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百岁曲旦名家王子高
2012/10/16 9:23:59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旧社会,他是一名地位低下、人人瞧不起的穷“戏子”。新中国成立后,他是一位活跃在曲剧舞台上的曲旦名家。
他就是镇平县曲剧团第一任团长、艺名为“擞掉渣”的101岁老人王子高。
10月14日,记者走近这位全省著名的曲剧艺人,努力从老人的点滴记忆中,探寻他的传奇人生。
从“戏子”干到团长
1911年2月,王子高出生在新野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为躲避国民党抓壮丁,17岁的王子高只身一人漂泊在淅川、镇平、内乡一带,一边靠为人干农活维持生活,一边辛苦学戏。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受镇平艺人郭振基邀请,王子高到镇平唱戏。两年后,唱功过硬、德高望重的王子高被推选为镇平县新宛曲剧团掌班。
1952年春,镇平县曲艺团面向社会招生,培养新人。王子高老人得意地说:“那时,曲剧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新剧目开演常常一票难求。所以想到剧团学戏,必须得走点‘后门’才行。”没过多久,镇平县曲艺团又改名为镇平县曲剧团,政府派干部担任指导员,王子高担任第一任剧团团长,主要负责剧团对外联络工作。
这期间,镇平县曲剧团不断创新,他们编排的《岳母刺字》、《中秋之夜》等10余部戏曲作品,在南阳和豫东地区会演中多次夺冠。
1962年,在南阳地区戏曲会演中,镇平县曲剧团选送的古装戏曲《安安送米》,全场掌声雷动,观众无不感动落泪。
乐善好施爱帮忙
王子高老人一辈子乐善好施,做好事无数。退休后,又成了名副其实的 “生活管家”,备受街坊邻居爱戴。
“卖菜的来了!萝卜、白菜、香菇、大葱样样有……”每逢附近村庄菜农来卖菜,王子高老人就会“咚咚咚”挨家敲门,四处跑着帮忙揽生意。在老人眼里,农民挣钱不容易,能帮就帮呗。
在家属院里,哪家需要买菜、买馒头,上班前都会把钱留给王子高老人,老人保准办得妥妥当当的。有些邻居老家有亲戚来,又怕自己下班晚,就把钥匙留给老人。
记者采访时,正在老人家串门的77岁老人徐喜凤深情地说:“我这条命是王叔叔捡回来的。”
原来,早些年,因为工作原因,独自一人在镇平上班的徐喜凤,心脏病突发,身边却无一人。他挣扎着爬到门口,高声呼唤遛弯的王子高老人。幸好,老人把医生请来得及时,徐喜凤才转危为安。
街坊邻居都说,王子高老人就是活雷锋,没有他不帮的忙。
百岁长出六颗牙
10年前,老人牙齿全都掉了,吃馒头必须一点点裹着吃。去年春天,王子高老人突然发现自己长出了6颗牙齿,坚硬的食物可以一口一口咬着吃。
这堪称“奇闻”。他儿子王长德急忙请来中医给老人做全面检查。深入细致检查后,医生说老人身体各个器官都健康正常,并补充说,这是古人所说的“枯木逢春,返老还童。”平常很少见。
老人有个“特殊”习惯。每天早上5:00准时起床,在屋内散步10分钟,然后喝上一杯热腾腾的浓茶,便端坐在桌子旁,手持圆珠笔一笔一画地照着报纸上的文字,写满10张学生作业本大小的纸张后,才开始吃早饭。
老人精神矍铄,眼不花、耳不聋。他儿子王长德总结说,父亲长寿,可能主要源于老人性情好,心态好,知足常乐,从不会为家长里短生气。一辈子不吸烟、不喝酒。平日里总是闲不住,更喜欢和邻居中老年人一起摆“龙门阵”。
而在邻居眼里,老人长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儿媳孝顺,洗衣端饭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原标题:镇平县百岁曲旦名家王子高)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南阳日报(2012-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