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南阳 >> 文化遗产 >> 文遗学术专栏 >> 浏览南阳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南阳市非遗保护和传承问题研究(2)

2013/9/29 15:28:27 点击数: 【字体:

    一是要活态整体性保护。文化生态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要使民间的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下来,就必须重视与其紧密相依的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是要生产性保护。把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造福当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那些已经失去生存条件的文化形式,可采用收入博物馆的方法加以保存,但对于那些仍然具有生命力、又有开发潜质的传统手工艺和民间艺术,则可以进行合理开发,以生产的方式加以保护,这既有利于它们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又能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三是要记录式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可以运用录音、录像及亲笔记录等方式,记载民间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声音、表演或技艺生产过程,获取真实可靠的图像、实物、文本记录以及其它第一手资料,然后再整理分类建立档案资料库,进而利用多媒体、数字化等高科技手段,建立数据库等,以便永久保存,并逐步做到资源共享。

    四是要发挥博物馆的收藏与展示功能进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期的发展和传承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实物和物质载体。如民间美术中的绘画、雕塑、手工艺品,民间戏曲中的剧本曲谱、乐器、戏服、古戏台等。将这些稀少而又珍贵的实物进行分类收藏、展示和研究,建立相应的博物馆,就可以将这些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得以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2012年,内乡县衙博物馆与内乡县文化局结合,对内乡县方言、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民间习俗、民间信仰、传统手工技艺、传统体育竞技、传统医药等360余项民间非遗项目进行了挖掘、整理,并编册成书,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原则和方法

    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只有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才能使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得以世代相传,不断流、不泯灭、不消亡,在自然淘汰中逐渐形式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传统或文化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大体有三种方式:群体传承,家庭或家族传承,社会传承。

    1、群体传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相当数量的门类或形式是群体所创造和拥有的,它们是通过群体传承的方式世代相传至今的。岁时节令、民俗节日就是群体传承的典型代表。中国的传统民俗节日,既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认识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又适应了时间和气候、农作与季节的需要,在其形成和演变过程中,陆续粘附上了家庭(族)团聚、纪念祖先、追怀慎远等种种观念与意识,对中华民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内乡县衙博物馆的“打春牛”、“正月十六看县官太太”和“宣讲圣谕”3个非遗项目传承为例。

   “打春牛”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语说“阳气送冬走,春打六九头”、“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标志着一年农耕开始的节日,也包含着一系列的祭祀礼仪活动,而牛是我国古代主要的耕作工具,所以,在清代立春日有“鞭春”的习俗,“打春牛”便是知县每年立春时举行的一项劝民农桑的政务活动。立春的前一日,知县率众官到先农坛祭祀由钦天监颁布制作的“春牛”和“芒神”(主管树木的神)。祭祀完毕,知县在附近田地里亲手扶犁耕地一垄,表示代御亲耕,以迎春气而兆丰年。然后第二天立春日在县衙大堂前“鞭春”。大堂前设香案,摆香烛、猪羊、白酒等祭品,知县跪拜祭祀后,带领众官吏绕牛三圈后,鞭打春牛(泥塑或纸糊的),牛肚内事先填满的五谷、干果等纷纷落地,众吏役与百姓欢呼抢食,期盼五谷丰登,吉年有余。随后人们出县衙开始游街闹春,鼓乐、狮子、旱船、高跷等民间杂耍奇玩尽兴表演,到处洋溢着吉庆欢快的气氛,将打春牛活动推向高潮。

    打春牛、闹春耕活动一直延续到民国,并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积淀,尘封在历史的褶皱里。自2005年开始,内乡县衙博物馆将“打春牛”作为文化旅游表演项目在博物馆内进行展演,颇具影响。

   “正月十六看县官太太”是南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正月十六日这天,衙门内张灯结彩,大门、仪门敞开,所有妇女和孩子可自由进入县衙三堂院内看县官太太。县官及其夫人一大早就坐在三堂前檐下和乡民见面,丫环、仆人还把花生、红枣、核桃等干果大把大把地散给人们。人们还要近前窥视县官太太的脚是不是“三寸金莲”,若不是还会惹人耻笑。这天也是县官太太最荣幸、最开心的一天,“妻以夫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此外,这还是“亲民之官”联络百姓的一种举动。内乡县衙从2004年开始,经过精心排练,恢复了“正月十六看县官太太”这一场景。并作为文化旅游表演项目在博物馆内进行展演。

