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去年有多少游客在咸阳旅游吗?在旅游方面花了多少钱吗?华商报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市文物旅游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咸阳市接待旅游人数4800.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1.6亿元。
乡村旅游影响力持续扩大
“‘十二五’期间,咸阳市初步形成了以历史文化、乡村旅游、生态观光等为主体的旅游产品体系。”昨日,咸阳市文物旅游局局长杜俊霞在会上介绍,“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累计1.8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81.6亿元人民币。其中,去年实现旅游接待人数4800.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71.6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了11.6%和18.1%;其中旅游综合收入增长率超出省考指标5.8个百分点。
杜俊霞称,去年,咸阳市乡村旅游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袁家村荣获“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贤仓村、任池村、袁家村荣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乡村旅游影响力持续扩大。”
不过,杜俊霞认为,目前咸阳文物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一定问题,不仅文物保护基础工作薄弱,文物科技保护水平整体偏低,而且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缓解。此外,旅游产业链不健全,游客消费层次偏低,综合收入总量偏低。旅游产品档次偏低,核心竞争力不强,景区综合竞争优势不明显。
建议立法保护咸阳大遗址古墓葬
“多年来,文物保护规划编制滞后和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单一是咸阳市文物事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杜俊霞坦言,“尤其文物保护规划更是我们的一个短板。”今年,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报省政府公布郑国渠首遗址、秦咸阳城遗址、唐顺陵、唐昭陵保护规划。编制西汉帝陵、汉云陵、汉甘泉宫遗址保护规划,年内完成平陵、安陵保护规划的报批工作。同时完成105处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管理规划的评审和公布工作。
杜俊霞介绍,今年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做好重点项目的策划、申报和建设,实施以旬邑泰塔纠偏扶正、武功城隍庙护坡加固、长武昭仁寺明代城墙抢救性保护等为代表的古建维修工程;做好永寿武陵寺塔、兴平文庙、三原城隍庙、武功城隍庙等古建筑的维修工作。
同时,文物旅游部门对唐建陵、崇陵、端陵、庄陵、贞陵等的石刻加固扶正。对唐乾陵三出阙为代表的唐代帝陵礼制建筑修建,并推动咸阳博物院等博物馆所的建设工作。推进贞陵、献陵等汉唐帝陵旅游项目和乾陵唐文化景区建设。推动郑国渠水利风景区、秦商文化·唐家大院、彬县大佛寺景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创建4A景区1-2个、3A级景区3-4个。
此外,杜俊霞建议市政府提请市人大对咸阳大遗址古墓葬保护立法,出台《西汉帝陵管理办法》《唐代帝陵管理办法》《汉唐帝陵保护条例》。
杜俊霞表示,今年预期目标是全年实现旅游接待人数突破52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