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外省 >> 浏览文章

艺术经费莫“应景”

2015/1/23 10:38:00 点击数: 【字体:

 

    苏  锐

    日前召开的山东省文化工作会议上,相关负责人通报的一组数据值得关注:“十艺节”后,山东省级艺术创作资金增加至每年3000万元。而在市级层面,除济南每年1000万元、青岛每年3000万元外,其他市艺术创作投入均出现下滑,个别市下滑较大。有些市每年创作经费仅30万元,还有些地方干脆取消了艺术创作专项资金。

    山东各地对文化的支持力度,在筹办“十艺节”时达到近年顶峰。单从公共文化设施来讲,已公布的数字为“筹办‘十艺节’3年中山东累计投入249亿元用于文化硬件的改建”。相比而言,艺术创作方面则“寒酸”了不少:2.8亿元。但这些投入带来可观回报:全省新创作重点剧目62台,群众文艺节目4400多个,参加县级以上选拔的美术作品1.32万幅。

    各地并未公开说明取消艺术创作资金的原因,原因似乎有以下几个:“十艺节”闭幕了,“上面”对文化要求松了;主政领导对艺术“不感冒”;当地财政税收情况不乐观;没有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容易出问题。

    第一个原因好理解,一些地方负责人认为“‘十艺节’的风刮过去了”,承办任务完成了,从此可高枕无忧了。至于第二个原因,则被很多市地的文化部门负责人认同。“以前借着办节,财政该给的钱还得给;现在‘热气’过去了,领导又不爱看戏,自然而然削减了艺术创作投入。”

    其实上述问题均可归结为一点:目光短浅。

    在一些地方主政负责人看来,修高楼大厦总胜过把钱投到无形的艺术创作中去好:斥资上千万元,一栋有面子的高楼就建起来了;但如果把这些钱放进文艺院团,好像效果来得不是很明显。这种典型的懒政思维,是一些地方文艺创作资金被取消的主因。

    艺术创作需要文艺工作者的感悟,更离不开他们夜以继日、甚至持续数十年的积累和后期的无数次修改打磨。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艺术家安东尼奥·洛佩兹创作西班牙皇室肖像画耗费20年,这也是艺术作品能具有永恒魅力之所在的原因。十天半月创作出的文学作品,有多少读者愿意看?有多少能在岁月中留下烙印?

    艺术创作不是立竿见影的投资行为,它有自身产生效应的规律,这样势必需要有一个持续支持艺术创作的机制。

    2014年,《山东省舞台艺术创作规划(2014年—2016年)》制定。同年山东又建立了舞台艺术“4+1”工程长效机制,给《规划》的实施提供了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保障。这一举措的实施,首先激发了山东省直院团的创作热情,吕剧《回家》等一批剧目陆续站上舞台,开始不断打磨提升,惠民效应也在逐渐扩大。

    今年,第十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将举办。明年,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也要在陕西开幕。艺术节上一个地方的作品拿大奖,反映出的是当地对文艺创作多年支持的结果。临时抱佛脚、搞“应景戏”似的支持艺术创作,有悖于文化发展的规律,也不利于文艺作品惠民、乐民效应的发挥。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