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中国土司遗址在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批准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土司遗址是统一国家中多族群聚居地区独特管理制度的珍贵物证,呈现出“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历史智慧”的主题,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面临的突出议题,值得全人类予以关注与保护。它入选世遗可谓实至名归。
什么是土司制度?
“土司”是13-20世纪中国国家职官体系中,由中央政权委任西南多族群聚居地区族群首领世袭管理其辖区的职官制度。
以云贵高原为主体、环绕于中国内陆平原西南部边缘的广大山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岩溶地貌分布地区之一,群山、河流、小型盆地或平川密布。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特征使得中国西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成为多族群聚居地。为深化对这一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文化多样地区的管理,谋求社会的整体平衡与发展,13-20世纪,作为统一的多族群国家,中国中央政权制定并推行了秉承“齐政修教、因俗而治”传统智慧的“土司制度”,委任当地族群首领担任“土司”世袭管理辖地,同时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规定,明确土司的管理权力和义务,实现地区管理方式与国家管理体系和文化思想的接轨。
通过“土司制度”,中国中央政权实现了对西南地区的长期、有效管理,保持了族群文化多样性传承,推动了各族群对统一国家的理解和认同,促进了中国长久的和平和统一。本次申报的“土司遗址”包括老司城遗址、唐崖土司城遗址、海龙屯遗址,是“土司”的行政与生活中心聚落遗存,是“土司制度”的珍贵物证。
土司遗址包括什么?
土司制度文化遗存包括土司城寨、官署、庄园、墓葬等多种类型。
本次申报的老司城遗址、唐崖土司城遗址、海龙屯遗址,曾为当时“土司”的行政和生活中心,位于土家族、仡佬族、苗族等族群聚居的云贵高原东北边缘武陵山和大娄山区,是中国西南山区与中央政权核心地区在地理和文化上的最前沿交汇地。
三处土司分属宣慰司和长官司两种职级,共同反映了土司规范的职官体系。三处土司遗址反映了土司制度作用下特殊的山地城堡式聚落形态和社会组织特征,一方面保持了中国西南地区山地聚落典型的因地制宜、随形就势的整体布局,以及当地的传统聚落及建筑营造工艺,如各功能的建筑组团结合台地分层布局、具有精密设计的大型排水系统等。
为何选择这三处申遗?
中国现存土司遗存百余处,经过长期、科学、全面的调查和记录,这些遗存均被中国政府公布为国家、省、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了中国法律的专门保护。为了遴选出最具代表性的遗产要素构成系列遗产进行申报,中国学者对它们的类型、规模、价值内涵、学术基础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遴选出最具价值特征代表性,同时相互间的整体组合又可共同体现土司职级体系、土司管理特点等社会文化完整背景以及土司所处地理环境特征的三处土司遗址,构成系列遗产进行申报。
本次申报的三处遗址不仅在物质遗存方面,是西南少数族群聚居地区少有的以遗址状态保存下来的大型聚落,较少受到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干扰,真实保存了历史时期废毁后的遗存信息;而且遗产地还珍藏有完整的土司家族族谱、碑石铭刻以及历代地方志书,翔实记载了各土司家族在13-20世纪的世系和发展历程,为土司制度在当地的兴衰和土司城的营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信息。
土司遗址的现状如何?
中国现存的土司遗存已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本次申报的三处遗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中国政府最高层级的保护与管理。
作为系列遗产,土司遗址的管理体系依托中国文物行政管理机制,已由国家文物局主导,在国家级、省级层面建立其跨地区、跨部门协调管理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制定联合、协调管理的专项管理协定,成立世界遗产申报和保护协调管理机构,制定并执行了一系列包括保护、研究、展示、监测、传播等方面的协调管理措施及执行计划,有效保障了土司遗址整体的系统和长期保护。
各遗产点自身的管理也井然有序,三处遗存均纳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省、市/县、遗产点等4级管理框架,各遗产地均已公布并执行保护管理专项法律法规,编制并实施了遗产保护管理专项规划,针对本遗产特点明确了专项保护和管理措施,并组织实施了一系列考古、研究和保护项目,有效保障了遗产的科学和长期保护,提升了文化遗产的展示和社会服务能力。
申遗成功后如何管理?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了解到,申遗成功后,中国政府将继续关注中国丰富的土司遗存,在专业技术方面,继续、长期参与土司遗址今后的研究、保护、展示等工作,指导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土司遗址整体价值特征和保护管理需求框架下,进一步整合历史、民族、考古、文化遗产保护等多学科力量,对各类土司遗存进行更为系统的研究,促进各地政府在土司遗址管理实践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为土司遗址价值的深入认知和整体、长期的保护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在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当代,文化多样性保护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议题,针对这一主题,中国政府将以土司遗址的保护与研究为契机,积极推动国际同行共同参与土司文化遗产保护,就具有“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历史智慧”价值主题的相关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进行广泛交流,为当代和未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本报北京7月4日电 本报记者 李韵)
均为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