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外省 >> 浏览文章

在内蒙古包头境内被发现 西汉石门障揭开神秘面纱

2016/2/22 9:34:59 点击数: 【字体:

在内蒙古包头境内被发现 西汉石门障揭开神秘面纱

石门


    阿勒得尔图

    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悠远,许多地方在过去久负盛名,在《汉书》、《水经注》、《清史稿》中有明确记载的石门障就是一例。然而关于石门障的具体位置,一直以来存在着争议。日前,笔者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在内蒙古长城调查中,通过田野考古结合史料分析,可以确认,包头市石拐区五当沟北岸古城塔村中一座已消失的古城,就是汉代的石门障。

    从古籍中寻找突破口

    石门障是西汉中晚期在塞外依附于长城修筑的军事指挥系统,由于其地理位置和军事作用皆十分重要,所以《汉书》、《水经注》和《清史稿》对其均有记载。《汉书·地理志》曰:“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又西北得支就城,又西北得头曼城……”《水经注》中亦提到了石门障:“河水又东流,石门水南注之,水出石门山。”《清史稿·地理志》曰:“有鄂博口,古稒阳道。”这一记载,提出两个观点,一是石门障位于鄂博口,即今包头市市区北面、沟通阴山南北的昆都仑沟;二是《汉书》记载的石门障及其西北五城,描述的是一条名为“古稒阳道”的驿道。

    长期以来,人们研究石门障大都把《清史稿》的记载看作信史。历史学家郭建中在《汉代石门障的考察与分析》中把前人考证石门障的观点归纳为四种:一是将石门障标绘于昆都仑沟南口;二是认为石门障在昆都仑沟通向大青山的狭口处;三是认为乌拉特前旗小召门梁障城与石门障有关;四是认为梅令山古城与石门障有关。郭建中归结的四种观点,前两种实际是一种,后两种中的小召门梁障城、梅令山古城,均已出昆都仑沟,进入山北的明安川。郭建中对上述三种观点均予以否定,认为石门障既不在昆都仑沟南口,也不在昆都仑沟以北,而是位于昆都仑沟之中,从昆都仑沟南口向北约2.5公里处有昆都仑沟障城,那才是石门障所在。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对石门障的研究尚缺乏确凿证据。即使刘幻真先生依据采集陶罐的“石门”字样戳记,将梅令山古城与石门障联系起来,也无法令人信服,因在今包头地区,有“石门”戳记陶器的出土地点很多,应是汉代名为“石门”的陶窑生产的陶器输送到了这里,该古城只是使用“石门窑”生产陶器的聚落之一。

    然而,所有对石门障的研究指向均在包头地区,但石门障到底在哪儿,仍需要更多证据。

    长城普查牵出石门障所在

    《水经注》对今阴山以南、黄河以北的汉代五原郡属县治城的描述有许多错乱之处,如果按图索骥就很难与今天在这一区域内发现的汉代古城相对应。但《水经注》提供的这一区域内存在的汉代县城这一线索又非常珍贵。

    汉代五原郡在阴山以南、黄河以北的辖区,大致西起今乌拉特前旗西山嘴,东至今土默特左旗哈素海。处于五原郡东西辖区中心地带的麻池古城,是一个重要的基点。古城西邻昆都仑河,分为南、北两城,周边分布着众多的汉墓群,学界将其认定为秦代九原郡郡治及汉代五原郡郡治九原县。九原县以西分布有西安阳县、成宜县、宜梁县,分别对应乌拉特前旗张连喜店古城、三顶账房古城与达拉特旗二狗湾古城。其中,二狗湾古城在汉代亦位于河北,后由于黄河的改道,现已成为河南之地。九原县以东有临沃县、稒阳县、塞泉城,可分别对应包头东河区古城湾古城、大城西古城和东老丈营古城。大城西古城为长城调查新发现,位于土默特右旗大城西村中,由于遭到村庄建设破坏,仅存部分北城墙。据村中老人回忆,他们儿时古城还存有边长400余米的四面城墙。塞泉城应为蒱泽县旧址,蒱泽县为西汉五原郡属国都尉治所,其得名应与哈素海有关,哈素海在汉代即名为蒱泽。

