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外省 >> 浏览文章

人造阿房宫“夭折” 拆了“假古董”能治“造景病”?

2013/3/27 19:14:53 点击数: 【字体:

    13年前建成开放的西安阿房宫景区即将拆除。头顶“天下第一宫”美名的景区如此“短命”,为各地方兴未艾的“造景热”敲了一记警钟。

    建于监管“灰色地带”

    25日下午,记者走进西安西郊的阿房宫景区,高低错落的宫殿,远看风采依旧,近观却显凋敝。漫步景区,难觅游人。谈起拆迁,景区一名负责人表示:阿房宫遗址公园将要建设,拆这个景区,是“小项目服从大项目”,但拆迁时间还没定。

    据介绍,阿房宫景区在建设前,征求过西安市、未央区相关部门意见,还请文物部门设计过。对此,记者咨询了西安市文物、旅游部门,均表示不清楚阿房宫景区项目当年建设管理情况,不过,“阿房宫”未在真正遗址本体保护区,不违反当时遗址保护规定。作为租用集体土地的“村级项目”,是在监督管理“灰色地带”成长起来的。

    “假古董”难比真遗址

    阿房宫是秦朝统一后开始建造的朝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四大工程”。地面遗存的主体“前殿遗址”,是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夯土建筑台基,属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开门迎客的阿房宫景区,曾号称“再现秦始皇生前豪奢”,在西安旅游界以秦文化为主题轰动一时,年接待量曾达到数十万人次。

    据悉,阿房宫景区土地租用将于2014年到期,发展前景不明,后继开发徘徊不前。为增加短期收入,曾把“六国宫”出租给学校,还建设了多栋“小产权”楼房。

    秦阿房宫旅游开发公司董事长雷应魁说,1995年筹建以来,景区至今已投入2.3亿元,对一个民营企业来说已“下了血本”。然而近年来景区收入和投入都持续低迷。

    与景区走向平淡截然相反,真正的阿房宫遗址迎来了考古热潮。2002年至2007年,国家考古机构通过考古调查和部分发掘,首次明确了阿房宫遗址范围,面积约880亩,高7~9米,气势、规模及历史价值,都非山寨版阿房宫景区所能比拟。

    “造景”须谨慎

    根据国家文物局去年批复的《阿房宫遗址保护总体规划》,西安市正在落实2.3平方公里内的文物保护,并建设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

    “阿房宫景区位于遗址南侧200多米处,规划建设水平较低,而且主体建筑处于遗址保护控制区,建筑物高度超出了文物保护规划规定的高度,影响文化遗产的视线走廊。”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毓芳说。如此一来,成为遗址保护建设“绊脚石”的阿房宫景区,淡出历史几成定局。

    专家认为,人造阿房宫景区昙花一现,为眼下方兴未艾的“造景热”留下了诸多教训。

    监管不力造成阿房宫景区“先天不足”。专家认为,当年建设之时,阿房宫景区是民间投资行为,没有政府部门严格规划和审批,其租地建景、低标准设计、不符合遗址保护长远规划显而易见,而且这些年来一建一拆,造成巨大资源浪费。

    持续性创意缺失,更使阿房宫景区后续乏力。陕西省社科院旅游专家张燕研究员说,人造阿房宫选址紧邻遗址,地处偏远,不仅道路、公交设施配套不足,而且与遗址旅游此消彼长,难以“双赢”。此外,景区内的建筑、演出等策划创意水平低,更没有持续投入开发。这是目前国内很多人造景区的“通病”。(原标题:人造阿房宫“夭折” 拆了“假古董”能治“造景病”?)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河南日报(2013-03-27)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