绻遍珨㈤氭枃
鐢ㄦ埛鍚�  瀵嗙爜    娉ㄥ唽浼氬憳 鎵惧洖瀵嗙爜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外省 >> 浏览文章

藏家谈清代刺绣龙袍:成本1000两白银 穿脏就销毁

2014/9/26 10:47:09 点击数:79 【字体:

  济南将再次举办“清宫服饰展”的消息这两天在网络上流传,只不过,这次的展览不是由官方的机构举办,而是由一位济南的私人藏家拿出私藏精品向市民展示。关于私人收藏皇帝的衣服,并且多到可以拿来办展览,这让不少市民感到吃惊。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准备举办此次展览的私人藏家陈凯。

  国外拍卖会上的“赃物”

  近两年开始,文物、艺术品市场空前火爆,电视上有关“鉴宝”的节目层出不穷,这其中不少人真收到了些宝贝,更多人则是不停地在交学费。

  初到陈凯办公室楼下时,看到的只是马鞍山路上一个很不起眼的小院落,但当真正走进他的办公室后,才感觉到这里和电视上“交学费”的人不太一样。记者了解到,作为山东某拍卖公司的董事长,陈凯对于艺术品、文物拍卖市场的行情,掌握的比较深入。也正因为此,对于文物和艺术品拍卖,多年来他一直关注成长比较好的“冷门”行当,清朝皇宫里的服饰就属于这一“冷门”。

  由于工作的关系,他所在的公司是佳士得拍卖行的买家客户,而每次佳士得举办拍卖会,都会给陈凯寄一份当次拍卖会的拍品一览书籍,陈凯得以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拍品竞拍。“我关注清朝皇宫的服饰已经有十几年了,但真正第一次出手则是在大约2005年前后,当时我拍得了一件四爪龙纹的清宫服饰,大约是亲王或者太子一级的人穿的衣服。当时买的时候只有两万英镑左右,折合人民币大约十几万元。”陈凯说。

  之后,陈凯屡屡出手,多次将清宫里的龙袍等服饰纳入囊中。到目前为止,他的手中已经有十二件藏品。其中,最珍贵的是一件慈禧的龙褂。“慈禧穿龙褂并不违反清宫的礼制,但慈禧当时是实际上的皇上,没有皇上的名分,但是她也希望能有所体现。所以,在这件龙褂的两肩上的团龙纹旁,她命人绣上了日月的纹章,而这个纹章是只能皇帝用的。正因此,这件衣服的价值就高了,几乎可以说是孤品。”陈凯说,他花了一千多万才拍得这件慈禧的龙褂。

  无论是四爪龙纹还是慈禧的龙褂,陈凯收得的这些清宫服饰都属于“赃物”。一百多年前,英法联军、八国联军数度攻占清朝的皇家园林、宫殿,大量的皇宫物品被掠夺并流落海外。陈凯拍得的这些清宫服饰就属于被联军官兵掠夺走的、由其后代保存至今的清宫财物。“说为了国家收回文物这样的大话不太合适,但我首先想的是从外国人手里把它们拿回来。”陈凯说。

  但有的时候,心仪的拍品也会超出了心理价位。“有一年,我看中了一套清朝皇帝的戎装战甲,但是因为价格太高,就错过了,不过好在那件让国内的一位藏家拿走了。”陈凯说,“外国人拿走了我们的东西,但他们不会收藏我们的历史,说难听点,这相当于是当初的军事掠夺之后,现在对我们进行的二次掠夺。”

  一千两银子做出来穿脏了就销毁

  在陈凯看来,拍得了众多清宫服饰,其收藏价值远超过其投资价值。据清宫《内务府奏销档》和《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 等档案记载,龙袍的专职织造人员有2602人;制作一件皇帝的缂丝龙袍,就要花上390个工日。皇帝敕谕多次要求官局所织锻匹“务要经纬均匀,阔长合适,花样精巧,色泽鲜明”,质量不合格,必须补赔、罚俸或受鞭责。龙袍制作不计成本,用赤金捻线,以雀羽为绒,因而绣出的龙腾图案金光灿灿;而织出的翔凤彩翼斑斓,龙蟠凤逸之姿跃然服上。“著名织绣专家宗凤英曾谈到,一件刺绣龙袍的制作成本是1000两白银。”陈凯说。如此贵重的衣服,能保留至今的,其实都不是皇帝穿过的,它们都是静静地躺在库房里、还没等皇帝把它们穿上身就改朝换代或是被掠去国外。而穿到皇帝身上的衣服,则在穿脏之后即须销毁。“首先,这龙袍上的金线是没法清洗的;其次,皇帝的衣服只能皇帝穿,别人穿了是要杀头的,所以留着也没有用,只有销毁。”陈凯说,“但是在政治变故中,可能有一些皇帝穿过的衣服流落到民间。比如溥仪从皇宫里被赶出去前后,太监们就会偷出这些皇帝的衣服拿出去变卖,换钱度日。”“像龙袍这样的清宫服饰,主要是在北京故宫里有几千件。流落民间的其实很少,而且越来越少。”陈凯说。就拿他办公室镶在框里的两件皇宫服饰来说,因为缺乏恒温恒湿的条件,衣服的保存其实是存在问题的,长此以往,对于衣服的损害也会扩大。而有些龙袍,则在更差的环境下逐渐朽坏,失去了价值。“我在一次拍卖会上就见过,有两三件龙袍拿出来拍卖,但因为保存不好,衣服都烂了,品相实在太差,看得我都心疼。就算买回来,也只能裁出其中的一部分,镶到框子里如同艺术品欣赏。”陈凯说,“我有一件缂丝的龙袍,也是由于保存不好,如果稍微一用力,缂丝就会断了。”因此,流落民间的清宫服饰实际上是在减少的。

