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外省 >> 浏览文章

1891年俄皇太子访问汉口 称赞其为东方茶港

2014/8/18 10:59:43 点击数: 【字体:

1891年俄皇太子访问汉口 称赞其为东方茶港

1891年俄皇太子访问汉口 称赞其为东方茶港

洋葱头顶的东正教堂老照片。俄皇太子造访汉口时,参观了东正教堂

  核心提示

  茶到汉口盛,汉口因茶兴。1861年汉口开埠后,国外商人进入这个中国深处、长江最上端的港口,从此商贸繁盛,这种景象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商贸发展也让汉口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地位大为提升。“东方茶港”地位的形成,不仅上演着外交大戏,还有商战风云、金融传奇,直接推动了近代汉口的崛起,使之成为一座有国际知名度的大都市。

  中国茶市之冠的汉口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世界因茶而认识了大汉口,汉口因茶而享誉全世界”,武汉大学教授、俄罗斯乌克兰研究中心主任刘再起教授认为,作为中俄万里茶道的源头,近代汉口在国际上的崛起与茶叶贸易密切相关。

  有学者考证:茶叶是晚清汉口市场最大宗的出口商品,其出口货值占汉口全部土货出口货值的40%左右。丝、茶是中国对外出口的传统大宗商品,多以广州为输出港口,令人惊叹的是,汉口在辟为通商口岸的第二年,就在茶叶出口方面把广州抛在了后头,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茶叶出口基地。

  繁盛的茶叶贸易,直接导致了汉口近代海关制度的产生。江汉关的设立,被称为“汉口开启城市近代化历程”的象征。茶叶贸易还使汉口金融业发生质的变化,直接促成了近代银行系统的产生。这一切,在很短的时间内,使汉口崛起为国内乃至国际的著名商埠。

  “一个多世纪前,汉口成为全中国仅次于上海的商贸重镇,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东方芝加哥’。”刘再起教授说。

  作为中国茶市之冠,汉口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俄国、英国和其他欧美国家长期的茶叶商贸关系,使汉口成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国际贸易的重要港口。作为国际商埠,汉口出口产品最重要的代表就是茶。据民国《夏口县志》载,汉口茶商的25种茶品曾在南洋博览会上获大奖,约占汉口获得大奖商品总数的64%。

  “即使是现在,汉口在欧洲仍具有一定知名度”,武汉市地方志办公室专家董玉梅告诉记者,因曾经在万里茶道时期的辉煌,以及在商品国际贸易方面的重要作用,“汉口”比“武汉”在欧洲更具知名度,“尤其是英俄两国老人,他们大多都知道中国有个汉口。”

  俄皇太子造访,惟汉口行程不变

  旧汉口有大批俄国茶商,众多俄国洋行和砖茶厂,是维系中俄经贸关系最重要的地方。1891年4月20日,俄国皇太子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造访汉口。俄皇太子这次访问,参加了汉口俄新泰砖茶厂的周年庆典,会见了俄阜昌砖茶厂厂主、他的表兄巴诺夫。

  省社科院“中俄茶叶之路”课题组专家刘晓航教授介绍,19世纪后半叶,俄国鼓吹“东进”的沙文主义情绪甚嚣尘上,在“东方派”的鼓动下,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作出两项重大决策:其一是倾全国之财力,修建横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该计划于1886年提出,1892年动工,数十万人艰辛施工,在1904年修通:从彼得堡到海参崴,全长共计9228公里。其二是让皇太子尼古拉去远东访问,目的是为了日后俄国东扩的需要。

  1890年,22岁的俄国皇太子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也就是后来的俄罗斯帝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要完成即位前的例行国外旅行。宫廷为他拟订旅行路线,涵盖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埃及、希腊、印度和中国。

  4月1日,皇太子一行抵达香港。4月5日,乘清廷派出的招商局“江宽”号轮由香港出发,皇太子一行下午抵达广州,受到两广总督李筱荃(李鸿章的兄长)及文武官员的热烈欢迎。4月8日,皇太子一行离开广州,经福建、浙江沿海,往上海,从吴淞口进入长江。他们换乘俄国军舰“符拉迪沃斯托克”号,西行直上汉口。

  值得注意的是,俄皇太子访问数个中国港口城市的计划行程,在来华途中几经更改,惟汉口始终未变。对此,武汉地方志办公室史志专家吴明堂认为,除开茶叶贸易的因素之外,政治地位的重要性是俄皇太子重视汉口之行的又一主因。“汉口历来被西方列强视作控制中国的桥头堡,十多个国家在此设有领事馆,而英国的势力范围最大。俄国人来汉口可以深入了解这里的政治、经济形势,以进一步扩大其在汉口、华中地区甚至中国的势力范围。”

