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日,第四批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工作已经进入最后的倒计时阶段,不少老无锡认为,是时候让无锡各色本土味道亮相全国了。然而不少对家乡美食充满自豪感的市民网友困惑地指出,翻开省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鲜能看到无锡美味的身影。今年的申报工作又如何呢?为此,记者展开调查。
鲜有餐饮企业自行申报
眼看着第四批无锡市级非遗名录项目申报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这两日,56岁的无锡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俞燕凌正抓紧一切时间联系无锡餐饮企业、老专家、高校教授,整理申报材料。已经在餐饮界摸爬滚打了38年的俞燕凌,对无锡的各种美食充满了感情,她希望更多的无锡美味能在该市开展的最后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上崭露头角。
“本次我们将无锡本帮菜、京都菜、崇安寺皇亭小吃打包向市里推送,虽然也希望众多的无锡美食能通过申遗方式展现其特色,但由于没有组织牵头,鲜有企业主动推送本土美味。”俞燕凌表示,截至目前,仅有灵山素食馆申报了“江南素食”、穆桂英点心店申报了“糕团”、艾迪花园酒店申报了“老式面”等制作技艺。
与此同时,一些无锡市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正在积极探索走出国门之路,无锡惠山祠堂群将成为下一轮江苏省世界遗产申报唯一推荐项目,大运河无锡段也将在今年的世界遗产大会大运河申遗表决中唱主角。
资金尴尬打退企业热情
作为已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的“无锡酱排骨烹制技艺”申报单位,三凤桥肉庄总经理卫春辉向金陵晚报记者介绍说,从市级到省级再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是一条异常艰辛的道路。“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时刻都在为酱排骨烹制技艺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做准备,但由于没有组织牵头,我们总感觉自己势单力薄,因此今年并未递交申报国家级非遗的材料。”
无锡市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张伟向记者介绍说,申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门槛并不高,申请单位只需上交一份申请文件和一份项目资料,并不要收取任何费用。然而不少申请单位却认为,仅交表格很难通过审核,必须将有分量的东西呈现出来。“做一份宣传片就要花费上万元,这使得没有实力的单位望而却步。”俞燕凌表示,作为靠收低廉的会费维持的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他们并没有太多的资金聘请工作人员,“2007年在申报太湖船菜时,1万多元的宣传片制作费确实让我们深感疲惫。”
对此,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也颇感无奈。张伟表示,与邻居苏州每年拥有的300万元、常州拥有的100万元专项保护基金相比,无锡则多少有些尴尬,虽然一直在积极争取,但直到目前,市财政局还并未设立非遗项目专项基金。“再加上整个中心仅有两名人手,我们对涉及10个门类的众多非遗项目确实无法做到扫街式深挖。”
至少包含200种子项目
无锡资深本帮菜专家都大明教授昨日在接受金陵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应该正确看待无锡餐饮业申请非遗不温不火的现象。“此次的无锡美食皆是打包式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京都菜光具体菜种就有十余种,再加上各项技法,整个七八种大的餐饮类申遗项目至少包括了200种子项目。而作为不属于文化系统直接管理的门类,餐饮类在前两年的申遗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作为四大国粹之一,我们应该明白自己身上承担的历史责任感,把之前的课补起来。”
都大明表示,在申遗的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不少问题,但并不能说市民的参与度不高。“一些企业希望用自己的名称来命名非遗项目,为了避免这种利益驱动性质,我们建议烹饪餐饮行业协会承担申报主体地位。同时,在申报的准备过程中,一些企业不断征集民间老物件,请老一辈现场展示各式技艺,这一过程使得各项非物质文化得到了真正的传播与传承,远比最后的申遗结果重要得多。”
记者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