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外省 >> 浏览文章

银雀山汉简项目重启 其中包括《孙子兵法》等古籍

2015/3/9 16:23:35 点击数: 【字体:

  7日,由山东博物馆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银雀山汉简保护、整理与研究项目启动暨专家咨询会”在山东博物馆举行。银雀山汉简自1972年出土以后,由于保护问题难以解决研究一度中断,此项目的启动标志着保护与研究再次重启,对于延长保存难度极大的竹简的存世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本报见习记者 刘雨涵                 

  银雀山汉简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银雀山汉墓简牍发现于1972年,由山东博物馆和临沂文物组组织发掘,被列为“新中国30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出土了写于公元前140年至前118年(西汉文景时期至武帝初期)的近5000枚汉简,其内容包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晏子》等古籍及古佚书。

  省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谢治秀表示,银雀山汉简在中国的考古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解决了诸多历史上的疑点,历史中许多传说中的事件和人物也通过银雀山汉简的实物得到了佐证。“历史上都认为《孙子兵法》就是孙膑写的,但后来又出来一个孙武,直到银雀山汉简的出土,才证实这是两个人,而且是两部兵书。还有尉缭子、晏子等都是传说中的人物,有了银雀山汉简这个真正的文字记载才把这些都说清楚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事先秦考古研究及中国古汉语研究的专家李零也高度评价了银雀山汉简的历史地位:“竹简的出土在中国也就是110年左右的历史,但一直到1972年银雀山汉简的出土,才是真正的成批古书的第一次出土,在我们的学术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简牍保存引脱水浸水之争

  虽然银雀山汉简出土的意义重大,但是对于它的保护和整理研究一直是许多专家们的心头之痛。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曙光表示:“由于历史和人为的种种原因,对于银雀山汉简的研究断断续续,有着很多遗憾,这次重启可以说是一个‘还旧债’的工作。”

  现在对于简牍的保护分为两种,一类是脱水保存,一类是像银雀山汉简这样浸泡在蒸馏水中保存,因此脱水还是浸水成了简牍保护的最大争议点。“简牍这一类文物在我们业界有一个概念,‘不动就是最大的保护’。”谢治秀介绍说,银雀山汉简在出土前是被泡在水里保存在密闭的墓葬里,用非常黏的糯米弄出来的一种泥巴封住,不渗水也不透气,所以能够保存几千年,因此想要延长简牍的存世寿命就要尽量维持出土前的环境。“我们也做过脱水的,而它脱水以后就成了新的,黑色字迹都变了,像假的一样。”

  “刚出土的时候有的专家说如果不脱水的话,也就50年的保存期,现在已经过去40多年,保存得还是很好。”专家王之厚认为,浸水保存还是非常有效的保护手段,但有的专家也指出按照这种方法银雀山汉简只能再保存100年,“现在也有很多专家主张是要脱水,脱水保护和按照原状在水里保护也是目前两种不同意见,所以我们这次召集专家来还需要再研究。”

  学术研究有待突破

  山东博物馆此次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达成合作开展“银雀山汉简保护、整理与研究项目”的意向,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安徽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湖南中国简牍博物馆、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山东博物馆等高校、院所及文博机构的专家学者组成了联合项目组,计划在三年内完成竹简的基本保护和整理研究工作,形成并出版集成类成果物。山东博物馆负责人表示,山东博物馆具有天然的藏品优势,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具有独特的人才优势和学术资源,二者结合能实现优势互补。此次研究必将取得可观的成果,总之,一定让子孙后代都能见证《孙子兵法》,见证这些来自古代的优秀文化。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齐鲁晚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