  登楼观“东方茶港”,蔚为壮观

  记者从《武汉文史资料》,内蒙古草原茶路协会会长孛·乌兰娜与俄罗斯“伟大的茶叶之路”研究会会长亚历山大·伊利因合著的《俄国皇太子造访大汉口鄂督张之洞设宴晴川阁》等文史资料中了解到1891年俄皇太子访汉的盛况和详情。

  1891年4月20日清晨,俄皇太子一行乘坐的客轮由两艘俄国军舰护送,驶进汉口江面。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晴川阁盛情款待俄皇太子尼古拉,除了两国交好的程式礼节外,另一个重要因由,就是商谈以汉口为起源的华俄茶叶贸易。

  交谈中,张之洞对华俄两国之间茶贸甚为赞赏。皇太子也表示十分感谢,并称他在国内就知道贵国有个汉口,是闻名于世的“东方茶港”,早就想来看看究竟。登楼一览,果然蔚为壮观。此次汉口之行,万分荣幸。

  1891年4月21日,俄新泰砖茶厂庆祝建厂25周年,在位于汉口列尔宾街(今江岸区兰陵路)的新泰茶叶公司举行了盛大庆典。俄皇太子尼古拉是最尊贵的来宾。当日,新泰砖茶厂两位厂主——托克马可夫和莫洛托可夫,阜昌砖茶厂厂主、皇太子的表兄巴诺夫,还有其他在汉口的俄国茶商,都出席了此次活动。

  巴诺夫代表俄国茶商,向皇太子介绍了他们在汉口从事茶叶生产取得的业绩,并一再强调说,是汉口的“东方茶港”造就了他们的辉煌。俄皇太子听了很高兴,即兴祝辞。最后,皇太子连说三个“伟大”:“万里茶路是伟大的中俄茶叶之路;在汉口的俄国茶商是伟大的商人;汉口是伟大的东方茶港”。从此,“东方茶港”这个名称在俄国茶商中流传开来。

  有史料载,访汉期间,皇太子一行还参观了汉口农产品博览会,参加了汉口俄国东正教堂(位于今江岸区青岛路)的有关仪式。俄皇太子还参观了汉阳铁厂,赞誉汉阳铁厂是东方的奇迹。

  恰克图课堂,至今还会讲到汉口

  20世纪初,由于海上贸易勃兴,一些欧洲国家直接从海路与中国贸易,俄国边境小城恰克图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尽管如此,仍不改这里的汉口情愫。

  如今的恰克图,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是一座干净、安宁、民风古朴的小城。对茶道互市历史,恰克图人以茶叶博物馆的方式永久保存了下来。当时历史学家费里申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恰克图博物馆还收藏有120多年前汉口生产的砖茶,砖茶上“新泰”、“阜昌”等当年汉口俄商砖茶厂字号历历在目。费里申说,恰克图的商贸史,汉口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至今恰克图的小学生上历史课,老师都要讲到汉口;当地人都知道汉口那座东正教堂,当地的报纸、杂志在报道近代历史事件时,也经常提到汉口。

  (记者宋磊 万建辉 蒋太旭 见习记者潘茜)

  链接

  “万国交通”,

  汉口成逐利沃土

  “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本已形成的商贸重镇,使得汉口成为洋商眼中的逐利沃土。”刘晓航称,汉口开埠后,欧洲列强一直觊觎着这里,他们利用最惠国利益均沾的好处,各国企业、工厂纷纷援引《天津条约》的有关规定,到汉口经商。一时间,洋人纷至沓来,汉口出现了“万国交通”局面。

  晚清,在汉口建立租界的有英、俄、法、德、日等五国,汉口租界位于江岸区中山大道至沿江大道之间。从江汉路起,依次为英租界、俄租界、法租界、德租界和日租界。迫使清政府签订条约来汉口通商的国家,还有德国、葡萄牙、丹麦、荷兰、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日本、巴西、秘鲁和瑞士等十数个之多。