  存世量少反致价格低

  除了衣服本身“含金量”高之外,皇帝的龙袍的价值也远被低估了。陈凯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六年(1741年),景德镇官窑的统计数字显示,这年共烧过瓷器胚胎42700件。这一年,烧造官窑花费的银两为9880两。也就是说,烧造一件官窑瓷器,需要花费白银约0.23两,约合11.57克白银。2013年7月11日国际白银报价3.96元/克,所以每件瓷器成本价格相当于现在的45元左右。但如今拍卖场上的清三代官窑瓷器,动辄数十万元一件,价钱超过千万元的也比比皆是。从当年官窑瓷器出窑到现在,升值幅度达到了10万倍。而龙袍拍卖的世界纪录,是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于2006年4月10日创造的,一件清乾隆御制镶珠黄缎十二章纹龙袍,以1526.72万元成交。如果按照前述的1000两银子的成本计算,一件龙袍的价格相当于现在的19.8万元。也就是说,龙袍最贵的升值也不过100倍左右。如果按照官窑瓷器的涨幅,一件龙袍得值200亿元!“任何文物,只要存世量大了流通就频繁,价格就容易被炒上去,艺术品也是一样。”陈凯说。以清宫服饰为例,因为存世量少,加上其本身的价值高,收藏者收购之后几乎从来不出手。陈凯曾经拜访过一位广东的清宫服饰藏家,当他提出想交换或者收购对方的藏品时,却遭到了对方的拒绝。而这一点也在佳士得的拍卖会上得到了印证:近两年清宫服饰的拍卖数量锐减,几乎没再有人拿出来卖了。陈凯则自称因为得益于下手早,才收获了这么多的珍藏。“因为它的炒作空间比较小,市场相对静止,泡沫少,因此价格也接近它实际的价值。”陈凯说。

  另一方面,存世量大的文物由于流通频繁,价格很容易就被炒上去。文物是这样,艺术品也是。在陈凯看来,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存在大量的畸形现状,这导致了国内的书画交易与国外存在不小的区别。“书画在国内收藏市场是占比最大的。而且和国外市场相比,咱们的书画的水分还是低的。比如说齐白石的书画,卖几百万,确实是有这个价值的。”陈凯说,“但是,国内市场往往把活着的艺术家就炒得价格很高,这与国外正好相反。国外对艺术家的艺术品拍卖,讲究‘盖棺定论’,让后人去评价他的价值。中国则是在人活着的时候,对各种主席、院长的名头崇拜,也就是搞所谓的名人字画,一旦这个人不担任这些官职了,他的东西立刻就变得一文不值——这比炒房的还惨,炒房的还能落下一套房呢。”

  同时,由于缺乏艺术鉴赏能力,目前大多数的藏家害怕赝品的心理也推高了活着的艺术家的价格。“大家都怕买到假字画,于是找还活着的买,这对于市场肯定也是不健康的。”陈凯说,“想真正收藏好东西,就得改掉一拥而上的习惯,丰富自己,提高辨识鉴赏能力。”

  “东西早晚是博物馆的”

  9月26、27日,陈凯将拿出他私人藏品中的10件龙袍在山东新闻大厦展出。

  对于今后的收藏道路,陈凯坦言,这些清宫的服饰最终归宿还是博物馆,而且在他有生之年,他会把这件事处理掉。“曾经有人问我,我收藏的这些东西是真的吗?会不会是唱戏的衣服?但当你真的了解了它们之后就知道,想要作假不仅很难,而且无利可图。比如机织龙袍的话都很难量产,你让人家拿着金线一针一针做好久弄个假的,则更加不可能。而且每次拍前,我都会请来故宫的专家鉴定。”陈凯说。

  早些时候,曾经有一个省外的博物馆与陈凯接触,想要收购他手上的清宫服饰,但由于博物馆给出的价格太低,连成本都无法回收,陈凯还是选择了继续自己收藏保护。“东西早晚还是博物馆的,只不过到了那一天,我不知道是自己捐了还是卖了。”陈凯说。

  对于此次的清宫服饰展,陈凯表示,他希望通过展览与大家交流,“我选择收藏龙袍本身也是走的‘冷门’行当,希望大家在艺术品收藏与投资上可以抛弃掉浮躁,多从艺术本身的价值出发,这样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好东西。”陈凯说。 记者窦昊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山东商报(2014-09-25)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
用户名: 注册 字数: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
缃戠珯棣栭〉鍏充簬鎴戜滑鑱旂郴鎴戜滑瀹㈡埛鏈嶅姟鏈嶅姟鏉℃浜烘墠鎷涜仒浼氬憳娉ㄥ唽绔欏唴鍏憡鍏嶈矗澹版槑鎰忚鍙嶉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鍦板潃锛� 娌冲崡鐪侀儜宸炲競閲戞按璺�305鍙� 閭紪锛�450008
鐢佃瘽锛�0371-86663763 浼犵湡锛�0371-86663763 鐢靛瓙閭欢锛歽xhenan163@163.com
璞獻CP澶�11032303鍙�
51La
视窗
loading...
视窗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