    古城塔村浮出水面

    “在古城湾古城与大城西古城之间,有五当沟流水注入黄河,如此五当沟才是《水经注》记载的石门水,石门山、石门障均应位于五当沟之中。”内蒙古文物考古所副所长张文平说。

    五当沟北自明安川流入大青山,主要流经包头石拐区。在五当沟,大约以石拐区古城塔村为界,古城塔村南侧,五当沟在险峻的山中向东形成一个大的拐弯,石拐或即由此而得名。在大拐弯处的西侧,有一条叫石门沟的支沟,形成古城塔村至五当沟下游之间的直线。石门沟的北端为高耸的山崖,在山崖中有人工开凿的一道底宽2米至2.5米的石门,向北过石门下山即达塔村。石门两侧山体高耸,应该就是《水经注》记载的石门山。石门障得名自石门,显然该道石门最晚在汉代已经开凿而成,石门障自然就在石门山左近。

    障为山中小城,那么石门障是一座什么样的障城呢?这需从西汉五原郡的军事建制讲起。西汉五原郡设有西、中、东三个都尉,协助郡太守管理边防军事。西部都尉治所有人推定为乌拉特前旗公庙沟口障城,为一座边长约140米的障城。西部都尉与中部都尉辖区的分界点在成宜县。从成宜县往东,中部都尉治所有人推定为位于哈德门沟沟口处的哈德门沟障城,但该障城的主体为一座边长约50米的小障,似乎不够都尉治所规格。在昆都仑河西岸,以前调查有孟家梁古城,面积较大,发现有汉魏、隋唐等多个时期的遗物。该古城北扼昆都仑沟沟口,东南为麻池古城,对九原县能够起到护卫的作用,正是中部都尉原高城所在,但由于后代的改筑,该障城原貌已不复存在。五原郡三都尉均位于阴山之南,管辖的东西范围60余公里,中部都尉与东部都尉的分界点约在古城湾古城,古城湾古城以东进入东部都尉辖区。

    都尉之下,管理若干候官。一个候官管理若干烽燧城障,统称为塞,如西汉张掖郡居延都尉甲渠候官管理下的烽燧城障统称为甲渠塞,而甲渠候官的治所为甲渠障。石门障同理,应为西汉五原郡东部都尉管理之下的石门候官治所,而石门塞则包含若干烽燧城障。

    在调查中,在五当沟沟内及其两侧山上,发现汉代当路塞长城墙体2段、烽燧5座、障城3座、遗址1处,均为石门塞的组成部分。那这些遗迹中,哪一个是石门障呢?首推五当沟障城,因其位于石门山东山下,地处五当沟大转弯处西侧的山前台地之上,扼守险要。障城平面大致呈梯形,土筑墙体,南墙长20米,北墙长32米,东墙、西墙均长22米。然而从作为石门候官治所的石门障来讲,五当沟障城显得规模偏小,且其位置不利于对五当沟的全面指挥。从石门向北,五当沟北岸有一片高台地,台地上坐落着古城塔村,据村中老人介绍,这里原来有一座古城,但今天古城已了无痕迹。古城塔村所在高台地,处于五当沟大拐弯北侧,利于掌控整个五当沟,南面遥望石门,亦是北出石门沟首经之地。如此,位于古城塔村中的已消失古城,应该是汉代的石门障。

    张文平说,进入东汉后,五当沟流域以及阴山以南的五当沟以东地区,成为归附汉朝的南匈奴驻牧地,稒阳、蒱泽二县均撤治,石门塞仅存塞道,塞防功能弱化。东汉时将五当沟流域泛称为稒陽塞,北魏为棝杨塞,均为地理概念,而非军事建制。清代以来,大量汉族移民进入五当沟,当地有适合烧制陶瓷器的瓷土,陶瓷制造业大兴,由此推断汉代的“石门窑”也应在五当沟之中。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荆州花鼓戏的乡土文化密码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