   “宣讲圣谕”是南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明清时期,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知县要在县衙大门外的宣化坊下,举行宣讲圣谕、教化百姓的活动,内容主要以教化百姓忠君爱国、尊敬长上、和睦乡里、守法交税等为主。清朝灭亡后,该活动被废止。2004年,内乡县衙博物馆根据史料记载,组织恢复了这一宣讲形式,每逢周六、周日及节假日,在县衙宣化坊下进行宣讲表演。

   “打春牛”、“正月十六看县官太太”和“宣讲圣谕”这3个非遗项目,通过节目表演这种形式有效、生动地保护和传承了优秀的文化遗产,通过博物馆这个载体得以充分的展示和传承。

    2、家庭或家族传承。所谓家庭或家族传承,主要表现在手工艺、中医以及其它一些专业性、技艺性比较强的行业,在有血缘关系的人们中间进行传授,一般不传外人。

    以内乡县衙的泥塑艺术展演为例。内乡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四千至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内乡的茶庵遗址、小河遗址、朱岗遗址均发现有陶器(罐、壶、瓶),质地以泥质红陶为主。两汉以后,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以及多神化的奉祀活动,内乡民间的道观、佛寺、庙堂兴起,直接促进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以后,泥塑艺术不断发展,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有许多人专门从事泥人制作,作为商品出售。目前,内乡县王店镇于营村民间艺人于振兴的泥塑最具代表性,其泥塑惟妙惟肖,神态逼真,形成独有的风格,特别是为内乡县衙博物馆所塑的知县章炳焘像、胥吏衙役像等,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让广大游客和专家学者赞叹不已,人们亲切地称他为“泥人于”、“巧手于”。如今,于振兴将技艺传授给子女,专门在内乡县衙博物馆开设了“泥人于作坊”,不仅可以向广大游客展示这一珍贵的民间技艺,而且可以将制作的精致泥塑作品出售给外地游客,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使这一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发展。

    3、社会传承。所谓社会传承,大致有两种:一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某种手工技艺、戏剧曲艺等;二是没有拜师,而是常听多看艺人或把式的演出、表演、操作,无师自通的。

    以内乡宛梆为例。内乡宛梆是2006年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国家级宛梆传承人3名,省级宛梆传承人2名。内乡宛梆是一个优秀的珍稀剧种,形成于明末,完臻于清代,距今已有400年的历史,据新编《戏剧志》记载:宛梆是“明末李自成义军把陕西戏‘东路秦腔’(同州梆子)作为军中戏,带到南阳、襄阳一带,此后与南阳地方民间歌调相互融合而成。”宛梆的独特之处就是:它女声唱腔中的高八度呕音花腔犹如鸟鸣,堪称中华戏曲一绝。清代中期,宛梆在南阳地区盛行,周边各县曾同时拥有近百家宛梆戏班。此后的百余年中,宛梆逐渐衰落,到1948年内乡解放,仅存1家私人开办的宛梆戏班。1951年,内乡县人民政府为保护地方戏,将该戏班收编改制,组建了“内乡县宛梆剧团”。由于宛梆的独特性,社会上没有为宛梆培养人才的艺术学校,人才无法横向引进,历来都是宛梆剧团自己办校。2010年正式成立了“南阳宛梆艺术中等职业学校”,2011年开始实施了首批南阳宛梆艺术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择优招录了40多名宛梆学员,从而把培养宛梆艺术传承人纳入国家职业教育范围。

    自2005年开始,内乡县衙博物馆与宛梆剧团相结合,在县衙内成立了“内乡县衙戏曲茶社”,聘请专业的宛梆演员在戏曲茶社内进行宛梆演唱,使游客在县衙内不仅能游览沧桑古县衙,还能欣赏天下第一腔——内乡宛梆,通过博物馆这个平台生动形象地将这种珍贵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承、发扬光大。

    总之,南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体现了南阳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和气质,深刻而生动地表现了他们的生活、情感、思想和愿望。对南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必须而迫切,这不仅是每个南阳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文化工程,只有坚持实施科学正确的方法与措施,才能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把我们珍贵的、濒危的、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来,并得以传承和发扬。(王晓杰 闫子琦)
   
    参考书目:

    1、王文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

    2、刘鹏九,《内乡县衙与衙门文化》,中州古籍出版社

    3、王晓杰,《揭秘内乡县衙》,中州古籍出版社

    4、《内乡文化遗产》,中州古籍出版社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内乡亲民网 2013-07-01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牛郎织女的起源与发展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