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到6月,从西北高原到南方城市,河北梆子《宝莲灯》全国巡演的道路可谓漫长而艰辛。然而,只要是《宝莲灯》唱响之处,必然会引起一阵阵欢呼和掌声。
2012年11月,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艺有限公司的看家戏《宝莲灯》荣获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之后,剧院很快制定了“全国巡演万里行”的演出计划,分“西北行”和“南方行”,足迹遍布13个省区市。这是该院自1959年建院以来首次到西北演出,也是历时最长、行程最远的巡演。
保留原汁原味的传统
“我是一名老知青,今年74岁。1958年从河北保定到宁夏支援大西北,50多年没有看过河北梆子了,今天我又看到了自己的家乡戏。”4月1日,《宝莲灯》在宁夏进行首场演出,段先生看完演出后激动地说:“我在宁夏安了家,家人和孩子也都生活在这里,我们多希望能在这里看一场河北的家乡戏,真没想到你们会到这里演出。”
河北梆子《宝莲灯》创作于1959年,1960年首演,目前已经演出1400余场。1976年,该剧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成舞台艺术片。“虽然演出了50多年,但我们一直保留着传统梆子戏的原汁原味,让观众能够领略到戏曲前辈的风范。”此次巡演负责人李平芳告诉记者。
剧组在深圳演出时,恰逢“六一”儿童节。在深圳大戏院里,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看《宝莲灯》。大幕拉开,华山之上烟雾缭绕,圣母殿内瑞气弥漫,精致细腻的舞美立刻引起了孩子们的惊叹。“我最喜欢沉香了,他很勇敢,拥有救出母亲的坚定信念。”上小学五年级的张重喆说,这是他儿童节收到的最好礼物。
“为了给全国观众送上一场高品质、高水准的梆子戏,剧院克服了经费不足的困难,斥资几十万元更换了用了20多年的服装和道具。”李平芳说,剧院还请来了河北梆子《宝莲灯》原班老艺术家,对青年演员们进行辅导。
从北至南克服重重困难
4月15日,剧组马不停蹄地赶到青海省西宁市。演员们在青海大剧院连演5场后,又继续以慰问演出的方式走进当地的部队、农村、大学。
从海拔几十米的石家庄到海拔2300多米的西宁,这对演员们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虽然临行前已提前做好了应对高原反应的预案,但实际情况比想象中的困难更多,很多演员都出现了高原反应,胸闷、头晕、喘不上气。“武戏是《宝莲灯》的精彩之处,武戏演员在近一个小时的演出中,不停地空翻和打斗,困难可想而知。”李平芳说。
55岁的王云菊是剧中“圣母”的扮演者之一。这次,她也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但她依然坚持上场,演唱、技巧丝毫不懈怠。她说自己肩负着传播河北梆子的使命,在台上一分钟,就得使出十分力。“哮天犬”扮演者户海蒙一场武戏下来五六分钟喘不上气儿,要吸3袋氧气后才慢慢缓过劲儿来。他说:“听到观众这么热情的掌声,要是不把最好的武戏展现出来,就辜负了西北的观众。”
6月在深圳的演出正值南方的盛夏,闷热的天气让演员们有些不适应,一场演出下来就满头大汗。由于演出经费有限,剧组尽量缩减巡演队伍。演员不仅要演出,也要兼任每次的装台和拆台工作。五六辆道具车、几吨重的道具,就靠他们一箱箱搬上去,经常要忙到凌晨1点多,而天亮后,大家都会精神抖擞地登上舞台,甚至连续演出两场。
青年演员大放光彩
舞台上的“圣母”含蓄而不失英气,温柔而大义凛然,分寸拿捏合适。当得知这位“圣母”的扮演者张警月只有19岁时,观众无不惊讶。此次巡演,舞台上一多半的演员都是年轻人。
在传统剧目面临人才困境的时候,河北梆子剧院能拥有众多的青年力量,很是难得。这得益于剧院在十几年前开展的人才培养计划。2000年,剧院实施了青年演员定向培养,从农村招收具有天赋的孩子,集中到剧院进行文化课和艺术课培训,并且不收学费。“2006年,我们争取了40个编制,把这批孩子留住了,现在他们都成了剧院的中坚力量。”
张子宜在剧中扮演“老虎”和“神将”,他12岁进入剧院的培训基地,如今已是优秀的武生,他的前空翻和侧空翻还被列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演武戏辛苦,所以坚持下来的人很少。有些人去拍武打电影,那样更容易赚钱。”张子宜说,剧院的领导对他们很重视,也很照顾,这使得他可以踏踏实实地演好戏。
剧组在西北先后走过了宁夏、甘肃、青海,之后又奔赴南方的广州、深圳、中山、珠海、佛山,并且在澳门进行了演出。6月17日,作为此次巡演的压轴演出,河北梆子剧院与广东粤剧院在广州友谊剧院联合演出了《宝莲灯》。广东粤剧院与河北梆子剧院的演员一一亮相,丁凡、姚志强、刘凤岭3位梅花奖获奖演员同台演出,为梆子戏《宝莲灯》的全国巡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记者 屈 菡(原标题:河北梆子《宝莲灯》3个月巡演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