中心),该项目占地70亩,总投资1.5亿元。目前,“三馆一院一中心”的征地、规划、设计等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建成后的“三馆一院一中心”将成为内乡新的标志性文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