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匹的浏阳夏布,没有裁剪加工就已经是一件美丽的艺术品。
↑打麻分为打、剥、洗、熏、刮(割)五道工序,打麻之后,得到苎麻皮和秆之间的薄纤维。
文图/记者 李锋
浏阳市大围山镇太坪村,村民谭智祥家的角落里,堆放着一匹匹色泽沉着典雅、质地朴素纯粹的夏布;作坊里,谭智祥的妻子正在用织布机织布……大部分长沙人可能不知道,浏阳不但是享誉天下的“花炮之乡”,也曾是享誉天下的“夏布之乡”。
夏布是以苎麻为原料编织而成的布,古语描述为“御冬足大布,粗细以应阳。”手工夏布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重庆、四川等地。因其透气性好,以前主要用于制作夏季服装和蚊帐,故名夏布。浏阳手工夏布已有上千年历史,早在明朝,织工精巧的浏阳夏布就闻名于世,被列为朝廷贡品,还远渡海外,销往日本、朝鲜以及南洋等地,谭嗣同更是在《浏阳麻利志》中称浏阳夏布“战天下之商务而未尝遇敌”。后来,耗时费力的手工夏布慢慢失去了优势,再加上其他布艺材料的发展,浏阳夏布传统手工技艺正面临失传的威胁。
现在,谭智祥和妻子以一手出神入化的纺线和染色手艺,仍在坚守着夏布的沉着典雅。谭智祥的作坊里,整整齐齐地挂着一排排麻线,一家人正在忙着给麻线上浆。谭智祥今年48岁,父亲以前也是一位做夏布的能手。谭智祥10多岁起就帮忙打下手,从小耳濡目染,成为目前为数不多的掌握夏布全套工艺流程的手艺人之一,经营着一家制作夏布的家庭作坊。
夏布的工艺流程主要分为打麻、绩麻、浆纱、织布、漂染等五大工序。打麻和绩麻是一件非常需要耐心的活,得把纤维一根一根地挑出来,以前通常由老妇人来做。现在,这两步都交给工坊做了。
谭智祥的线团来自江西,浆纱是他这个工坊的第一步。浆纱,用的是自制的土机械,显得有些笨拙。46个线团,经过米糊的洗礼,被压实后转到太阳底下晒,然后一拉一扯,把线绕在木桩上,最后挽成团。
织布时,一根根经线穿进织布机的隙缝里,穿上纬线的梭子一左一右,经线与纬线相逢,一块夏布慢慢形成……
漂染,有时可以省略,因为这里出口的布大多是原色布。接到要染色的单子,谭智祥就开始捣鼓他收集的植物原料,各色植物的组合就能染出不同的颜色。
手工作坊生产的夏布主要出口到日本和韩国等国,经过加工,做成玄关、窗帘、墙纸、手提袋、和服等成品。“现在浏阳已经很少有人做纯手工的夏布了。”当地村支书有些无奈地说,以前,太坪村家家户户做夏布,是当地农民的主要副业,到了夜晚,到处都是机杼声。而现在,整个浏阳没几家作坊了。
不过,令谭智祥高兴的是,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浏阳市文化产业园里已经开始有商家在做衍生产品的设计开发。
正在感慨,突然袭来一阵雨,让谭智祥有些措手不及。雨水落到40摄氏度的地面上,立马生起一股股水汽。“淋过雨的线就没用了。”谭智祥说,“做夏布很辛苦,但我会坚持,不让老手艺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