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孔德
层层叠叠的吊脚楼、沿着山路蜿蜒的壮美建筑,这里是中国历史上苗族5次大迁徙的聚居地——西江镇千户苗寨。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寨内家家相连,户户紧挨,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5%。
千户苗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中国独有、世界独存的苗族最大聚居地。1000多户苗家传统吊脚木楼依山而建,气势恢宏。寨内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苗族文化珠联璧合,旖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苗族风情交相辉映。1999年,千户苗寨被列为贵州省重点保护与建设民族村镇;2005年,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挂牌,苗族村寨博物馆建立。2006年以来,西江苗族刺绣、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苗族古歌和苗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等先后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雷山县政府出资成立了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把千户苗寨旅游进一步推向市场,2012年,该公司被文化部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文化部副主管莫世海认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个称号对他们来说,意味着要让更多游客来到千户苗寨了解民族文化,观赏、体验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旅游景区,没有文化的支撑,旅游得不到更好地发展。”莫世海说。
在经营千户苗寨景区过程中,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秉承保护和传承苗族文化这一理念,在原有庞大的依山而建的吊脚楼群风格基础上,融入苗族图腾、百姓生产生活场景多元素的工艺雕刻,使每个新建设项目和改造包装项目都与原有的风貌融为一体。
值得一提的是,在千户苗寨旅游,还能参加非遗体验活动,内容有苗族接待宾客的最高礼仪——寨佬迎宾仪式、苗族即兴飞歌、苗族刺绣展示、原生态芦笙舞、“鸟王大比拼”和雄鸡争霸赛、“十里飘香”酿米酒展示、苗族银饰技艺展示、青艺术蜡染、千年神秘祭鼓等体验活动,夜间还有《美丽西江》的专场演出。据了解,2014年,千户苗寨景区共接待游客272.56万人次,同比增长41.9%;旅游综合收入达21.36亿元,同比增长42.7%。
莫世海说,虽然在非遗保护中他们已取得一定成绩,但面对传统技艺和文化传承,最大困难是经济力量后劲不足,传承经费薄弱,未能解决文化传承人的后顾之忧。“很多文化传承人都已老龄化,但目前在非遗保护上我们只能维持现状。除此之外,还有传统的酿酒技艺、纺织技艺、编织技艺、绘画技艺等项目应当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将其纳入非遗保护名录,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用于传承和培训。”
对于这些困难,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想出了从景区门票收入中提取18%用于设立民族文化保护和奖励资金的办法,以此激发群众参与景区建设管理的积极性,使老百姓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得到增强,现在千户苗寨的民族文化保护氛围已由“要我保护”转变到“我要保护”。
随着旅游的发展不断升级,今年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公司将在“深度体验”方面作“文章”,将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深度体验活动,以发展当地的苗族风情旅游体验、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体验、自然田园风光旅游体验为重点,集生态观光、互动体验、娱乐、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景区,把观光旅游转化为非遗和民风民俗相结合的体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