  看好经济前景,洋行进驻

  董玉梅介绍,汉口开埠后,第一批进入汉口市场的外商组织是俄国洋行,包括顺丰、新泰、阜昌等,都为茶叶而来,不久英国怡和、天祥等洋行也涉足汉口茶叶市场。

  据刘晓航介绍,当时,外国资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的经济组织被称为“洋行”。“洋行”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兼营多种业务,它本身就是外国的大型公司,大体分为进出口贸易、出口加工整理工厂、交通运输及仓栈、银行、保险等类别。这些公司当时都被中国人称为“洋行”。随着汉口国际地位的提升,众多国外金融机构均看到这里丰厚的金融业潜力,看好汉口经济发展前景,因此,众多外国洋行进驻汉口。

  仅在1891年前,在湖北经营的“洋行”就有32家,共412个外国商人,他们大都集中在汉口。在这些洋行中,属英国的居多,约占一半,其次是德国、俄国、美国。在汉口设行的大洋行主要有英商怡和洋行、英商宝顺洋行、英商太古洋行、美商琼记洋行、美商美孚洋行、德商美最时洋行、法商永兴洋行、德商礼和洋行等。俄罗斯商人主要有顺丰洋行、新泰洋行、阜昌洋行等。

  外国银行中,英国麦加利银行率先在汉口选址营业。1896年,俄国道胜银行在汉口设立了分行。汉口本地的大小钱庄和茶商,也逐渐接受了外国银行的纸币,汉口商品贸易更加繁荣。

  “当时的汉口地理优势明显,经济已经很发达,所以能吸引众多外商经营、投资,以加强其对华中、西南、西北地区的经济的控制。”吴明堂说。

  曾代表中国本土城市化最高水平

  当近代汉口成为万里茶道上的重要城市后,其国际声誉日益提升。

  据刘晓航介绍,当代美国历史学家罗·威廉在他的著作《汉口:一个城市的商业与社会》如此评价汉口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汉口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封建社会晚期不可阻挡的商业力量相结合,形成并维持着一个卓越的商业都会,一个代表着接受欧洲文化模式之前,中国本土城市化所达到的最高水平的城市。”

  英国记者戴维·希尔所撰《中国湖北:它的需要和要求》中写道:“从商业角度看来,汉口是东方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这里的国内商人,不仅来自湖北省各地,也来自数百里之外的相邻的各省,它处于外国商人与国内商人在华中的会合处,是一个极好的交易中心,是中国的国际化都市。汉口存在的主要理由就是贸易,它是货物的转运中心,并通过市场机制对国内物资的流通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

  如今,武汉被誉为“东方芝加哥”广为人知,据吴明堂介绍,这一美誉出自日本人水野幸吉。1908年,时任日本汉口领事的他,在其所著《汉口》一书中,首次将汉口称作“东方芝加哥”,“因芝加哥位于美国五大湖的重要枢纽,其在地理、商贸的重要性与武汉具有相似性。”吴明堂称,因为汉口纱厂云集,还曾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曼彻斯特”。

  看中汉口地位,俄英展开贸易战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俄英两国在汉口展开贸易争夺战。有专家分析认为,表面上看,俄英两国贸易之争是争夺茶叶贸易市场,减少中间环节和成本,但实际上,他们看中的还有汉口日益提升的政治、经济地位。

  据刘晓航介绍,鸦片战争后不久,英国园艺学家罗伯特·福琼(Robert Fortune)连续两次进入开埠后的长江中下游茶区考察,使得长江中下游的“湖茶”后来居上,促使汉口成为英商从中国进口茶叶的主要采购与集散中心。

  英国人在汉口收买茶叶后,一般是装船运往上海出口。很多外商洋行在上海设总公司,在汉口设支行即分公司。1907年,外商在伦敦设立中国茶业协会,主席W·S·King本人也是上海英商太平洋行的总经理。太平洋行是他父亲于1878年在上海创建的,1918年在汉口和福州两大茶叶集散地设立分号。设在汉口上海路的分行一直营业到1940年,武汉沦陷时期停业。而W·S·King本人是1869年生于汉口的。

  与此同时,俄国商人也积极抢占汉口市场。刘晓航称,1851年中国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夕,俄国从恰克图进口的中国货物中茶叶已超过95%,也正是这时,俄国人开始进入长江中下游以汉口为中心的地区直接从地方商人手中收购茶叶,而不是像先前那样完全依赖于晋商的中介。俄国人直接进入汉口设洋行,更进入羊楼洞产茶区设栈收茶,到1870年代,至少三家俄商都将制茶厂建在汉口或迁往汉口。俄商自己在汉口设厂生产砖茶,此举取得了竞争优势。此后,英国商人居于下风,最终退出中国市场。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长江日报(2014-08-18)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