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剧《风雨祠堂》剧照
甬 文
宁波,简称甬。甬剧,顾名思义,就是用宁波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甬剧是从宁波的田间地头孕育出来的,一直是宁波最具地域性和代表性的戏曲剧种。它最早在宁波及附近地区演唱,清乾嘉年间时称串客,后来又被称为宁波滩簧、四明文戏、改良甬剧,最终才定名为甬剧。在宁波人眼中,甬剧凝聚了城市的民俗风情和历史。
“六十风雨非寻常,根植沃土沐阳光。”宁波市甬剧团承载了众多甬剧观众的期望。徐凤仙、金玉兰、曹定英、杨柳汀、杨佳玲、王锦文、沃幸康……一代代甬剧名角,倾尽毕生韶华,为的只是能保护、传承、发扬这一地方文化。目前,甬剧专业表演团体仅存宁波市甬剧团一家,有“天下第一团”之称。
2008年,甬剧正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加强保护,2011年宁波市成立了甬剧传习中心,2013年还建成了甬剧微型博物馆,将珍贵的文史资料收入其中。宁波市政府和主管部门在经费上均加大了投入力度,市财政每年下拨200万元保护专项资金,用于甬剧的日常保护工作。为从小培养孩子对甬剧的兴趣,传习中心还在横街镇中心幼儿园、江北育才小学、望江小学设立了甬剧传承基地,委派团内业务骨干到校园内进行手把手教学,目前,已有不少学生能够上舞台演出。
宁波市甬剧演出足迹遍及宁波各县(市)区乡村,每年赴全市各地演出均在150场以上,并远赴西安、上海、绍兴、杭州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演出。甬剧还走向海外,被邀请到德国、奥地利、匈牙利、韩国等国家演出。
2012年,传习中心启动了甬剧老艺人抢救性保护工程,通过走访在世的高龄老艺人,搜集到一批珍贵的唱片、剧本、剧照等实物资料,包括在戏曲舞台上已消失多年的“甬剧传统七十二小戏”。“甬剧传统七十二小戏”是甬剧的早期剧目,曾流传很广,但因种种原因绝迹舞台。2013年,根据收集的资料,当地重点整理出《拔兰花》等4出小戏,并邀请尚健在的甬剧老艺人出山,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舞台上。(原标题:甬剧:出人出戏声自扬)