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外省 >> 浏览文章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平竹帘 打造统一品牌

2013/1/22 10:20:19 点击数: 【字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平竹帘 打造统一品牌

竹帘成品

 

  “薄如蝉翼淡如烟,万缕千丝总相连。借得七仙灵巧手,换来天下第一帘。”素有“天下第一帘”美称的梁平竹帘身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却在现代产业化的市场前遭遇“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昨日,商报记者实地走访梁平竹帘画工厂,试图解读什么原因束缚了竹帘产业发展的脚步。

  
  现状

  
  惨淡时一月卖不出一张


  
  “想千方百计卖竹帘,尽千辛万苦寻商机,用千言万语去推销,跑千山万水探市场这"四个千",道破了我们企业的现状。”昨日,商报记者见到了重庆梁平县流芳工艺竹帘厂总经理陆晓刚。他充满无奈地说:“好的时候一个月能卖几百张,惨淡时一张都卖不出去。”

  
  商报记者了解到,该厂成立于2001年,去年6月被列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如今也是梁平最具规模的竹帘生产基地。经过十余年发展,目前厂里有专业技师约30余人,年产竹帘1万张左右。尽管如此,因产品销量不理想,实际每天工作的员工不足半数。

  
  在惨淡现状面前回忆辉煌历史,陆晓刚不免只能苦笑。他介绍,在上世纪50年代初,当地成立了竹帘厂,员工有200多人,年销量达几万张,效益极好。这一说法,也得到了梁平竹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丁鹏程的证实,“当时梁平竹帘还出口到日本、美国、东南亚等国家。”

  
  记者了解到,梁平竹帘一大特色是,只能从里往外看,从外看不到竹帘背后。如今在各类新兴工艺品的冲击下,古老的梁平竹帘仿佛与世界也隔了一层看不清的薄纱,与市场需求渐渐脱节。

    寻因

  
  产品功能销售渠道单一


  
  在采访过程中,商报记者留意到,竹帘画几乎是梁平竹帘的主打产品,鲜见其他品种。“竹帘属于特殊手工技艺,工序多、耗时长,也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陆晓刚认为,“但最核心的问题是,竹帘始终成不了人们的生活必需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日常用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窗帘代替了竹帘,再后来,各种新潮的装修风格走进家庭大量冲击了竹帘画装饰品。而过于单一的产品功能,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日常需求。

  
  此外,竹帘目前的销售渠道也显得力不从心。以流芳工艺竹帘厂为例,其主要销售渠道为单位团购、旅游产品以及普通零售。陆晓刚和丁鹏程自己都意识到渠道存在的弊端,他们说,“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竹帘作为礼物或者是工艺品,终究是一次性消费。”

  
  然而,渠道的开拓需要资金,商报记者了解到,当前企业小、底子薄、发展不均匀,是梁平多数竹帘厂的现实问题。丁鹏程说,如今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接轨现代市场,成了这个行业急需***的难题。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平竹帘 打造统一品牌

工人在现场制作竹帘


  
  破局

  
  政府助推打造统一品牌


  
  来自梁平县文广新局的数据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县主打竹帘生产及衍生品研发的公司共计10家,从业人员约500多人。据市经信委和统计局的数字显示,2012年竹帘产值的增长幅度达35%。

  
  可见,这个市场仍然大有潜力。那么如何让“老字号”与现代市场相融合,正成为竹帘企业与梁平县政府的第一难题。

  
  为此,陆晓刚做过不少尝试。“我很愿意带竹帘画去参加展会,曾经一年参加过七八场。”两年前,他还在洪崖洞开了家竹帘专卖店,但因难以承受高昂的房租及人工,最终不得不撤回梁平。

  
  无独有偶,丁鹏程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渠道。他在2010年时还自讨腰包,在阿里巴巴、淘宝等开设网页,通过电商推广。“我们现在还力图创新品类,推出台式竹帘、屏风式竹帘、落地式竹帘等。”丁鹏程称。

  
  “去年,竹帘参加了首届文博会。通过与其他产品对比,我们发现竹帘不仅在种类上有待提升,在包装打造上也有所欠缺。”昨日,梁平县文广新局产业市场科科长陶斯平告诉记者。

  
  商报记者了解到,为鼓励企业研发新产品,梁平政府向县里每个代表性竹帘工艺企业支出6万元的扶持资金,已于去年底发放到位,在税收方面也有一定的优惠政策。

  
  “如何让竹帘成为百姓生活必需品,是政府正在思考的问题。”陶斯平告诉商报记者,为此,政府从改变产品包装着手,初步设想从5个企业当中选出优秀设计人员竞标,选定包装形式后再由专门的公司生产,其余产品将统一包装。“希望能将梁平竹帘打造成统一品牌,改变无法抱团生产的境况。从连锁经营的角度来说,这也能更好地整合资源、人才和资金。”

  
  “为提升产量,我们还在尝试在破竹等环节引进机器设备。”陶斯平补充称。

    地理论见

  
  保留传统不代表停滞不前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谭小兵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开展非遗保护后,梁平竹帘正越发受到重视,艺人的回归、产量的提升等,都比以前进步了。“保留传统不代表停滞不前,否则市场会越来越窄。”在谭小兵看来,融入现代审美需求、打造浓郁的“地域风”,是提升档次的好办法。他建议,可考虑将绘画内容与重庆著名旅游景点结合,如美丽的三峡风光等,都可以“搬”上竹帘,借“重庆非去不可”的东风,将竹帘素材与景点背后的故事、内涵等结合。而扩宽渠道方面,“厂家可考虑与装修公司合作,现在中式装修风格很受青睐,可主动将竹帘产品推荐给顾客。”

  
  对此,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表示,“一方面,应积极改善与时代发展不符的低端化生产方式,合理配置生产材料、人力资源,尽可能实现集约化生产模式。另一方面,借力电商打好营销牌,以体验式消费吸引消费者。”(原标题:“天下第一帘”梁平竹帘 重振旗鼓:统一品牌)


来源:重庆商报    时间:2013-1-22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