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文化局(文物局)和辽宁省朝阳市文广新局就红山文化遗址联合申遗的具体事宜进行磋商并达成建设性共识。
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农耕文化,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和辽宁西部,因最早发现于赤峰市红山后而于1954年被命名为红山文化。2012年11月,红山文化遗址以赤峰市、朝阳市联合申报的形式,进入国家文物局更新后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赤峰市文化局(文物局)、朝阳市文广新局就两市3处红山文化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前期技术咨询及文本编制共同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签订合同,《红山后遗址发掘报告》日文版翻译、《魏家窝铺遗址考古挖掘报告纲要》等相关文本预计在明年5月底前完成。
赤峰市2004年以来已连续举办10届红山文化高层论坛并出版《红山文化研究》、《红山文化概论》等学术论著,编制完成《红山遗址群文物保护规划》、《魏家窝铺遗址文物保护规划》并上报国家文物局,已经成立申遗机构并把申遗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朝阳市继2006年成立红山文化研究所后又在今年与辽宁师范大学联合成立了牛河梁红山文化研究院,并出版《红山文化及其影响》、《走近牛河梁》等学术专著,辽宁省政府斥资1.3亿元,对穿越牛河梁遗址核心保护区的101国道实施改线。
经过积极磋商,赤峰市文化局(文物局)和朝阳市文广新局达成意向,分别向各自所在的市政府汇报。一是建议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联合成立申遗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建议赤峰市和朝阳市联合成立申遗工作领导小组;三是建议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及时解决申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四是建议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将申遗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五是建议加大宣传力度,让跨省区的红山文化遗址群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普遍价值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原标题:赤峰朝阳共商红山文化遗址联合申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